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據臺灣媒體報導,演員張震受邀擔任第71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一向內斂低調的他專注自我修煉,為了《一代宗師》苦練八極拳拿到全國冠軍,又因《深海尋人》考到PADI潛水執照,再為《吳清源》取得圍棋水準壓制專業三段,同時精通多種語言,被影迷封為「業界學霸」,演技早就受到肯定。
大部分觀眾心中的張震,或許還留在《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當中殺人少年小四,或是《臥虎藏龍》對玉嬌龍一見鍾情的盜匪,「稚嫩」、「臺式口條」多年來被人詬病。他坦然面對、謙虛改進,「有空間練習,但我也不可能練成大陸人。」到了《刺客聶隱娘》,導演侯孝賢贊他臺詞與情感連結緊密,口條已不是大問題。
為了《一代宗師》,張震苦練3年八極拳,參加全國比賽拿到一等獎,拍攝時整個人散發出武術人的氣質,戲份卻被剪到剩下3場戲,引來許多影迷抱不平,王家衛為此回應,「千金難買一聲響,是刀的真意,張震是好刀,咱們先藏著。」他也毫無怨言,「這就是導演的選擇,他讓我嘗試很多新事情,比如練八極拳,對我來說很實用的,會跟著一輩子!」
張震在《刺客聶隱娘》中飾演的角色,不著痕跡,卻是最複雜的,更為了演好最後那場承載了影片情感出口的擊鼓起舞戲,練了整整一個月的舞和擊鼓,卻仍覺得準備不足,可見用心之深。這個如此複雜富有層次的角色,他拿捏得宜,在侯孝賢導演那裡達到「對了」,這樣一個含糊卻無比困難的要求,而他靠的,可不僅僅是表演的功力。
除此之外,張震也是少數合作過楊德昌、王家衛、侯孝賢、李安、吳宇森、徐克、陳凱歌,甚至是韓國導演金基德、日本導演行定勳等多位金獎導演的華人男星。他為此精通多種語言,甚至在電影《赤道》中同期收音,後來他跟韓國女星河智苑在金馬獎一同頒獎,也讓大家見識到了他流利的英語對答,令人驚豔。
多年來張震緋聞絕緣、內斂低調,對他來說比起走紅,更希望日子可以過好,反而使他每一次角色塑造光芒四射,至今9部影片入圍坎城電影節,其中《最好的時光》、《刺客聶隱娘》等5部入圍主競賽單元。此次他身份變成評審,心情很不一樣,「可以看到更多來自世界不同地方的好電影,很期待這一次的坎城之旅。」
相關閱讀:
張震家世曝光:父親為影壇常青樹,母親為於丹表姐
37歲的張震與交往四年的圈外女友莊雯如11月18日將於臺北光點電影院舉辦婚禮派對,邀請嘉賓中包括合作過的明星梁朝偉、劉嘉玲、舒淇、章子怡、金城武以及導演李安和王家衛,陣容強大如頒獎禮。張震婚禮派對不光嘉賓大牌,連張震親人都很大牌。張震父親張國棟為臺灣著名演員,張震表姨於丹為大陸著名文化人,張震姨姥爺於廉曾是萬裡的秘書……下面歷數一下張震的大牌親屬吧。
張震表姨於丹:國學深厚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院長,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著名電視策劃人,被譽為中國電視業的「軍師」。同時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傳播者。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文化視點》等欄目,通過《論語心得》《莊子心得》等系列講座普及、傳播傳統文化。
張震與於丹
「如果我事前請教表姨,我表演《三國》能更出色一些。」張震口中的表姨,不是別人,正是講《論語》而聞名全國的於丹,說起這個表姨,張震肅然起敬,「她在我們家族中地位很高,不僅是學問,還有為人處世,都是我們後輩學習的對象。」
於丹和張震的媽媽趙欣然是遠房表姐妹關係。張震的媽媽趙欣然,早年隨父母來到臺灣,1976年生下張震。
1965年於丹在北京出生時,身在臺灣的趙欣然並不清楚自己又多了一個表妹。「直到上世紀80年代,表姨第一次和我媽媽通信,兩家才恢復聯繫,那時候表姨還不是北師大的教授,也沒有講《論語》,我只知道她古文極好,媽媽第一次給她寫信時,還曾經猶豫要不要用文言文豎著寫給表姨,難為了半天。」
後來,於丹攜《於丹〈論語〉心得》到中國臺灣做宣傳,趙欣然親赴會場為表妹捧場,並請表妹到家裡吃飯。張震表示:「那天媽媽一大早就買了書到現場給表姨捧場,還請表姨到家中吃飯,我因為在外面拍戲,所以沒碰上表姨,一直心存遺憾。」,並信誓旦旦地承諾,以後去北京,一定要向表姨「請教歷史問題」。
張震與於丹:路不同根相似
在於丹的眼中,張震一直是個沉默寡言的孩子,「比他哥哥話少多了,一點都不像明星。我特別欣賞這一點,在娛樂圈中,沉默是金,君子寡言遠是非,張震很好地體悟到這一點。」除了欣賞個性,於丹還覺得張震是個孝順的兒子。
於丹(中)與父母(資料圖)
