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問題奶粉事件持續發酵,如何召回、寶寶身體是否受到影響、怎樣賠償等仍是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問題。記者昨天發現,在紐西蘭,頗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可瑞康奶粉已經擴大了召回範圍,將1段、金2段全部批次列入可退範疇。但在中國,僅國家質檢總局發出了「暫不食用」的警示建議,在天貓、京東等網購平臺,這些在紐西蘭列入召回範圍的奶粉仍有售,並打出了「我們真沒事」的廣告標語。
中國:警示不要食用
據紐西蘭媒體報導,本周一晚上,紐迪西亞公司(Nutricia)宣布擴大嬰兒奶粉的預防性召回範圍。被召回的嬰兒奶粉,包括可瑞康的1段和金2段全部批次。
早在上周日晚上,紐西蘭初級產業部(MPI)已經發布預防性指引,建議家長暫停給孩子餵食所有可瑞康的1段和金2段嬰兒奶粉。紐迪西亞公司表示,在周一傍晚收到來自恆天然的消息,獲得有關產品被汙染的進一步情況,決定擴大預防性產品召回範圍。
但是在中國國內,目前只有國家質檢總局發出的一個警示性公告:建議消費者暫不要食用上述兩款產品。記者注意到,可瑞康奶粉主要通過網絡渠道銷售,天貓有該品牌的官方旗艦店,京東商城、淘寶私人代購也非常常見。
昨天,在天貓該品牌的官方旗艦店和京東商城上,記者注意到,在紐西蘭實施預防性召回的1段和金2段奶粉仍有售。商家甚至還打出了聲明稱:「在中國官方渠道銷售的可瑞康金裝系列產品未受到本次事件影響」、「官方行貨、放心購買」、「我們真沒事」等標語。
紐西蘭:任何批次不放心都可退
在紐西蘭工作的一位中國公民昨天告訴記者,在當地,購買了紐西蘭可瑞康奶粉1段、金2段的任何批次,只要不放心,都可以退,「只要有奶粉,不用收據,也可以給退。」
這位公民說,在紐西蘭,家長們幾乎要將奶粉製造商的熱線電話打爆,不少人帶孩子去看醫生。
而紐西蘭媒體昨天則報導稱,可瑞康的顧客熱線已經收到超過3000個電話。不過紐西蘭全國農民聯合會副主席說:「目前還沒有收到病例報告。」
代購:快遞公司稱在中國銷毀
另外,紐西蘭一家電臺昨天採訪了中國人在當地開辦的一家快遞公司,據這家快遞公司表示,他們已經對通過該公司訂貨的中國訂單做出了處理:初級產業部(MPI)對於尚未運出的貨品進行了封存並進行質檢;對於已經發走的貨品,由快遞公司負責銷毀並退款給客戶,貨品已運送到中國的,快遞公司可以運回紐西蘭,奶粉公司負責退貨,但這家快遞公司表示,因為運費比較高,他們選擇在中國進行銷毀。
不過不是所有快遞公司都採取這麼主動的處理方式,這家電臺呼籲,郵寄奶粉的人主動聯繫快遞公司,研究怎麼處理。
據了解,此前有不少個人在紐西蘭代購奶粉,並自己選擇物流公司郵寄回國。但去年9月,紐西蘭發布了禁止個人代購奶粉的要求,規定今後購買奶粉必須通過政府指定的正規快遞公司購買並郵寄,這些快遞公司會按照個人的需求,去購買奶粉,並記下這些奶粉的批號,一旦出事能快速追回。
晨報記者 鄒樂
隱患
相關產品中可能還含有肉毒桿菌芽孢。芽孢是有些細菌在一定條件下高度濃縮脫水形成的休眠體,它對於高溫、低溫、乾燥等不良環境有很強的抵抗力。如果奶粉中還有肉毒桿菌芽孢,也可能會導致肉毒素中毒。要殺死肉毒桿菌芽孢,需要在高壓下120℃煮半小時才行。
危機應對
紐西蘭總理考慮赴華解危
為應對乳製品巨頭恆天然集團產品受肉毒桿菌汙染事件所引發的「信任危機」,紐西蘭政府出面公關。總理約翰·基6日說,如果有必要,他將為此親赴中國。
