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西寧教育部門發布了《2020年西寧市城區小學升初中學區劃分公示》,購房者應該都在朋友圈看到了,沒有看過的朋友可以登錄西寧教育網查看。
就小升初學區來說,虎臺等知名中學的學區備受關注,尤其這幾所學校的學區變動更是備受矚目。很多人還記得幾年前虎臺取消高中部,可謂是徹底改變了城西區的學區格局。
學區如何劃分和調整呢?教育部門進行學區劃分時遵循學校招生計劃與學區內學齡人口數相一致的原則,依據當年畢業生戶口和居住房產信息、學校招生計劃和周邊生源密度,對應招生學校周邊區域內街、路、巷和村落劃定。每年都要根據生源分布現狀、招生計劃、城市建設、住房拆遷、人口變化等因素,進行適度的學區範圍調整。學生數量與摸底招生數不匹配,學區或者招生計劃將面臨調整。
這句話很官方,翻譯一下就是:學生數量和招生計劃要匹配,如果不匹配要麼調整招生計劃,要麼調整學區。
此外,今年教育部門還明確規定:城郊小學畢業生與現就讀小學相臨相近中學整體對口錄取入學;九年一貫制、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小學部直接升入本校初中部。
從調整結果看,2020年幾大名校的學區範圍基本保持穩定,局部的變化主要圍繞在七中、七中文博學區、師大附中。其中,七中主要是「扶正」了部分動態學區:黃河路(單號1-9號、雙號2-18號)由動態學區調整為固定學區。而師大附中主要是將部分學區調整到七中文博學區。
今天這篇文章的主角不是老學校,而是2018年開始招生的七中文博分校。三年來,七中文博分校持續調整學區範圍,徹底改變了海湖新區及其周邊的學區格局。
今年,七中文博分校學區又有何調整呢?MR.LIU做了一個截圖的對比,今年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對口直升小學的表格中不再有桃李小學和文匯小學。
除了對口直升的變化之外,其學區範圍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下面MR.LIU來盤點一下七中文博分校的學區調整之路。
2018年:首次招生
1、原屬沈那中學的海西路25-61號劃入;
2、原屬西川中學的鹽莊小區劃入;
3、原屬海湖中學的文景街(不含7、9號)、五四西路(單45-大,雙58-大)劃入;
4、文博路、文亭巷、德勤路劃入;
5、桃李小學、文匯小學對口直升。
2019年:小幅擴張
1、原屬於沈那中學的海西路1-23號劃入動態學區;
2020年:持續調整
1、原屬於沈那中學的海西東路劃入;
2、海西路1-24號由動態學區調整為固定學區;
3、原屬於師大附中的海晏路(連號67-大號)劃入;
4、文匯路劃入;
5、文匯小學、桃李小學不再列入對口直升。
大家可以看出,近三年以來七中文博分校的學區範圍持續調整,尤其是通過劃入海西路和海西東路,學區範圍沿著湟水河向東延伸,目前已經逼近湟水河與北川河交匯處。
就海湖新區來說,海湖新區的初中主要有三所,分別是其中文博分校、海湖中學和在建的光華中學。
根據就近入學的原則,通過這三個學校的地理位置分布就可以知道未來海湖新區學區的調整結果:通過調整可以看出,七中文博校區主要承擔海湖新區北側片區的生源,海湖中學主要負責南側片區的生源,在建的光華中學應該是負責西側片區的生源。
未來,海湖新區的初中將形成了七中文博分校、海湖中學、光華中學三個初中鼎足而立之勢。可以預計接下來,對於海湖新區影響最大的學區調整應該就是光華中學了。
從全市範圍看,學區調整主要集中在南北川區域。隨著虎臺分校、南川中學、北川學校的開學,南北川也將迎來大規模的學區調整。尤其是虎臺分校作為西寧首個民建公辦的學校,將會對西寧學區發展模式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