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認為中國最出名的手機不是小米、華為、聯想等這些手機,中國最出名的手機應該是盧洪波做的「尼彩」手機。
據融資中國視頻內容來看,在2011年,手機市場還處在從非智能到智能的過渡階段,尼彩手機憑藉狂轟亂炸的廣告,全面覆蓋二三線城市的6000家手機工廠店,以及幾乎白給的價格在下沉市場站穩了腳跟,發布的第一款手機,首月銷量破300萬,尼彩手機創始人盧洪波也曾豪言未來要趕超蘋果,馬雲、馬化騰都會為他打工。
尼彩手機創始人盧洪波出生於貧苦家庭,幹過公務員,賣過保健品,還是在山西有著三座礦山的煤老闆,煤老闆跨界賣手機聽起來就很夢幻,更夢幻的是,得益於暴利行業的盧洪波,一進入手機行業就宣稱要終結暴利,並且也定下了一個小目標,先虧它一個億。
賣手機想法是盧洪波和他的一個同鄉蔣德才聊天時,忽然冒出來的,兩個人都曾就讀於一個學院,決定賣手機的時候,兩個人已經認識了20多年,蔣德才比盧洪波大一歲,盧洪波跟人介紹總是說他是哥,我是弟,蔣德才也賣過保健品,就來開了一家叫摩能國際的公司,07年的時候開始做電視購物,第二年銷售額就逼近20億,雖然比同期的橡果國際、七星購物還差點意思,但是手機銷售領域在同行中一直是第一,09年之後,電視購物行業口碑下降,造成蔣德才的摩能國際業績下滑,2010年公司甚至開始虧損,不過摩能國際不僅有賣手機的能力,同時也有造手機的資質,摩能擁有四款手機的生產證書,還有無店鋪銷售的經驗。
因此,盧洪波認為摩能是最好的合作夥伴,2010年10月,盧洪波收購了摩能50%的股份,出任集團總經理,盧洪波是南京青商會會員,而會長是蘇寧董事長張近東,早年,蘇寧以低價電器的策略成為中國家電連鎖老大,宏圖三胞董事長袁亞非住在盧洪波的斜對門,而袁亞非也是賣起平價電腦起價,這兩個人的經歷也給了盧洪波一些啟發。
於2011年3月尼採第一部低價手機「尼彩i8」面世,外觀完全照抄iPhone 4,就連充電接口都是一樣採用寬的30Pin,離譜的是手機殼都能通用,尼彩i8運行的是MTK系統,裝的是JAVA應用,都稱不上是智能機,宣稱的功能強大也只不過是把基礎功能細分,桌面擺一堆圖標,手機及其山寨,但是售價只要399,真正像盧洪波所說的那樣「終結暴利」,以假亂真的iPhone 4卻不及iPhone 4十分之一,還要什麼自行車,盧洪波受服飾、家紡類產品銷售模式啟發,選擇了開直營店這條路,沒有走電視購物的路線,省去了中間的渠道環節,極大的降低了成本。
盧洪波宣稱:尼彩手機每部只賺10塊錢,手機工廠店這種全新模式,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實惠,每個尼彩工廠店的店鋪開張,門口都是大排長龍,南京首家工廠店開業,上千人前來排隊,當天存貨全部售完,鄭州門店開業更是離譜,門都被擠破,為了提高尼彩知名度,盧洪波還邀請了大兵、王寶強代言,尼彩手機紅及一時,盧洪波因此也被「企業家觀察」雜誌評為2011年度中國十大先鋒企業家。
盧洪波像一條鯰魚,把原本平靜的手機行業原本平靜的池塘攪亂了,除了打價格戰,尼彩還出了一份手機成本白皮書,詳細介紹了尼彩手機每一個零器件稅收和物流的成本,公布自家的也就算了,發布會上的遊戲環節「猜價格」,把友商幾款熱門的產品成本、售價都曝光了出來,盧洪波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過,小米1999的手機成本1200,我們同配置的手機只賣1180,有人評論說,360的周鴻禕想扒小米的底褲,沒想到來了個尼彩,把所有人的底褲全扒了。盧洪波的舉動引起了同行的極大不滿,甚至有人在他的發布會上扔雞蛋,盧洪波對給同行帶來壓力表示歉意,但絕不改正,我錯了,下次還敢!
