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兩位代表對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醫療服務表示滿意。
巴西代表參觀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並與醫務人員合影。
認真做好每一場核化實戰演練,切實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開展心肺復甦培訓。
志願者熱情服務患者,展現中山風採。
▲國際一流的CT機。
▲溫馨舒適的就醫環境。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楚燕 通訊員 陳芳 石青青) 「最愛月斜潮落後,滿江燈火列篔簹。」美麗的篔簹湖畔,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巍然挺立,守護著一方百姓的生命健康。在此次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醫療保障工作中,作為重要的定點醫院,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憑藉過硬的實力,又一次向八方來賓展示了廈門醫療界的風採。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市衛計委的統一部署下,我們全院上下高度重視、統一思想,堅持按照『國際一流的最高標準』,全力以赴做好各項醫療保障工作。」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蔡建春院長表示,這次保障工作任務重、壓力大,是對醫院日常工作的一次全方位檢驗,「我們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在會晤籌備和醫療安保過程中,積極整合醫療資源,優化接診和救治流程,開展急救技能和人文素養培訓,提昇平安志願服務。以會晤保障為契機,進一步完善醫療服務水平。接下來,我們要把習近平總書記對廈門的勉勵和關懷,轉化為推動醫學事業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認真總結廈門會晤醫療保障工作的成效和經驗,建立長效機制,切實讓城市受益、讓百姓受益。」
全市最多
救治會晤相關人員數量全市最多
在醫療安全保障籌備階段,中山醫院為會晤安保參戰人員提供醫療保障綠色通道。截至9月5日,中山醫院救治的與廈門會晤相關的保障人員(含參戰人員)門急診2428人次,住院14人次,均取得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其中參戰人員救治數佔到廈門市醫療衛生系統救治總數的50%以上。
國家衛計委和省、市領導及市衛計委領導多次到中山醫院視察指導醫療保障工作。在廈門會晤期間,蔡建春院長、牛建軍副院長、樂家振副院長、尹震宇副院長和醫院各應急小分隊成員、會晤辦公室成員、症候群專家團隊共300餘人並肩作戰,從9月1日起6天內全時段24小時留院值班,尤其是院長蔡建春和醫務部主任彭小松,每天24小時對講機不離身,確保醫療安全工作萬無一失。來醫院視察的國家、省、市領導以及俄羅斯、巴西、南非、印度等國代表對中山醫院的籌備工作和安保工作均表示滿意,並給予高度讚譽。俄羅斯醫療官細細地詢問醫療設備、藥品保障、人員配備等,頻頻點頭並多次誇讚「棒極了」,對醫院的環境也特別滿意,連連說道「太美了、太美了」。巴西的醫務官到中山醫院參觀後,對該院的醫療救治設備和流程以及強大的醫療保障能力讚不絕口。
委以重任
全省首次開展核生化急救保障任務
核化救治,是廈門也是福建省首次接受這種「高難度」的任務。中山醫院作為此次會晤核輻射和化學中毒事件緊急醫學救援唯一定點救治醫院,「中山人」克服一切困難,「從無到有、從有到專」,建設完成臨時核輻射和化學中毒洗消場所及設備配置,安裝了核輻射、化學汙染清洗設備,並配備了專業的急救物資、器械、防護設備和解毒藥品等,還分別設立了省級專家組、核輻射和化學中毒汙染檢測與洗消組、醫療救治組及運行保障組,與省職控中心共同構建了突發核輻射事件和化學中毒事件緊急醫學救援工作體系。
因福建省也是第一次接受建設核生化急救保障的任務,中山醫院在任務重、任務急的情況下,採取實地考察和借鑑經驗,在市衛計委組織下,多次赴杭州實地參觀核輻射及化學中毒基地的洗消場所項目,並多次聯絡國家級、省級專家蒞臨醫院培訓和指導。在各方的全力支援下,中山醫院順利完成了突發核輻射和化學中毒事故應急救治的多場實戰演練,獲得各方的高度讚譽。國家衛計委和省應急辦的領導明確指示:「每一場核化演練、消洗場所的每個角落,都要留下照片和視頻,資料要準備齊全,將來向全省推廣學習。」
優化急救
提高應急救治能力和服務水平
為提高醫療應急救治能力,中山醫院整合全院醫療資源,根據疾病特點組建了顱腦急症症候群、胸部急症症候群、腹部急症症候群、多發傷急症症候群、發熱急症症候群、核輻射急症症候群、化學中毒急症症候群及其他急症症候群專家團隊,還組建了以急診、內科、外科業務骨幹為主的應急救援小分隊等,持續優化接診和救治流程等,確保提供快速、高效、優質的醫療救治服務。
努力營造溫馨便捷的就醫環境,在3號樓1樓拓建急診搶救室、手術清創室,設置CT、核磁共振、DSA血管造影機,同時改造5號樓1樓的急診搶救室、手術清創室和救治通道,並安裝網絡信息系統,配備可移動式遠程會診設備。
