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8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報導,語言和文化的不同,讓生活在日本的外國人感受到各種困難。這些困難,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而被放大。
2020年春天,當生活在京都的留學生趙芙蝶打開當地政府網站,想要查詢與新冠肺炎有關的信息時,她發現很難找到用英語和漢語表述的連結。
留學生創建疫情資訊連結 自發提供多語種翻譯。(日本新華僑報)
同樣的問題,也會有不少在日外國人遇到過。抱著這樣的同情同理之心,趙芙蝶跟京都國際交流協會中負責接待外國人生活信息諮詢的諮詢員進行了交流和溝通,在對方的幫助下,參考日本厚生勞動省、京都市政府以及社會福利協議會等機構的網站,收集並整理了與外國人生活相關的信息。在此基礎上之上,趙芙蝶在京都國際交流協會網站上增設了「後疫情時代」專區,設置了如何應對感染症狀、遇到資金困難怎麼辦、工作、未成年人及醫療等內容的連結,這些連結同時提供日語、中文、英文的支持。諸如如何申請10萬日元的特別定額給付金、哪間醫院有醫療翻譯、遭受家庭暴力該怎麼辦等問題,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為了方便網友的理解,在日語部分,她還選擇用簡單易懂的生活化語言替代聱牙詰屈的專業術語。
據日媒介紹,趙芙蝶,今年28歲,有過4年留學英國的經歷,2019年9月來到京都大學,目前從事東亞歷史研究,同時也關注於數字信息的採集和傳播。因此,在遇到查詢困難後,她想到了京都國際交流協會,希望通過該協會公信力強、影響力大的網站,幫助更多在日外國人掌握最新的信息。
記者詢問趙芙蝶這樣做的初衷時,她坦言:「當人們感到信息不對等時,會處於一種恐慌狀態。我只希望通過個人的一點努力,幫助有需要的人解除不安,我將繼續維護網站、不斷更新信息。」
這些年日本政府也確實採取了各種舉措,希望打造一個多元共生的社會,以吸引更多外國勞動力來到日本、安居樂業。期待有更多像趙芙蝶這樣的同胞,藉助自身優勢,在豐富自身能力的同時幫助更多人,共同打造和諧共生的多元社會。(王亞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