「在我們這種傳統的家族中,每個人身上表現出的那種傳統行為都是有持續性的,不管是在北京還是臺灣,我們家教都非常嚴格。於丹說,她曾聽表姐說過張震的故事,小時候,張震經常和媽媽一起去看電影,有一次旁邊有觀眾偷偷說:「怎麼明星張國柱的老婆這麼醜。」張媽媽聽了暗自傷心,後來電影散場,兩人走出來後,張震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我覺得你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
張震與母親,從圖片中我們能夠看到於丹母親與張震母親頗為相似
於丹每次想起這段往事,就覺得很溫馨,她說:「我一直覺得張震是個在不斷成長的演員,不光是他的演技,還有他的個人修養。我相信假以時日,張震一定能夠成為德藝雙馨的表演家。」
於丹和張震都在各自的領域頗有成就,又都同時受到了家庭的影響。於丹自幼跟從父親學習國學,張震少年成名與父親同拍電影。然而二人沒有被名氣所掩埋,繼續努力奮鬥。正如於丹所說:「我一直覺得張震是個在不斷成長的演員,不光是他的演技,還有他的個人修養。我相信假以時日,張震一定能夠成為德藝雙馨的表演家。」
張震與表姨於丹的血緣關係隱約不見,但我們可以從於丹母親及張震母親的照片中體會那一絲——大家風範,兩岸同根。
張震姨姥爺:國學大師萬裡秘書
張震姨姥爺就是於丹的父親。於丹年幼時對父親的印象是:帶著黑邊眼鏡,很儒雅、沉默,手裡似乎永遠捧著書。於丹的父親於廉早年畢業於無錫國專,與範敬宜先生是同學,文筆極好,被同行譽為「國學大家」。
據新民晚報報導,上個世紀60年代,從報紙上知道馮其庸已成為嶄露頭角的青年紅學家,出了不少著作;於廉卻仍杳如黃鶴。80年代中期,於廉曾長期擔任萬裡秘書,後任中華書局副總經理。
張震母親趙欣然:教書育人,越老越時尚
張震家教好,功勞全歸於媽媽趙欣然,「因為父親經常在外面演戲,沒時間管我,大部分是媽媽教給我做人做事的學問和規矩。」張震說媽媽是一名老師,「教了35年的書,桃李滿天下。但是別以為她會是老八股樣的女人,她時尚起來,連我身邊的明星們都自愧不如。」張震驕傲地說。
年輕時的張媽媽愛跳舞,可以連跳1個小時都不累,現在六十多歲的張媽媽在退休後,做出一個讓張震等人「目瞪口呆」的決定——刺青,「媽媽先是在腳踝上刺了一朵火焰,後來又在手背和後頸分別刺了一隻蝴蝶,媽媽覺得很美,每天都要秀給朋友看。」
張媽媽的行為,在很多人看來,完全顛覆了傳統教條的束縛,但張震看到媽媽那麼開心,還是決定支持她「老來俏」,只是洋氣的張媽媽不但自己玩刺青,還慫恿傳統的於丹也「玩上一把」,可著實把張震等人嚇了一跳。
張震父親張國柱:大器晚成,與兒子一起拍電影
說起來,張震能夠主演《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也多虧了沾了父親的光。
張震、張國棟和張翰(從左至右)
張國柱,1948年生於臺灣,資深演員。1968年大學體育系在讀期間,曾拍攝摩託車廣告。但畢業後卻投身教學工作,直至1979年才首次拍攝電影《歡顏》,正式踏入娛樂圈,可謂大器晚成。代表作品《愛殺》、《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等。
在1989年,當時的臺灣電影新浪潮運動的主將楊德昌,正在籌拍一部關於臺灣60年代一個真實殺人案件的電影。這部電影設計的視野非常宏大,接近於一幅廣闊的社會生活畫卷,楊德昌通過當年發生在他身邊的一個真實案件為基礎,決心架構出一個在他印象中的60年代,這就是後來聞名遐爾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導演楊德昌與張國柱是好友,所以時常到張家探討關於這部電影的細節,楊德昌在這部戲中決定大量起用非職業演員,很多演員楊德昌都是一錘定音,唯獨主角「小四兒」一直懸而未決,這個角色扮演者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該片的成敗。楊德昌在張國柱家中偶然見到了張的兒子,自打看到張震的第一眼起,楊德昌就已經認定他就是心目中小四兒的最佳人選了。
11月14日凌晨張震在微博上公布喜訊,放上未婚妻莊雯如的側照並留言:「想和大家分享喜悅,我們結婚了!」張震父親張國柱昨天非常開心地祝福:「我很高興,這是他人生的下一個階段。」但不忘提醒兒子:「戀愛的時光已經走完了,接下來有更漫長的路要走。」
張震弟弟張翰:名氣雖不及弟弟,但感情卻很好
作為影帝張震親哥哥的張翰,演技同樣可圈可點。在《旗袍旗袍》中與侯勇飾演的王九州有很多對手戲,兩人由結拜兄弟,變成後來的勢不兩立。隨著劇情的深入發展,張翰飾演的岱春風讓觀眾恨得牙痒痒。侯勇表示:「張翰雖是模特出身,不過他戲真的很好,對鏡頭很有感覺。」
因為張國柱常常不在家,使得張震和張翰感情特別好,當哥哥的張翰總是幫弟弟背黑鍋,連張震沒帶駕照騎摩託車在路上被臨檢,背的都是張翰的身分證號碼。問道張震對哥哥有沒有什麼回饋,張震回答說:「有啊,我一直都有懷著一顆感激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