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中國電商巨頭,偏取個英文名字,一年賣掉300億的衣服

2021-01-11 數碼小妖精

提及中國電商巨頭,大多數消費者第一時間想到的無非是淘寶、京東、拼多多三家。的確,目前國內電商領域,上述三位巨頭幾乎撐起整個市場,但在激烈競爭中也有不少電商巨頭日漸崛起,只是因為平日太過低調而被淘寶、京東的光芒掩蓋,例如被稱為「中國最神秘的百億美金公司」之一的SheIn。

雖然這位電商巨頭取了個英文名字,但卻是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企業,據公開資料顯示,SheIn成立於2008年,定位跨境快時尚公司。

時至今日,SheIn已經在電商行業闖蕩12年之久,理論上來講,即便公司沒有火遍全國,也應該讓部分消費者有所耳聞,但SheIn在所有年齡段的消費群體中似乎都鮮為人知。

筆者曾隨機詢問過身邊的朋友,很多連1688都知道,但卻表示從未聽過SheIn,SheIn在國內的知名度可見一斑。

當然,這是因為SheIn主攻海外市場,雖然在國內熱度不高,但因為旗下產品質量出眾、價格低廉在海外備受消費者青睞。而且,SheIn在國內極低的知名度並沒有妨礙其日益壯大,如今SheIn體量之龐大令筆者頗為意外。

日前,調研機構公布了2020年全球化中國品牌50強排行榜,在榜單中電商類品牌阿里巴巴穩坐榜首,SheIn排行第十二,在全球化中國電商品牌中僅次於阿里巴巴位居第二。

據《晚點LatePost》報導,2020年SheIn順利完成了E輪融資,市場估值超過15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00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SheIn的海外大本營美國市場,Google上搜索SheIn的用戶數量已經達到了搜索Zara的用戶三倍以上。在2019年,SheIn還將價值300億元的服飾銷往海外市場,這個規模幾乎相當於七分之一個Zara。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SheIn更是展現出了驚人的彈性,在Zara宣布2-4月收入幾乎被腰斬、需要關店1200家的同時,宣布其銷售額突破400億,2020年有望衝擊千億大關。

那麼這樣一家實力出眾、前景可觀的公司,為何低調到鮮為人知呢?

據了解,這是因為SheIn要求低調,該公司不僅曾找到撰寫SheIn融資新聞的媒體人要求其刪除,而且還讓給SheIn砸錢的紅杉資本、IDG資本等風頭機構為配合SheIn的「低調」訴求,而拒絕媒體採訪相關內容。

你聽說過SheIn嗎?

