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位於湖南省衡陽市;東華理工大學位於江西省南昌市。兩所學校都是原第二機械工業部直屬學校,後來都轉隸到核工業部。即使目前兩所大學也都是當地政府同國防科工局、中核集團共建高校。由此可見,兩所學校在核工業中的地位,也可以想像得到兩所學校曾經的輝煌。
第二機械工業部成立於1952年,主管國防工業,後來中央部門整合,第二機械工業部專門主管核工業和核武器,所以從1958年開始,隸屬於第二機械工業部的學校,基本都同核工業和核武器有關。而這一時期正好是南華大學和東華理工大學興盛時期,也是第二機械工業部的中堅力量,屬於當時「隱形」實力派高校,畢竟當時第二機械工業部的部長是開國上將宋任窮將軍。
南華大學和東華理工大學,在當時都是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的核工業院校,都建在鈾礦周邊,而且依鈾礦而開展教學的高校。東華理工大學是依託江西撫州市的721鈾礦;而南華大學則是依託湖南衡陽市的712鈾礦。在當時這兩處鈾礦極為重要,安保措施之嚴超過想像,任何快速列車經過此地都要停靠,就是為了在交通上保證這兩處鈾礦的建設。而南華大學和東華理工大學也因這兩所鈾礦受益匪淺,發展速度極快,而且各自設施和設備建設更是標準極高。
不過從整體上來看,南華大學的實力要勝過東華理工大學一些。這主要是因為南華大學是以中南礦冶學院的採礦專業為基礎組建的高校;而東華理工大學則是以1956年太谷地質學校為基礎組建的學校,兩所學校在建校班底上來看,南華大學也要優於東華理工大學一些。目前兩所學校的核科學實力也是南華大學領先於華中理工大學一些。因此南華大學的實力更強,也屬於合情合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