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島日出
日出
我以前沒有看過完整的海上日出,在文學作品裡見過不少。因此,詩意的吸引,讓我去了一個又一個大海邊。卻因緣湊巧,一次都沒有看到。
我們決意去青島,住在大海的邊上,面朝大海,靜待日出。居住的位置,有朝向東方綿長的海岸線,是觀賞日出的佳地。晚上,老天爺善解人意,在天幕綴滿了星星。天時地利都有了,我們早早躺下,為了明天的早起。
黎明剛到,有了一點麻麻亮,怕誤了日出,趕早不趕晚地去海邊等著。海濤一如昨晚,譁啦啦響個不停。頭天晚上如同樹林一般的礁石全部被淹進了水裡。潮落潮起,不舍晝夜。我們漫步的沙灘,水在歡叫。
日已出
東方的天空有了一條紅色的線。太陽,要從那紅線最早出現的地方升起?我們不停往東走幾步,又折回來西行。我們所處的位置是一個彎。我們不敢偏離太多,不想讓觀賞的最佳角度有一點點的改變。很快,天又亮了很多。紅紅的一條線變成了紅紅的一大片。在那大片中間,有一個紅色的凹處。我倆分析,那裡可能是太陽最早出現的地方。我們站定不再散步。我腦袋都不敢轉動一下,生怕日出最精彩的一幕被滑過。劉白羽寫過,日出時太陽會猛地跳出來,瞬間的事。
路燈都關閉了。靜靜的海面上,有了海鷗飛翔。它們是知道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還是習慣了日出而作?我一邊指指點點,一邊發表議論。忽然,一條帶著弧線的紅,從水底冒了出來。不在我們事先看好的紅色的雲裡,而是緊貼水面。那紅線上升得很快,幾乎一眨眼功夫。是的,就是一眨眼,有三分之一露了出來。
大概三四分鐘的時間,整個太陽全部呈現在海平面上。初升的太陽很謙虛,臉膛兒紅得如同喝醉了酒一樣。或者,因我不眨眼的凝視而害羞了?我將雙手伸出,做了個勝利的姿勢。太陽被我的食指和中指緊緊夾住;我又做了個OK,太陽被我兩指圈住。原來,神聖的太陽,竟然可以被我玩弄於指間。我忽然生出褻瀆感,連忙平攤右手,將太陽託在了掌心……
我的太陽
那是太陽的謙遜和善意。短短幾分鐘,光芒萬丈刺得睜不開眼。轉過頭,我眼前是個大大的黑團。太陽抗議了。我低頭看水。水面波濤,紅紅一片,延伸到遙遠的不可及之處。
2.棧橋日落
青島棧橋,是每個到青島的人一定光顧的地方。我們都不是第一次來青島。棧橋也來過了幾次。日落時分,倒是第一次。我們不為看日落,想看看棧橋的燈光秀。很多建築物,白天不過是平常的景,晚上有了燈光,才綻放成絢麗的花。
夕陽西下
棧橋是青島最早的一個軍用人工碼頭。經過幾度修擴建,最終形成我們今天看到的模樣。這座棧橋四百四十米長,頂端有了一個名叫洄瀾閣的閣樓式建築物。
從岸邊看過去,棧橋像一個平直伸到水中央的巨大錨鏈。洄瀾閣便是那巨大的錨,它是定海神針嗎?老青島十景的「長虹遠引」、「飛閣回瀾」說的就是這裡。
橋面上滿是遊玩的人群。正是漲潮時間。潮起潮落,是月亮的吸引。一潭死水,因了潮汐活了。何況奔騰的大海?太陽正要落山,西邊有燦爛的雲霞。古人說:「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大海呢?大海太遼闊了。我們只能用岸邊的建築來比對。棧橋右側有一組現代化的建築,非常氣勢。這組建築物造型獨特不單調,不同的幾何形狀,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夕陽拉出長長的影,斜暉脈脈。
落日餘暉
棧橋兩邊,是一群群的海鷗。海鷗聲聲,歡叫著在水面漫步。我以前看到的海鷗,全部是飛翔的姿勢,原來海鷗也會走在水面覓食。賣鳥食的小販有很多,買鳥食的人更多,每個小販前都有簇擁的人。鳥食扔進大海,海鷗聚集得更多。原來海鷗不僅僅吃魚,也吃其它!
