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立冬,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面對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漸藏的蕭殺景象。歷代文人墨客都留下了經典的吟誦感懷,在最美的詩詞裡,邂逅最美的冬天。
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見習記者 彭思思 記者 田米
一、宋代陸文圭《立冬》
早久何當雨,秋深漸入冬。 黃花獨帶露,紅葉已隨風。
邊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籬門日高臥,衰懶愧無功。
二、宋代紫金霜《立冬》
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北風呼。黃楊倔強尤一色, 白樺優柔以半疏。
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擬約三九吟梅雪, 還借自家小火爐。
三、明代王稚登《立冬》
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裡過。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四、宋代仇遠《立冬即事二首》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五、宋代陸遊《今年立冬後菊方盛開小飲》
胡床移就菊花畦,飲具酸寒手自攜。 野實似丹仍似漆,村醪如蜜復如齏。
傳芳那解烹羊腳,破戒猶慚擘蟹臍。 一醉又驅黃犢出,冬晴正要飽耕犁。
六、宋代釋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
吟行不憚遙,風景盡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
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歸去須乘月,松門許夜敲。
冬天你好
七、宋代蘇轍《立冬聞雷》
陽淫不收斂,半歲苦常燠。 禾黍飼蝗螟,粳稻委平陸。
民飢強扶耒,秋晚麥當宿。 閔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縮。
薈蔚山朝隮,滂沱雨翻瀆。 經旬勢益暴,方冬歲愈蹙。
半夜發春雷,中天轉車轂。 老夫睡不寐,稚子起驚哭。
平明視中庭,松菊半摧禿。 潛發枯草萌,亂起蟄蟲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 首種不入土,春餉難滿腹。
書生信古語,洪範有遺牘。 時無中壘君,此意誰當告。
八、宋代朱翌《十月十四日立冬菊花方盛》
黃菊一何好,持觴惟爾從。名應稱晚秀,色豈為人容。
正似花重九,休論月孟冬。霜威佔清曉,直欲犯其鋒。
九、宋代範成大《立冬夜舟中作》
人逐年華老,寒隨雨意增。山頭望樵火,水底見漁燈。
浪影生千疊,沙痕沒幾稜。峨眉欲還觀,須待到晨興。
十、明代劉基《立冬日作》
忽見桃花出小紅,因驚十月起溫風。 歲功不得歸顓頊,冬令何堪付祝融。
未有星辰能好雨,轉添雲氣漫成虹。 蝦蟆蛺蝶偏如意,旦夕蜚鳴白露叢。
十一、唐·李白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凝雪滿前村。
十二、《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
宋·錢時
昨夜清霜冷絮裯,紛紛紅葉滿階頭。
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
關於立冬的諺語一覽
立冬打雷要反春(北方)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北方)
立冬之日起大霧,冬水田裡點蘿(北方)
立冬北風冰雪多,立冬南風無雨雪(北方)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氣多(北方)
立冬北風冰雪多,立冬南風無雨雪(江南)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氣多(北方)
立冬前犁金,立冬後犁銀,立春後犁鐵(指應早翻土)。(客家)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
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閩南)
立冬補冬,補嘴空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軟棗
立冬東北風,冬季好天空。(閩南)
立冬南風雨,冬季無凋(幹)土(閩南)
立冬有雨防爛冬,立冬無魚防春旱(閩南)
重陽無雨看立冬,立冬無雨一冬幹(贛)
重陽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晴一冬(閩)
立冬小雪緊相連,冬前整地最當先。(江南)
霜降醃白菜。立冬不使牛(北方)
西風響,蟹腳癢,蟹立冬,影無蹤(江南)
立冬不吃糕,一死一旮旯(南方)
立冬有風,立春有雨;冬至有風,夏至有雨(山西)
立冬種豌豆,一鬥還一鬥(南方)
立冬有雨防爛冬,立冬無雨防春旱(閩南)
責任編輯:凌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