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起,蘇州一、二年級小學生將陸續復學複課。
重返校園,被「虐」了4個月的家長,在歡送「神獸」的同時,不免這樣那樣的擔心,「神獸」複課要不要準備N95口罩?天氣炎熱戴不戴口罩?日常學習生活中應注意哪些事項?
昨天(5月8日),在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兒童健康管理中心,該院疫情防控專家組組長、副院長田健美特地為孩子和家長支招。
請家長、學校、社會需共同做好防護。
「小神獸」即將回籠,如何正確做好防護?
田健美表示,家長要為孩子準備好口罩、免洗消毒液或者酒精等,指導孩子學會正確使用免洗消毒液和洗手方法,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針對低年級的孩子們缺少空間概念,可能扎堆的情況。田健美提醒,不能讓孩子完全自我防護,而需要家長、社會、學校共同防護,為孩子創造安全的環境。比如家長要培養孩子和同伴保持安全距離的意識;在上下學的途中,少帶孩子去人群聚集場所,減少觸摸公共設施;回到家裡後,為孩子充分洗手、更換衣物等,家中保證適當的通風。
「新冠肺炎作為一種新發的傳染病,在孩子的心理調試上,家長要教育孩子頭腦中始終有一根防護的弦,但是不要過度焦慮,讓孩子產生畏學的情緒。」田美健還特別提醒,目前,全國都處於低風險地區,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孩子還是安全的,家長、學校在心理上既要重視,也要調整心態,做到有信心的復學。
戴口罩不宜從事劇烈運動
近日,一起學生體育課上的猝死事件更是加重了家長們的疑慮,孩子運動時要不要戴N95口罩?
對此,田健美表示,作為孩子上學的日常防護,使用普通醫用口罩已經足夠。由於運動時佩戴口罩,空氣流通下降,透氣性不佳,可能會引起短暫缺氧,所以學生應避免佩戴口罩時劇烈運動。
注意!春節這些傳染病高發
據了解,春季是過敏及傳染性疾病的高發季節,每年學生開學後,蘇大附兒院內科的患兒就會有所增加,其中以呼吸道傳染病和腸道傳染病多發,家長要注意與新冠肺炎的區別,不要恐慌。
田健美提醒,6~12歲的在校兒童中最近常見的症狀有流感、手足口病、水痘、支原體感染等。此外,在腸道傳染病中,還要警惕諾如病毒的侵襲,這種病毒會引起腹瀉、嘔吐、噁心,或伴有發熱、頭痛等不適症狀。
據介紹,雖然呼吸道傳染病引起的咳嗽、發熱等表現與新冠肺炎近似,但是家長可以通過常見傳染病的特徵進行區別,比如水痘會有皰,手足口病會出疹等。
「對發燒、水泡、疹子等進行初步判斷,如果孩子一旦出現上述症狀,最好及時到醫院就診。」 田健美建議,一些呼吸道感染症狀具有相似性,所以主要鑑別方法還是要去醫院,通過實驗室檢測讓醫生來做鑑別。
白粥能不能喝?均衡營養很重要!
前不久,「網紅」醫生張文宏教授關於孩子早餐的飲食建議曾引起社會的熱議。
「他沒有說不吃稀飯,他說的是不能只吃稀飯。」田健美解釋,其實很多人是曲解了張教授的話。人體需要均衡的營養,白粥是碳水化合物,如果單單吃碳水化合物,營養肯定是不夠的。必須以蛋白質為主,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適量,同時保持攝入充分的能量和各種營養元素,這樣才可以提高孩子的自身免疫力。「主動免疫和被動免疫加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免疫。」【看蘇州專稿 記者/Loong 文/實習生 錢釔辰 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