橋面上,除了遊人,還有生意人。生意人賣的都是旅遊紀念品,沒有特色。海邊,從不缺乏海螺殼以及以此為原料做出來的工藝品,過於雷同的東西,我看不到熱烈的購買者。地球都是村了,還有萬能的某寶啊。
如琴的琴島
就在我東張西望的時候,棧橋忽然亮堂起來,橋上的燈全部開了。有了燈的棧橋,活了,如一條龍臥在大海上。我們趕忙離開棧橋,從岸邊欣賞美景而不想成為別人的風景。橋面上走動的人,像龍鱗一樣,移動的身影,便是龍鱗的張合了。半圓形的防波提,是龍張牙舞爪的寫照。果然我們沒有分析錯,相比白天平平,夜晚的棧橋漂亮多了。
3.黃島 紅島
青島幾個島,命名很有意思。青島源於最早的琴島,現在叫小青島的那座島。除了青島,還有黃島和紅島。紅島簡單掠過,因為只是一個經濟開發區,對遊客而言沒有太多的內容。傳說中黃島巨大的海灘對我們很有誘惑。必須去!去對了!當我們站在一望無際的黃島大沙灘上時,才知道什麼叫大,什麼叫非常大。
紅島,原名陰島,據說是秦始皇命名,一九六七年改為紅島。黃島呢?黃島是個老名字。它位於黃庵山的北面,四面環海,土層薄而含滷比例高,土石都是黃色。黃島,以顏色命名,沒有其它。
站在黃島沙灘上,我產生了滄海一粟的渺小感。恆河沙數,這裡黃沙之多之好之美,超乎我的預期。
浪過處,了無痕
我們選了個不是假期時間,遊人特別少。黃島大沙灘的大,被自然放大了許多。清澈的海水,湛藍湛藍的,似乎一眼可以看到大海的深處。而海底深處的秘密,我永遠不可能知道。我等凡夫俗子的猜測,不過是猜測罷了。
黃島金沙灘,據說是青島最大的沙灘。不,是亞洲最大的沙灘。而且,這裡沙子的質量,也是最好的。下午一兩點鐘,正在退潮中。已經曬乾了的黃沙和將幹未乾以及剛剛從水裡露出來的黃沙一起,構成了一幅繽紛的色彩。不需要油彩,不需要畫家,沙與水的交融,再攙和了太陽的熱情,色彩便非常豐富了。
黃島,我第一次踏上。驚奇於那份豁達的坦蕩。目及之處,海水都是平的,除了細細的波浪,沒有遮擋和阻礙。真奇怪啊,怎麼沒有礁石?沒有礁石的海邊是安靜的。這裡沒有海水撞擊在礁石上發出的轟鳴,只有似乎是有一點單調的獨奏。海水從沙灘上退下去,雖然都是沙子,卻一點不渾濁,猶如捲起千堆雪。
刻意也走不出直線
脫下鞋,我徑直地走向大海。我要踏浪。回頭卻看到兩行不那麼整齊的腳印。我試圖儘可能地直走,希望能走出一條直線。過一會回頭再看,還是不盡人意。人生就是在路上。有時候光顧著走了,很少回看自己的足跡。回憶人生,幾乎都是遺憾。以為的一馬平川,在現實面前,被擊得粉碎。我們無數次的遊玩,變成了我。這樣的嬗變,豈是當時所能想到?
我故意在沙灘上變換行走的姿勢和路線。在半真不假的遊戲裡,看足跡會有怎樣的變化。我將重心放在前半足。我成了跛子。我又變換為兩個腳後跟走路。我想製造「雪人」的腳印。我甚至想四肢著地,做貓狗狀地爬行。當然,我只是想想,沒有實施。
我停下腳步,眺看遠方的大海。極目所至,沒有羈絆,沒有起伏的浪。平平坦坦的大海,平平坦坦的沙灘,與我遊玩過的所有海邊都不同。因此也就沒有了想像空間,產生不出神話傳奇和故事。這裡沒有望夫石,也沒有美人魚。無盡的黃沙和遼闊的大海,恐怕是這兒海灘冷寂的原因。
沙浪,很美
退潮還在繼續。水,還在後退,剛剛被水浸潤的沙灘,已經乾燥。被風吹過的沙子上,起了層層的波浪。我的遠方的腳印,幾乎看不清了。波浪卻很清楚。沙灘的沙浪與水面的波浪一起,為黃島金沙灘畫出了美麗的圖畫。
這是我們沒想到的景,是黃島特意地饋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