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在53中考點外,青島超銀學校老師身著印有「中考必勝」字樣上衣為考生加油。
圖/半島記者 孟達
7月14日,青島新中考進入第二天,考生接連迎來數學、道德與法治、物理考試,單日考察三科也是今年中考安排最為密集一天。
其中,在7月14日上午,考生迎來關鍵的數學考試。「題目太靈活了!我都沒有看懂」「試題的計算量很大,我沒有做完」「題目看似不難,但是做著做著就容易『崩潰』」……7月14日11時,從青島53中考點走出的考生臉上表情大多比較凝重。不少考生向記者反映,新中考第一年數學試題很靈活,讀不懂、做不完……不少教師和考生都認為,在經歷了中考首日相對簡單的語文和化學考試後,相對較難的數學考試發揮如何,將成為拉開分數的關鍵。
「今年的數學試題整體來說比較靈活,雖然看題目好像比較常規,但是做著做著就容易『崩潰』。」在青島53中考點,來自青島第二實驗初中的考生李俊瑤告訴記者,她在大題22題上花費了很長時間:「平時這道題只考1~2問,中考卻考了3問,而且還把兩種題型進行結合。」
據李俊瑤介紹,這個題目把利潤與二次函數的知識點進行了結合,按照以往,這兩個知識點是分開考的,但是中考試題中卻把二者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這對考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還有填空題最後兩個,也有難度。」李俊瑤說道。
「整套試題的閱讀量和計算量都挺大,大題22題用的時間很長,導致我23題和24題的答題時間很緊張,最後沒有做完。這套題對數學成績突出的同學可能比較有優勢,但對大部分同學來說,做起來不太順暢。」同為來自二實驗的考生王昕揚告訴記者,她平時數學成績還不錯,但是這套題做起來比較吃力。「走出考場後,我問了好幾個同學,多數同學都沒做完,應該說這套卷子比平時一模、二模考試的難度都要大一些。」王昕揚說。
此外,也有部分考生認為試題的難度比較適中。來自青島超銀中學的考生王同學表示,數學學科一直是他的強項,考題當中的探究題也設置得很合理,由易到難、層層遞進。「中考第一天的語文和化學考試都很簡單,估計拉不開差距。數學考題難一點,對我來說是個好事。」王同學表示,其實今年中考數學試題考查的知識點跟平時考試差別不大,只不過有多個問法都拐了個彎,同學們在考場上容易緊張和急躁,可能就沒理解到。
>>>名師解析 告別固定套路,考查數學素養和思維
對於今年中考的數學試題,島城老師們又是怎麼看的?記者對青島三十九中高級數學教師吳娟娟老師進行了採訪。「我目前還沒看到具體的試題,但從學生們反饋的部分信息來看,部分題型的靈活性讓一些考生感到不太適應。」據吳老師介紹,填空14題考查了平面幾何中的陰影面積,需要做輔助線,而以往這幾年都考查立體幾何中的空間想像能力。此外,大題20題第一問考的是一次函數,第二問考的是分式方程。考查的順序和以往的考題相比也有所改變,大題22題第一問考的是根據給出的拋物線求二次函數解析式,第二問考的是兩個函數的差做為一個新函數,這個類型可能部分學生平時練得少了一些,所以可能不會列式。
「題目的靈活性增強了一些,這也給以後的學生們提了個醒,不要以為平時經常練的是什麼題型,考試就會考什麼題型。數學考試不再有固定套路,現在更多的是考查數學素養和思維。」吳老師表示,其實平時這兩道題也都是考查函數、方程和不等式的,只不過在今年的中考試題中,把這三個知識點又重新進行了組合。
吳老師告訴記者,倒數第二個大題(大題23題)往往是容易拉開分數差距的一個題,這是一個創新性的拔高題,會給考生一組新的概念,然後讓考生進行探究。「今年新中考考的是數列問題,這個題目就著重考查學生素養,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接軌高中知識。」吳老師介紹,這個大題往往是有梯度地設置問題,一般學生容易拿到前一二問的基礎分,再往後就是考查能力了。而最後一個大題動點題則比較常規,不過有一些考生因為在前面的部分題目上耗費了過多時間,最後沒有做完24題的最後一問。
「在新中考只有語數英三科計分的情況下,數學難度加大、容易拉開差距是必然的。但萬變不離其宗,今後考生們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回歸課本,夯實基礎,從基礎年級就要強化計算能力和審題能力。」吳老師表示。
道德與法治首年閉卷考切口獨到,不逃避熱點
半島記者 劉愷琦 郝春梅
新中考第二天(7月14日),下午首場考試為道德與法治,最後一科考試為物理,一直持續到下午5點半結束。考生普遍表示,道德與法治考題首年開卷變閉卷,但題型和難易程度與去年變化不大,考題沒有迴避熱點,很適應。對於今年物理試題,也有不少考生反映難度比較適中。
記者14日下午隨機採訪了幾名考生,他們都表示道德與法治試題並不難,答題時間充裕。「試題我感覺不難,選擇題裡有一道是問探測火星的是哪個系列名稱,在嫦娥、問天等選項裡面選擇。」考生李同學告訴記者,試題和時政新聞掛鈎,涉及國家創新發展之類:「我平時很關注時政新聞,感覺在考試上也能得心應手一些。」
青島六十二中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備課組長戰麗明老師告訴記者,當天的道德與法治考題無論在題量、題型和結構上都跟去年開卷試題基本持平,對於課本知識考查的題目,考生普遍比較自信。「二卷的主觀題難度要大一些,考查了對疫情下的模範人物以及其他典型的榜樣模範人物的道德感悟和實踐,還有國家出臺的民法典,雖然立意比較高,但切口是生活中的小人物,這樣的落點能夠讓孩子們有話說。」戰老師告訴記者,今年的道德與法治考題還考查了關於青島市的發展和國家的脫貧攻堅等熱點話題:「出題沒有逃避熱點,但是切口有獨到之處,跟成題沒有重複,所以孩子們總體比較從容,每個題都有話說。」戰老師同時表示,如果考生基礎知識不夠紮實,或者學科綜合思維能力較差的話,有些題也拿不到高分。
此外,據青島六十二中物理學科組長呂宇輝老師介紹,從考生反映來看,今年物理考題總體穩定、難度適當。「因為今年中考沒有考試說明,是根據課程標準來出題,所以在試題結構上和往年也有一些小的變化。」呂老師介紹,今年物理考試選擇題數量多了,實驗等基礎類的題目沒有太大變化:「但計算題集中在一個單面上,給孩子們的視覺衝擊比較大。」
【來源:半島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