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小米之家旗艦店迎來第五家店開業。
小米之家微信公眾號顯示,西安G park旗艦店將於7月13日開業。據了解,這是繼深圳旗艦店、武漢旗艦店、南京旗艦店、西安大悅城旗艦店之後,小米之家開出的第五家旗艦店。
小米之家西安G park店位於西安市大興新區老城根商業廣場。該店採用了類似Apple Store建築式樣,單體獨棟玻璃幕牆建築,整體面積650㎡,擁有上下雙層設計。
西安G park店一層可供體驗手機、電視、智能硬體等產品,二層設置兒童專區及售後服務。
作為整體集形象展示、產品體驗諮詢和銷售功能為一體的城市形象店,店內樓梯處還設有「小米之道」浮雕牆展示小米的企業及產品文化。「民主設計」分區則展示了多款獲得設計大獎的產品。
據悉,小米之家西安G park店精選了超過460種,除了小米主打的小米手機、小米筆記本、小米電視等科技數碼類產品之外,更是新增了一些體驗式場景營銷的黑科技產品,比如小米VR一體機,米家手持吸塵器等。
2017年11月5日,全球首個小米之家旗艦店落戶深圳萬象天地。小米之家深圳旗艦店面積約600平米,上下兩層,全新視覺設計加上「黑科技」展示出小米對新零售的探索。
2018年6月16日,小米之家第二家旗艦店落戶南京景楓KINGMO,首次將大比例的小米有品產品搬入小米之家,使「小米有品」一個線上的精品電商平臺通過小米之家走到線下,提供更直觀的「有品」產品體驗的機會。
2018年10月1日,小米之家武漢旗艦店落戶武漢楚河漢街,這是第三家旗艦店,也是第500家小米之家。它引入了「智慧家庭」體驗區的全新展示場景,樓層升級到三層,產品品類達700以上。
2018年12月30日,全國第四家小米之家旗艦店——小米之家西安旗艦店正式開業,這不僅是西北地區首個小米之家旗艦店,更是迄今為止全國最大的小米之家。小米之家西安旗艦店佔地面積達800平米,展示了手機、電視、智能硬體等產品。
小米發布的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小米在中國大陸已有586個小米之家。主要分布於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此外,小米加速拓展授權店網絡,報告期內共設立1378家授權店。
海外市場方面,小米之家目前已進軍印度、墨西哥、西班牙、法國等市場。
雷軍曾在2017年表示,將會用三年時間在國內開設超過1000家線下門店。他表示,小米之家成本已非常接近電商成本,林斌也曾透露,小米之家的坪效達到了26萬元,整個行業內僅次於蘋果的40萬元。
實際上,按照目前的節奏,小米在2020年完成開店1000家目標並非難事。不過,小米最近卻陷入了多事之秋。
首當其衝的便是半個月陷入四次「抄襲」事件。
7月6日,微博用戶曝光小米主題商店存在出售「侵權偷圖」主題的行為,認為小米主題在作品準入機制上缺乏管理能力。
小米就該網友反映的「抄襲」一事作出了回應,「系第三方作者自主上傳行為」,小米已經儘快與作者取得聯繫,目前也正對涉及的作品進行下架處理。同時要求所有作者對上傳的作品做到嚴格自檢。
7月5日小米CC系列的產品詳情頁上被微博用戶曝出是直接從蘋果宣傳視頻中截取的。對此,小米公關部負責人表示:「是相關運營團隊在京東平臺頁面上傳過程中出現了錯誤的內容,內部會調查並且嚴肅處理。」
6月29日小米被知名數碼博主爆料其動態萌拍功能或抄襲蘋果Memoji。對此,小米表示早在小米8時,就已經推出了Memoji功能,而CC9隻不過是升級版的萌拍,並且還特別加入了東方元素設計,同時備註了部分原創手繪圖,否認了抄襲一說。
6月19日,有外媒報導小米在西班牙網站上的一幅宣傳圖片疑似抄襲了西班牙3D藝術家彼得塔卡的作品。從兩張圖片的結構和色調來看相差無幾,就連塔卡自己也表示「小米的創作人員幾乎未對自己的作品做任何改動,除了簡單的替換掉了用於渲染公司產品的坡道和小球。」甚至塔卡還特意製作了一張動圖來演示小米公司是如何「抄襲」他這幅作品的。
事件曝光後,小米官方很快刪除了該宣傳圖片,向彼得塔卡道歉的同時也開除了相關設計師。
國外知名科技媒體The Verge的編輯在談到MImoji的抄襲爭議時,直指小米是個「毫無歉意的蘋果模仿者」。
此外有外媒在報導小米西班牙官網宣傳圖抄襲事件時,也稱「雖然此前從未發生過如此明目張胆的事件,但小米有過直接拷貝他人作品的歷史。」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雷軍曾在《楊瀾訪談錄》中表示「抄襲」、「山寨」就是一種「複製中國」、「模仿」的做法,且未來自主創新的東西也會越來越多。
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小米內部管理失衡、版權保護混亂以及創新方面乏力。
而在利潤方面,小米長期面臨的是低利潤局面。雷軍此前曾表示,小米硬體綜合淨利潤率永遠不會超過5%。對於原因,雷軍稱,小米緊貼成本定價,把實惠留給用戶,用戶會始終支持小米。
但是,每一個行業都要有一個合理的利潤空間,這樣才能得到可持續發展。小米手機把利潤壓得低,反而會桎梏其發展。如果利潤方面薄弱,那麼緊隨其後的便是研發上的缺位。比如說,手機處理器的研發,自從小米澎湃處理器一代研發之後,關於二代的消息已經銷聲匿跡了。