總理或赴華
約翰·基接受《紐西蘭先驅報》採訪時說,紐西蘭外交部長默裡·麥卡利將在數周內前往中國,貿易部長蒂姆·格羅澤也可能訪華,以協助解決「毒奶粉」危機。
他說:「如有必要,我也會去(中國)。」
約翰·基說,他打算與來訪的中國食品監管部門官員會面,雙方將保持對話。
「更廣泛」限制
按紐西蘭經濟發展部長喬伊斯的說法,恆天然遭曝光的受汙染產品中,大約90%已經找到。初級產業部希望藉助恆天然的產品跟蹤記錄,在7日下午前確定其餘受汙染產品的去向。
除中國外,恆天然汙染事件相關產品還出口到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越南、馬來西亞、泰國、澳大利亞等國。目前相關國家沒有出現因受汙染產品致病的案例,一些國家已經採取加強檢驗、召回和下架等措施。
紐西蘭貿易部長格羅澤說,他預計紐西蘭奶粉將在這些國家遭遇「更廣泛」進口限制措施。
5日晚,一艘載有嬰兒配方奶粉的貨船在塔斯曼海遭攔截。《紐西蘭先驅報》報導,攔截目的在於確保船上奶粉不被上架銷售。
格羅澤認為,紐西蘭貿易聲譽將遭受的長期震蕩值得關注,「我們將從這件事中恢復過來,但必須吸取教訓」。
郜婕(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專家分析
部分奶企或將階段性停產
國家質檢總局昨天確認,對恆天然集團濃縮乳清蛋白粉和奶粉基粉的叫停無限期,直至事件影響確認或問題解決。對此,業內專家指出,「禁令」短期內的影響很大,部分企業將出現階段性停產。而短期內國內奶企無法建立起足夠安全的奶源基地,國產奶粉企業短期內並不能從中獲得太大的「翻身」機會。
「短期內影響很大,部分企業將出現階段性停產。」中國奶業協會理事、知名乳業專家王丁棉對晨報記者表示,按照慣例,大多數生產企業的原料庫存已經不多。如果「禁令」持續下去,將使得一部分企業因為原料不足出現階段性停產。王丁棉表示,現在正是原料奶粉的高價位運行期,隨著天氣轉涼,產量提升後原料奶粉的價格也將出現回落,「目前紐西蘭的奶粉是5萬元到5.3萬元一噸。到了10月份將降至4萬元一噸,年底則將會是3.8萬元一噸。」在這樣的規律下,大企業和恆天然的合約是每年一籤,大部分企業的籤約期都集中在10月到年底。
這也意味著,目前大多數奶粉生產企業的庫存並不多。王丁棉指出,奶粉生產企業缺原料後將會積極地拓展新的奶源,而由於歐盟奶源不穩定,這些企業更多會轉向澳大利亞和美國進口奶源。「一些找不到合適替代奶源的企業將會出現階段性停產。」
王丁棉指出,目前國內的原料奶粉產量處在供不應求階段,產能跟不上需求,再加上恆天然「肉毒桿菌門」的推動,目前國產全脂奶粉的價格已經漲至每噸4.8萬至4.9萬元的歷史高位,「比歐盟的進口奶源還要高1000元/噸」。
儘管目前為止仍沒有就賠償做任何表示,巨額賠償仍是恆天然繞不去的坎。王丁棉指出,恆天然的賠償部分應該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直接損失包括多美滋、娃哈哈等涉事企業使用的原料、人力等生產成本。間接損失則包括涉事企業由於原料封存後,尋找新的替代品或是停止生產帶來的經濟損失。此外,還有涉事企業品牌受到牽連帶來的損失。
此外,恆天然對消費者賠償也存在無法彌補的漏洞,「一些丟失小票或是罐體丟失消費者的損失是無從計算的。」王丁棉指出。 晨報記者 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