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人民網東京29日電(孫璐、李沐航) 綜合日本《朝日新聞》、日本新聞網(JNN)報導,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通過研究發布,3月以後在日本國內急速蔓延的新冠病毒有很大可能是通過歐美地區進入日本。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對國內核酸檢測呈陽性的560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了病毒全基因組測序。同時,該研究所也從世界各地收集了約4500人的的病毒數據,從而對基因特徵進行了分析。
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通過分析得出,目前日本國內已沒有中國武漢的新冠病毒。
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對世界各地流行的新冠病毒基因進行了調查,試圖發現到底是哪種病毒正在迅速擴散。分析指出,日本國內最新檢測出的病毒與武漢檢測出的病毒相比較,其特徵更接近歐洲各國大肆傳播的病毒。3月以後的病毒很可能是通過從歐洲等國家的赴日遊客或歸國人員傳入日本各地,並且幾周內疫情迅速在全國範圍內擴散。
新冠病毒基因信息關係圖。
上述結果公布後,引起日本國民的廣泛關注。有網友表示:
這麼說,因為中國遊客導致日本新冠肺炎擴大的說法應該結束了吧。今年,美國因為流感死亡的患者中應該也包含了相當多的新冠肺炎患者吧。美國的防疫體制因為沒有注意到新冠肺炎也受到批判。
之前,就一直在說歐美爆發的是C型病毒,無論是傳染力還是致死率都有偏高的傾向。如果在全世界範圍內展開調查的話,會發現病毒變異的關鍵點,也會對疫情擴大起到有效的預防措施,希望各個國家都能進行這項調查......
現在想想,美國去年的大流感也相當奇怪。我現在也贊同日本人趁著去年的某個時段能夠集體免疫的話,日本人的死亡人數也會減少的。
另據日本媒體報導,通過收集日本國內外罹患新冠肺炎患者的檢測樣本,對其新冠病毒染色體信息進行分析解讀後,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表示,預測一年內會有25.9個地方病毒鹼基發生變異。該研究所表示簡單計算發現,平均14天新冠病毒就會發生一次變異。而歐美醫學專家通過對在其專門網站Nextstrain上註冊的3650人進行病例樣本分析,認為新冠病毒變異速度為平均15天一次。報導指出,紐約等美國東海岸地區以及義大利、西班牙、法國、英國等歐洲國家目前大肆蔓延的新冠病毒會更具傷害性。
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前身是成立於1947年的「國立預防衛生研究所」,是日本國內傳染病研究、監控、預防的國家權威級機構,該家研究所此前一直致力於研究世界各地的新冠病毒與日本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