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記詞,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無論你是用的是硬體錢包還是軟體錢包,在初始配置時都會生成一組詞 ,這組詞個數可以是12個、18個或24個,可以是數字、字母或漢字 ,這組詞就被稱為助記詞 。
助記詞從哪兒產生,又有什麼作用呢?今天帶大家一探究竟,而大家只需要了解3個概念。
1/HD Wallet
這個縮寫很容易誤導大家理解為Hardware Wallet(硬體錢包),但其實HD是Hierarchical Deterministic(分層確定性)的意思,一種廣泛用於數字貨幣錢包的加密技術。
分層確定性,簡單解釋來說就是當錢包生成私鑰後, 不直接使用這個私鑰存儲貨幣,而是再用一種確定的、不可逆的算法分層演算出更多的子私鑰, 這樣只需要隨機生成一個私鑰(我們稱之為主私鑰), 就能獲得無數個子私鑰。
HD 錢包最大的特性就是,可以通過主密鑰派生任意數量的子帳戶(也就是子密鑰)。所有的子帳戶都被主密鑰所控制, 而且可以無限擴展。所以用戶只需要管理一個主密鑰, 就能將所有種類的數字貨幣集中起來存儲和管理。
2/BIP32
BIP的全稱Bitcoin Improvement Proposal(比特幣改進建議), 「BIP 32」就是比特幣改進建議的第32號文檔.
BIP基本上就是整個區塊鏈技術的「國際標準」,只有經過層層篩選的技術才能分配到BIP號。表示該技術是被認可並且可以落地實現的。被大家熟悉有,比特幣區塊擴容相關的BIP91/BIP141/BIP148,還有就是錢包相關的BIP32\BIP39\BIP43\BIP44等。
上文中的HD Wallet的概念就是在BIP32中被提出,屬於是比特幣錢包的核心提案,通過隨機種子來生成主私鑰,再用一個確定的、不可逆的算法基於主私鑰生成更多的子私鑰。目前幾乎所有的錢包服務都整合了該協議。
3/BIP39
經過BIP32的改進,用戶只需要管理一個主密鑰就能保存所有種類的數字貨幣,但這串由隨機數組成的密鑰還是太長,並不方便我們記憶或錄入,所以有人提出用算法將種子轉化為方便人們記憶的英文單詞。這就是BIP39的主要作用,而這組詞就被稱為了助記詞。
BIP39是一個標準,雖然生成算法是固定的, 但是生成的規則可以定製. 也就是說每個錢包廠商可以自己定義要生成什麼類型的助記詞,可以是英文單詞,可以是中文單字,也可以是數字。
但BIP39給出了幾種標準的生成類型,比如英文單詞, 中文單字, 日文假名等。
如果廠家是採用標準的生成類型, 那麼這些廠家的助記詞就是相互兼容的, 比如ledger和trezor的助記詞就相互通用。
為了方便大家進一步理清關係,準備了一張圖:
助記詞生成私鑰,同時也是私鑰的備份,而私鑰用於授權管理數字資產。所以當你錢包丟失或者損壞之後是可以用助記詞來恢復私鑰。
到這裡相信大家對助記詞的由來以及重要性有了一定了解,也不會有像下圖中的疑問。
(幸虧遇到了我們這種良心商家(自豪臉),要不後果……)
了解助記詞,再了解一下助記詞記錄方式。
目前硬體錢包的助記詞一般會記錄在廠商贈送助記詞卡片上,軟體錢包需要自己準備助記詞卡。
購買 CoinWallet Ledger 和 TREZOR 用戶會收到我們特別定製的助記詞多重備份卡,將助記詞分開記錄在三張卡片上,而且必須持有其中的兩張才能復原完整的助記詞, 防止老版本助記詞卡片因丟失或被盜而帶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