盧洪波堅持走薄利多銷的原則,由於出貨量大,之前的老牌手機廠商康佳、波導、七喜都和尼採達成合作,提供生產線生產尼彩手機,同時期的小米憑藉著MIUI、米聊等軟體,吸引了大批忠實用戶,發展也十分迅猛,盧洪波認為安卓開源,就是谷歌希望消費者通過最少的代價用到智慧型手機,而包括小米在內的手機廠商動則把產品定價三四千,違背了安卓開源的初衷,尼彩也決定生產智慧型手機,並且依然堅持走低價路線,售價599起,最高也僅僅只要1299。
遺憾的是,手機的設計依然仿照別的品牌,得益於線下大量的手機工廠店,賣的也十分不錯,盧洪波把蘋果比作手機行業的星巴克,而尼彩是可口可樂,可口可樂價格低、利潤低,但是銷量大,所以可口可樂的品牌是大於星巴克的。尼彩叫著「一臺手機只賺10塊錢」的口號,使得小米、360、華為等國產手機紛紛降價,這才叫真價格屠夫,基本沒小米什麼事了。
盧洪波也有自己的計劃,就是在未來三年,將尼彩手機工廠店開到一萬家,盧洪波很自信,投資機構也非常看好,然而,盧洪波並沒有考慮,而是計劃每年投一個億,先燒自己的錢,盧洪波說,自己一點都不擔心,果然是手裡有三座礦的人,說話就是硬氣。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事情的發展並不像盧洪波想的那樣,一方面,山寨的尼彩手機工廠店多到無法控制,山寨品牌被人接著山寨,這已經不是李鬼了,而是李魑魅魍魎,尼彩不僅店鋪品牌標誌唄山寨,連宣傳口號都差不多,比如拒絕暴利,只賺9塊,此外,尼彩手機質量問題頻繁出現,售後服務差,維修點拒絕維修,也極大影響了尼彩在消費者中的口碑,再一方面,隨著國產手機的飛速發展,尼彩的價格優勢也逐漸不在了。
發燒的小米也推出了1499的青春版,還有把售價幹到1000以下的紅米系列,現任小米集團副總裁的王曉雁,曾經受小米啟發,推出的小辣椒手機也是當時極致性價比的代表,三大運營商也殺入低端手機市場,差不多的價格也可以買到運營商的定製機,運營商銷售的低端智能機不但便宜,而且可以參加各種0元購機活動,交話費送手機,這種銷售方式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有更好的選擇,何必去買山寨機呢?
最致命的一點,尼彩一直在抄襲,毫無創新,看看尼彩商城,所有的產品都似曾相識,商品圖和Banner甚至直接把蘋果三星的圖直接拿來用,有的連字都不改,為了節約成本,壓低售價,有網友調侃道,尼採應該是把手機設計師和網頁設計師一起節約掉了。
到了2015年,尼彩的6000家手機工廠店,幾乎一夜間從大眾眼裡消失了,尼採商城裡最新的手機iPhone 6和三星S7的山寨版,尼彩手機的官方微博也定格在2014年,掛著iPhone6宣傳圖的微博,評論區滿是大家的嘲諷和謾罵。
盧洪波設想的千城萬店,終究沒有出現,上市計劃更是天方夜譚,尼彩這個曇花一現的山寨品牌,最終也成了笑柄。
寫在最後,個人認為小米的模式就是被尼彩打壓出來的,成本被尼彩爆得體無完膚,所以說國產手機價格之戰還是有曾經擁有全國6000家手機工廠店的「尼彩」,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