先後組織保障人員開展全要素全流程雙語應急演練10個病種18場次,共732人次參與現場演練。選派了50位現場駐點保障人員認真開展廈門會晤現場醫療保障人員急救技能培訓、救護車轉運、雙語培訓及禮儀培訓,力求反應迅速、出診及時、救治有力、措施得當。在院前保障急救技能比武中,中山醫院現場駐點醫護人員均取得優異成績。
全力以赴
構建醫療安全保障組織體系
自保障工作啟動以來,中山醫院多次在會議上及時傳達上級部門的指示精神,多次召開專題動員大會,強調任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求全院職工統一思想、統一認識、統一指揮,發揚敢拼會贏的精神,用專業的知識、熱情的態度、紮實的工作作風,全力以赴迎接各種挑戰。
精兵強將齊上陣,醫院成立了醫療安全保障工作領導小組,由蔡建春院長擔任總指揮,王效民書記擔任副總指揮,班子其他成員為副組長,醫務部主任彭小松擔任總聯絡員。領導小組下設會晤辦公室,由尹震宇副院長兼任辦公室主任,來自醫務部、護理部、院辦、信息科、宣傳科、保障部、採購部、醫保辦等16名成員專職負責工作計劃制定和步驟的實施。同時成立應急急救工作小組,由樂家振副院長及尹震宇副院長擔任組長,醫務部、護理部主任擔任副組長,成員由各個臨床科室及醫技科室的科主任組成,成立疾病症候群專家團隊小組,討論、部署並紮實推進各項工作。
我與金磚的故事
中山醫院腎內科駐點醫生陳蘭:
接到金磚醫療保障任務後,我非常激動。從第一天開始,無論從醫療技術、操作規範,還是從禮儀、言語、舉止等方面,我都嚴格要求自己,因為在保障工作中,我代表一名中國醫生,還代表著中山醫院和廈門。
我利用班外時間,一遍又一遍地觀看國外規範急救視頻,認真參加各級培訓,保證每個醫療操作都嚴格按照國際標準操作規範進行。下班回家後,我勤練止血包紮。因為我曾留學德國,醫院還讓我承擔金磚英語培訓的工作,為全體保障人員進行英語培訓。
我和本院孫美雪護士分配在一家大酒店,同組的還有省裡專家團的兩位專家以及司機周永強師傅,我是組長。在酒店,我們反覆演練突發應急情況的救治,平車擔架、鏟式擔架、軟式擔架、輪椅、急救箱、呼吸機、除顫儀等,每個設備各項操作都必須精熟。我們推著平車滿酒店地跑,進電梯、出電梯,進房間、出房間。有時擔心半夜會有緊急任務,我們經常是和衣而睡,隨時做好緊急出發的準備。酒店工作人員對我們說,「你們進駐後,我們感到無比放心。」
現在回想起來,那段和大家並肩作戰的日子真是讓人倍感珍惜。這段經歷讓我學會了很多,我們團隊不斷磨合、磨練,合作更加順暢。至今,我們的平車口號「一、二、三、起,一、二、三、落」還時常迴響在我耳邊。
【連結】
圓滿完成
醫療安保任務獲點讚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圓滿地完成了廈門會晤醫療安全保障任務,準確高效的救治得到了各部門的高度評價。大家眾志成城,全身心投入完成保障任務,尤其是參與一線保障的醫務人員,有的醫務人員負傷堅持上班,有的職工夫妻都是醫務工作者,將孩子寄住在老師家裡。護理部從各個科室抽調191名護理骨幹參與保障工作,36名臨床科室護士長參與門、急診24小時導診服務。為保障外賓的用藥知情權,藥學部用7天時間把所有口服保障藥品的說明書翻譯成英文。院內每天參與巡查的安保人員達462人。所有參與保障的醫務人員堅守崗位,竭盡所能,默默奉獻,確保醫療安全工作萬無一失。
進入會晤保障決戰階段,加班加點已是常態,24小時留院值班,24小時巡查,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會晤辦公室的一名聯絡員6天堅守在會晤保障的第一線,連睡夢中都在呼喊「接蔡院長通知,請胸痛侯群集合待命」。
會晤保障決戰期間,醫院共派出50名醫護人員及5名駕駛員直接參與現場駐點醫療保障任務,加上醫院接待會晤參會人員及保障人員,決戰階段累計共接診門急診156人次、住院3人次。其中派駐酒店現場的保障人員吳煒新醫生和黃雪珠護士,因高度的責任心和專業素養救治會晤代表李先生,得到了李先生的高度讚揚。
35場業務和人文培訓
8千多人次志願者服務
中山醫院針對醫療保障任務,進行業務技能和人文素養兩大塊培訓,共組織開展了35次培訓,培訓人員2189人次。內容包括現場駐點醫療保障人員、院內應急小分隊、院內症候群專家團隊專項培訓。還選派50位現場駐點保障人員,進行急救技能和救護車轉運培訓。同時,邀請國際高級禮儀培訓師對職工進行禮儀培訓,組織有國外工作和留學經歷的醫務人員對職工進行英語培訓。通過紮實的培訓,全院職工專業技能、人文素養得以進一步提升,「中山人」用國際一流的最高標準,為廈門會晤提供了專業的醫療安全衛生保障。
紅衣紅帽志願者服務也是中山醫院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該院黨、工、婦、團在於傑副書記的帶領下,積極開展平安志願服務迎賓行動,志願者均按照標準化要求,統一標識、統一配置、統一制度、統一服務項目、統一服飾,用實際行動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從8月1日至9月6日止,共有8365人次參與平安志願者服務,展示人文關愛和文明形象。
中山醫院婦產科護士長林東梅談到她當志願者的經歷時說,「我很榮幸能成為導診志願者。9月4日下午,我帶著一位外國友人進行雙側耳道衝洗、到骨科就診、拍CT、拿報告、取藥,並告知用藥注意事項。外賓很高興很滿意,還告訴我這是他第五次作為金磚工作人員來到中國,他非常喜歡中國。」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