文/諦林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

相關焦點

  • 明明是中國電商巨頭,卻取了一個英文名字,成立6年估值超1000億
    對於淘寶、京東、拼多多這些電商平臺,眾人已經是再熟悉不過,但有這麼一家電商平臺一年銷往海外的服飾高達300億,估值超1000億元,但是卻鮮為人知。這家中國電商巨頭便是Sheln。
  • 明明是中國科技巨頭,卻要取個英文名字,一直被誤認是國外貨
    眾所周知,中國這幾年的經濟發展非常迅速,科技也上升了不少,已經引起了很多國家的妒忌,比如美國。這兩年美國對於中國的打壓力度一直都在加強,華為是首當其衝的企業,之後又有Tik Tok,真的不知道美國還要搞什麼么蛾子。不過今天給你們講講一個很知名的科技企業,估計你們都認識,但卻不知道它是中國的科技巨頭。
  • 明明是國產科技巨頭,取了一個英文名字,一年從海外撈金65億
    文/有魚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提及國產科技巨頭,不少人都會想到華為、中興等,不僅綜合實力強大,連名字都富含意義的企業。而有少部分國產科技巨頭,則因為取了一個英文名字被低估了實力,甚至被不少消費者當作海外品牌,例如安克創新。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安克創新(Anker)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消費電子品牌,主營業務中包括充電寶、數據線等3C數碼產品的配件生產。
  • 明明是中國科技巨頭,卻取了一個英文名字,銷量超越華為再拿第一
    提及中國科技巨頭,華為、中興必須榜上有名,而且這兩大科技巨頭在命名上就極具中國特色。但要知道,多年前,中國科技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並不強,因此有不少中國科技巨頭,為了擴大知名度,取了一個英文名字。
  • 「神秘」的中國電商巨頭:起英文名字,估值1036億,國內鮮為人知
    而在國人龐大的網上消費能力下,也使得電商頭部玩家阿里、拼多多、京東賺得盆滿鐸滿,至於那些知名度較低,商品種類匱乏的電商平臺,也在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遺憾離場。不過,雖然國內電商市場通常都呈現出阿里、京東、拼多多三足鼎立的格局,但卻有這樣一家低調的中國電商巨頭,避開京東、阿里在中國市場的圍剿,將市場定位在美國,一年銷往海外的服飾高達300億,估值超過1000億,但由於定位問題,使其在國內鮮有人知,這家電商平臺便是——SHEIN。
  • 估值1036億!這一神秘的電商巨頭,起英文名字,在國內卻鮮為人知
    據相關數據顯示,近一年來,我國網絡購物交易額突破1萬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絡購物大國。隨著中國人巨大的在線消費能力,電子商務公司阿里、拼多多、京東也賺了不少錢。
  • 明明是中國科技公司,卻取了一個英文名字,一年低調吸金66億
    不少海外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時,都會註冊了一個中文名字,好的名字可以讓該公司更好地融入當地市場,甚至讓用戶產生這是一個國產品牌的錯覺。甲骨文,便是一個優秀的案例。同理,中國公司進入海外市場時也會起一個英文名字,甚至會出現名字過於海外化,許多消費者將其當成海外品牌的情況,比如Anker。單看名字,很少有人會將其與國產品牌聯繫在一起。不過,Anker品牌名字不接地氣其實也可以理解,畢竟:Anker是一家名為安克創新的中國出海消費電子企業旗下的充電品牌,其主戰場並不在國內。
  • 估值150億!起英文名字!這一神秘電商巨頭,在國內卻鮮為人知
    不同於阿里、京東、拼多多三大電商巨頭,SHEIN成立之初,就瞄準了海外市場。截止2016年,SHEIN已面向美國、歐洲、中東、印度等市場,覆蓋了全球224個國家和地區。2018年,SHEIN成為下載量最高的十大中國跨境出海電商App之一,當年收入破百億。2020年7月,位列《2020 BrandZ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第13名,其中,華為聯想和阿里位列前三。
  • 中國最神秘的巨頭,一年把3億件衣服賣到全球,國內對它卻一無所知
    據億邦動力網報導,一家名為「南京領添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企業剛完成了E輪融資,投後估值達到150億美元(約合1050億人民幣)。超千億的估值,似乎與這家公司的知名度完全不匹配,在所有關於中國獨角獸企業的榜單上,都沒有這家公司的名字。
  • 明明是國產,偏要取個英文名,總被誤認為是洋貨,卻領先全球十年
