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多良吏,半城曹氏世居曹家街,子孫三朝科第,家族顯赫,仕宦輩出。
曹半城不是指一個人,是元代禮部尚書曹元用後人。
明朝中期弘治(1488-1505)年間,曹垓敬祖堂十二世祖卿公從汶南大張村遷居汶上縣城,與路迎、王杲有同窗之誼。路迎曰;「公子卿與予遊也有年,肝膽相期」。
十一世景明公即曹卿的父親去世時,路迎為之寫墓志銘,王杲篆額。
曹氏在汶城詩書繼世,忠厚傳家,三朝科第,仕宦輩出。天啟年間,良吏曹麟趾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據《寧陽續志·良吏傳 曹麟趾》 載:
曹麟趾,字豈凡,汶上人,自幼隨父主忠讀書寧陽,因寓居焉。才敏嗜學,早以文行著稱,萬曆壬子舉於鄉,除知安邑縣,為政寬猛並濟,猾豪屏息,士庶悅服,語詳安邑志。以課最擢南京西城兵馬司正指揮,陪都直南北水陸之衝,殷轔繁會,宵小芽葉其間。麟趾至,堅明約束,釐剔奸蠹,轄內肅清。尋因判事執法忤貴幸意,遽引疾歸,以壽終,所著有《資治舊聞》四卷藏於家。初主忠寢疾,謂麟趾曰:我寓寧陽久,百歲後必歸骨於是。及歿,乃卜葬鳳凰山西北青后庄之原。麟趾不忍離父,復遺命其子祔葬墓側。
曹麟趾兄弟仨,分別為麟趾、鶴鳴、鳳德。麟趾為長,幼時隨父親去寧陽讀書,萬曆壬子中舉人,天啟二年任山西安邑(今運城鹽湖區)縣令。因為治縣成績優異,升為南京西城兵馬司正指揮。
南京市井繁華,街上混混也多,麟趾對作奸犯科之徒堅明約束、治政有方,也因為嚴格執法得罪了權貴,稱病辭職。著有《資治舊聞》。壽終後隨其父親葬在寧陽縣鳳凰山西北青后庄。
曹麟趾墓現為泰安市文物保護單位。嘉祥曹垓曹氏家祠為汶上曹半城祖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