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語文素養,提高語文成績,有一個特別簡單、很容易操作的方法,那就是:大聲朗讀。
提到孩子的語文學習,我們常常會說到一個詞就是「語文素養」,很多家長現在都會有意識地去培養孩子的語文素養,比如讓孩子多動筆寫字,多讀書、寫日記等等,這些都是培養語文素養,進而幫助孩子提高語文成績的好方法。
其實,還有一個特別簡單、很容易操作的方法,那就是:大聲朗讀。
我們這裡說的朗讀,指的是讓孩子大聲把文章讀出來,聲音洪亮有自信,而不是小聲念叨。
有資深語文老師結合自己多年的從教經驗指出,大聲朗讀文章對語文素養的培養非常關鍵,同時大聲朗讀也是學好語文、提高語文成績的一個好辦法。
老師認為,很多孩子讀書很多,但是沒有效果,或者把課文看了很多遍,還是成績不好,往往是因為他們並沒有認真去看,有時候甚至眼睛在書裡,心思早就飛走了。
大聲朗讀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孩子大聲把看到的內容念出來,就不會走神,就會去關注自己朗讀的內容,效果當然比默默看書要好太多!
很多家長和孩子在語文學習中其實都忽略了大聲朗讀,很多孩子性格比較內斂,也不願意出聲讀課文。
居家學習,一定要讓孩子大聲朗讀,每天堅持讀下去,一定會有進步。
大聲朗讀對記憶也很有幫助,那些背課文比較快、比較準的學生,往往都喜歡大聲讀出來。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學校會給孩子安排朗讀課文的任務,就是因為學校非常清楚朗讀的重要性。
當然,大聲朗讀的好處遠遠不止這些,除了對孩子學習的幫助,大聲朗讀還能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改善一些心理問題,讓大腦處於興奮的狀態,樹立孩子的自信心……這些好處不僅對孩子眼下的學習有幫助,還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接下來,老師與大家分享大聲朗讀對孩子的9個好處,相信大家看完之後會迫不及待想要和孩子一起朗讀。
因為大聲讀,實質是朗讀者在欣賞自己的聲音,久而久之,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形象思維能力。大聲朗讀習慣有哪些妙招
除了孩子課本上的必讀文章之外,家長不妨鼓勵孩子自己挑選書籍,這樣孩子不會特別牴觸大聲朗讀,反而是主動地、帶有興趣地參與。最開始的時候,我們並不需要孩子整套整套地對書本進行朗誦,畢竟每一本書都有其精華的部分,也有其粗糙的部分。對孩子來說,在他獨自挑選書籍時,也需要去粗求精找到適合自己年齡和心智的文章。大聲朗讀不是為了死讀書而讀書,盲目著急的開始,囫圇吞棗的過程,反而會適得其反。所以朗讀之前,家長要更多地參與進來,幫孩子一起做好功課。比如文章中的生字、多音字、多義字,先學會它們的讀音,理解其在本篇的含義;比如孩子因為閱歷有限不能感知文章某些句子的意思,家長就要帶著孩子來梳理一下,讓孩子嘗試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朗讀。習慣的養成需要時間,所以大聲朗讀這個習慣要讓孩子學會堅持下去。選一個父母孩子都方便的固定時間,每天到點便雷打不動地開始大聲朗讀,這樣可以有一種很強的儀式感,讓孩子覺得這是很重要的事情,要特別用心才行。在孩子讀完書之後,給孩子準備好熱水潤嗓子的同時,可以讓孩子平緩心情,逐步走入正常說話狀態。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想讓孩子養成朗讀習慣,家長也要堅持為孩子朗讀,推薦幾條朗讀的方法:1. 朗讀越早開始越好,並儘量堅持到孩子小學畢業。2. 對於自己重視的事,我們一定抽得出時間。每天至少安排一個固定的朗讀時間,儘量使之成為習慣。3. 不妨從由韻律感強的童謠、兒歌和幾行字的繪本開始,再逐步朗讀文字較多、圖畫較少的童書,再到有章節的故事及小說。4. 只要時間允許,就頻繁地為孩子朗讀。但開始時一次時間不要過長,保持孩子對朗讀的熱情。隨著孩子接受度的增大,慢慢增加時間。5. 聆聽習慣是後天養成的,需要逐步教導、培養孩子——聆聽不會在一瞬間學會。6. 要注意變換讀物的長度和主題。鼓勵孩子自行挑書。7. 在朗讀前,一定要提一下書名、作者和圖畫作者。8. 朗讀要有始有終。但如果選錯了書,一定要及時停止。9. 如果朗讀有圖畫的書,儘量讓孩子能夠看到圖畫。10. 幫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最好方法是與他一對一地相處。讀故事給孩子聽,並留意他們聽故事時的反應,這可以帶來許多好處。11. 只有極少數人是天生的朗讀者,每個家長都要積極練習。大量運用自己的表情,甚至改變聲調,扮演人物。12. 千萬不要讀得太快。建議不要讀自己不喜歡的書,因為你的表情很容易洩露出你的想法。13. 偶爾讀一些內容較艱深的書,挑戰一下孩子的大腦。多啟發孩子思考,嘗試跟孩子討論書中內容。大聲朗讀對孩子成長益處多多,但是大多數家庭的父母還沒有意識到朗讀的重要性。孩子才能和智慧的開發,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