    明明是國產,偏要取個英文名,總被誤認為是洋貨,卻領先全球十年眾所周知,如今我國的已經不僅僅滿足於中國製造,而是要導致中國創造,打造=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品牌!而如今中國受理的專利申請量已經超過美國、日本、韓國和歐洲專利局的總和,成為了世界第一,同時中國專利申請增量佔全世界總增量的98%,而在此期間我國也誕生了很多優秀的企業,比如說華為、中興等等!
  • 明明是國產品牌,偏要取個英文名,一直被誤認是洋貨,名字很耳熟
    然而在我國卻有著這樣一家企業,他們身為國產又偏要取個英文名,一度被人認為是洋貨,但卻有著領先全球十年的技術,過去的偏見早已被他們徹底打破。1969年,在美國四所大學成功聯機的那瞬間起,我們已經走入了網際網路的時代。這一全新的領域給人們帶來了無數的便利,在人們的注視下更是開始了飛速發展。到了今天,它已經有了許多的分支和變化,而路由技術更是一個影響家家戶戶的方面。
  • 中國剃鬚刀巨頭崛起:打敗松下、飛利浦,創始人身價超300個億
    中國剃鬚刀巨頭崛起:打敗松下、飛利浦,創始人身價超300個億推薦語:此前在網上有一組很有趣的數據,稱在投資市場上,中國女人消費能力排第一,而男人的消費能力僅次於寵物狗而已!確實,對於成家的男人來說,他們對於消費也更理性,除了簡單的抽菸喝酒外,就連衣服也很少會買新的。所以當下很多人認為,投資任何行業都有前景,就是別投資跟男人相關的產品,不信你看看現在的海瀾之家都快撐不住了!乍一聽好像還挺有道理的,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 取個好聽的英文名字
    名字寄託了美好的寓意,英文名字也不能隨意哦~看看名人給孩子起的英文名字,參考一下吧如果擔心踩雷,可以參考
  • 如何取個好聽的英文名字?
    很多人在不同階段都取過幾個英文名字,但起英文名時要儘量與自己的中文名有聯繫,讓人感覺這就是你。大部分的人在第一次上英語課的時候,就會開始考慮取一個英文名字,以便外國人能夠準確無誤的稱呼自己,同時感受文明地球上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
  • 一年入帳近300億,國產牙膏成為行業第一,擊敗高露潔、佳潔士
    該公司是由美國人威廉·高露潔創辦,如今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日化巨頭,年銷售額超過150億美元。在國內牙膏市場,有來自美國寶潔公司的佳潔士、美國高露潔棕欖公司的高露潔牙膏,還有來自聯合利華公司的中華牙膏。你沒有看錯,這三大牙膏都是外資品牌,很多國人到現在都還以為是國產牙膏,尤其是中華牙膏。
  • 超4億人云養貓,電商巨頭為何偏愛小遊戲
    網友們嘴上一邊吐槽著,身體依舊很誠實,去年雙11有超過4億的人參與「蓋樓」。而最後的彩蛋,是要為貧困地區鄉村學校蓋圖書館。數據不會說謊,「購物之前,先雲遊戲」,成為常態。今年雙11,淘寶、京東、拼多多、蘇寧、考拉海購這些電商巨頭們,都在做這件事情。
  • 中國雪糕品牌的巨頭,一年賣出1個億,讓哈根達斯「自愧不如」
    中國雪糕品牌的巨頭,一年賣出1個億,讓哈根達斯「自愧不如」隨著夏季的到來,我們國內市場上的「降暑法寶」的發展又將迎來一波熱潮期。而這其中最值得一說的便是雪糕市場。同時,在去年,其拿下了1.5億的整體營收,成為也電商平臺中首個冰淇淋類年銷售破億的品牌。值得一說的是,在今年年初,因為請來了陳偉霆作為雪糕品牌的代言人之後,其品牌在短短的四天內就賣出了雪糕266萬支,刷新了所有網紅雪糕的銷售記錄。
  • 麥德龍、家樂福……超市巨頭紛紛敗走中國,被電商打敗?
    衣服鞋子包包可以在網上買,可是日常的生活用品,食物總得買新鮮的,超市應該是最好的去處,然而年輕人實在太懶了,連超市都不逛了,這無疑讓超市也陷入了困境。如今,中國的連鎖超市行業也遭遇了重創,特別是外資巨頭,節節敗退,慘不忍睹,它們可都曾是中國本土超市學習的榜樣。就在12月20日,錦江國際和上海新長徵分別出售錦江麥德龍現購自運有限公司4.9%及5.1%股權,總計8.721億元。
  • 外媒:中國學生學英語非得取英文名字?
    SupChina新聞網3月4日文章,原題:為什麼中國學生不需要「英文名字」過去16年來,我一直在給很多英語非母語的學生上英語課。我的中國學生中有98%的人給自己取了一個「英文名字」——有的很不錯,有的很可笑。
  • 如何取英文名字
    如何取英文名字   有兩個名字是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像我,一個英文名字,叫JohnAlexanderGordon,一個中文名字,叫王淵源。兩個不同的名字,兩個不同的由來,兩個都和家庭有關係。我中間的名字,Alexander,就是我爸爸的名,也是他姥爺的名。我們家取名字很有創意吧!   我的中文名字呢,也來自家庭,來自我的中國家庭。我高三的第一個學期是在中國讀的,當時有幸住在一個姓王的中國家庭,「王淵源」這個名字就是他們給我取的。後來我的中文老師根據我的英文名字又給我取了一個中文名字叫「高壯」,但因為「王淵源」是我的中國家庭給我取的,我決定還是留下它作為我的中文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