線上定價的透明化,利潤已幾乎攤薄。在認識到線下市場重要性之後,小米開始了線下零售渠道的拓展。一個事實在於,線上市場和線下市場的比例目前仍維持在2:8。
而在國產手機品牌當中,國內外的市調機構均認為華為、OPPO、vivo為最賺錢的企業,而小米的利潤率則偏低,小米的IPO文件也顯示其手機業務的利潤率較低。
小米IPO文件顯示,其2015年淨虧損3.0億元、2016年淨利潤19.0億元,2017年淨利潤53.6億元,其在2017年淨利潤率為4.67%。雷軍曾承諾,小米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體和IoT平臺為核心的網際網路公司。正如前文所說,雷軍曾表示,小米有勇氣、有決心推動一場深刻的商業效率革命,永遠堅持硬體綜合淨利率不超過5%。
如此低的利潤率,不說與同類科技公司蘋果比,就連格力都遠遠不如。據了解,格力的銷售淨利率連續三年都在14%以上,而格力的營收也高於小米。對於科技公司來說,技術是核心競爭力,然而核心技術有很長的回報周期和很高的投入要求,企業只有攫取利潤才能用於研發等投入。低利潤的小米是否有能力在研發上進行有效的投入,值得質疑。從小米的上市IPO文件上看,小米近3年研發佔全年營收的比例為2.3%、3.1%、2.7%,遠低於蘋果的5%和華為的10%。
低利潤的經營模式是小米的戰略,但是對於線下渠道來說它們的目標當然就是為了賺錢,普遍認為OPPO和vivo最為慷慨,這也與它們的手機業務毛利率較高有很大關係,這也是它們被詬病低配高價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認的是OV的這種經營模式贏得了線下渠道的支持。
線下零售渠道此前積極加入顯然是看到了小米的高速增長所帶來的美好的前景,然而隨著線下渠道在加盟小米之後發現它提供的利潤分成過低正在讓這些零售商的熱情受挫,這正對小米的出貨量產生影響。
從市場上看,小米主要業務支柱智慧型手機全球市場嚴峻。IDC發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報告顯示,當季共出貨3.765億部,同比下降4.9%,連續第五個季度下滑。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在2018年下降了4.1%,全年共出貨14億部。
就市場份額來看,三星是去年第四季度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供應商,市場份額為18.7%。蘋果以18.2%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二,出貨量同比下降11.5%。華為、OPPO、小米分列三到五位,都較2017年同期有所增長,其中華為漲幅超過43%,小米增幅僅為1.4%。這從側面反映出,消費者對智慧型手機的更新換代需求已逐漸出現了疲態。小米要想在智慧型手機業務上獲得更大增量將越來越困難。
此外從技術上看,雖然小米多次聲稱自己為高科技企業,但小米的研發投入及專利技術儲備依舊嚴峻。從小米的上市招股書上看,小米近3年研發佔全年營收的比例為2.3%、3.1%、2.7%,遠低於蘋果的5%和華為的10%。雖然小米聲稱已經儲備了16000多項專利,但小米的專利,大部分是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根據中國專利法,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是不用實質性審查的。僅僅在上市期間,就遭到酷派及袁弓夷對小米侵犯專利權的訴訟,在過去的時間,小米更是遭受多次專利的法院訴訟。
市值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應出一家企業受資本青睞程度以及在行業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就小米來說,小米上市後股價一度漲至22港元以上,市值大約為5300億港元。如今市值已經回落到2262億元,遭到腰斬。從年初至今,小米市值下滑24%,股價下跌25%。
對於市值暴跌,除了受到機構評級頻繁下調、限售股解禁、戰略股東減持等因素影響,主要還是小米研發投入不足引發了市場擔憂。
實際上,為了實現業務多元化,小米除了主營手機業務,還在大力發展AI+IoT業務以及進軍白電領域。
那麼,小米未來要做的是一家酷酷的科技企業,還是商貿企業?
(來源:聯商網)
原創聲明:凡註明稿件來自「搜鋪網」的所有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搜鋪網資訊頻道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引用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搜鋪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