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三態變化(一)——冰和水》教學設計

2021-02-08 愛實驗

水的三態變化(一)——冰和水

執教:金山區呂巷小學  瀋陽

指導老師:金山區第一實驗小學  史加祥

(教學內容:上海市九年義務教育課本小學自然三年級第二學期P48)

一、教學任務分析

本節課是《自然》牛津教材三年級第二學期第六單元《固體、液體和氣體》的第二課時,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屬於《上海市小學自然課程標準》(試行稿)「物質世界」 主題中「材料與物質」中「物質的變化」的內容。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我認為:本課教學任務主要是讓學生知道物質狀態變化需要一定的條件。但是三年級絕大部分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都知道冰和水之間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的,但是冰和水互相轉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並不是很清晰。此外,三年級學生應該具備使用溫度計的能力,但是數學中負數的學習暫時還沒涉及到,因此在讀數上和記錄上可能具有一定的難度。

因此,本節課主要通過測量記錄水凝結成冰、冰融化成水過程中不同時間點、不同狀態下的溫度數據,通過整理、分析、討論,在知道冰和水(物質狀態)之間的變化需要一定的條件的同時,也了解冰和水互相轉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

二、教學目標

1. 通過實驗、觀測,初步了解水在0℃開始結冰,冰在0℃開始融化。

2.通過實驗、觀測、記錄、分析等,知道冰和水可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探究冰和水互相轉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

3.逐步養成觀察、思考的習慣,激發主動探索的欲望,提高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按要求完成實驗,經歷對水結冰和冰化水的過程中現象及溫度的觀察

難點:測量、記錄、分析實驗數據,知道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保持0℃不變的。

四、所需器材

冰、水、食鹽、燒杯、試管、溫度計、記錄單

五、教學流程


2、流程圖說明

活動I  交流與實驗:探究水結冰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

所需器材:冰、水、食鹽、燒杯、試管、溫度計、記錄單

活動目的:知道水的溫度下降到0℃時,水開始結冰,水結冰的過程中,溫度不變。

活動Ⅱ  交流與實驗:探究冰化水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

所需器材:活動I中自製的冰、燒杯、記錄單

活動目的:知道冰的溫度上升到0℃時,冰開始融化,冰融化的過程中,溫度不變。

 

六、教學過程

(一) 探究水結冰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

學生活動

指導要點

1.交流:如何讓水變成冰? 

猜測:水凝結成冰過程中是否會有溫度變化?

2. 交流:溫度計的使用;測量:製冰前小試管中的水溫;記錄溫度

3. 設計製冰實驗

4. 匯報交流

 

 

5. 分組實驗:

1) 在燒杯中依次加入冰和鹽

2) 將試管插入裝有冰鹽混合物的燒杯中;

3) 每隔1分鐘在記錄單上標記出水的溫度,同時觀察試管中水的狀態變化,在相應的狀態下打勾,待水完全凝結成冰的時候,記錄最後一個溫度。

6. 匯報交流,得出結論。

 

1.在水結成冰的方法不一,但注意引導學生思考它們的共同點是什麼?(製冷)

 

2.出示ppt,明確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

 

3. 選擇利用冰塊來製冰。教師展示:早上將試管插在冰裡,但至今未結冰。為了得到一個更低的溫度加快結冰速度,我們在冰裡添加了食鹽。

5.實驗中,將試管插入冰鹽混合物中時,注意提醒學生不要硬插;觀察時,不可以拔出溫度計,可以快速拿出試管觀察後再快速放回;水開始凝結冰是比較理想的情況,實際只要學生能測出幾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即可。

6.當水溫下降到0℃時開始結冰,完全凝結成冰後溫度繼續下降。

實際測量中,很難準確測出0℃,尊重學生的結果

(二) 探究冰化水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

學生活動

指導要點

1.交流:如何讓冰變成水?

把冰塊放在太陽、燈光等下面;用手把冰塊焐熱。……

2.猜測:冰變成水的過程中溫度的變化。

3.分組實驗:

1)小試管中水已凝固成冰了,將小試管從燒杯中取出;

2)觀察、記錄冰初始時的溫度;

3)把試管放在小試管中讓冰自然融化。最後可以捂一下化得更快

4)每隔1分鐘在記錄單上標記出冰的溫度,同時觀察試管中冰的狀態變化,在相應的狀態下打勾。待冰完全融化成水後,在實驗單2的最後一個溫度計上記錄溫度。

討論交流:實驗記錄,得出結論。

5.匯報總結

1.在冰化水的方法不一,但注意引導學生思考它們的共同點是什麼?(加熱)

2.引導學生說出溫度越高,冰化得越快

 

 

3.明確實驗要求,冰的初始溫度,可以用製冰實驗中得到的「冰的溫度」

 

 

 

 

 

 

 

5. 在周圍環境溫度超過0℃時,就可促使冰融化;冰在融化過程中,溫度始終保持在0℃,待冰塊完全融化成水後,溫度還會繼續上升。

 

七.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內容主要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冰和水之間相互轉化的溫度變化規律;二是水、冰相互轉化的臨界溫度。本節課的基本思路是:通過「製冰」實驗,記錄並分析製冰過程中的溫度變化,知道水凝結成冰的溫度變化規律;通過討論交流化冰的方法、並測量「化冰」過程溫度的變化,知道冰化成水的溫度變化規律。然後,在「製冰」和「化冰」實驗數據的基礎上,通過討論交流,知道水在0℃會凝固成冰,冰在0℃會融化成水,在0℃(冰水混合物階段)會停留一段時間。

本節課要突出的重點是:按要求完成實驗,經歷對水結冰和冰化水的過程中現象及溫度的觀察。方法一「討論與交流」:根據生活經驗,討論交流水結成冰、冰化成水的方法,並總結出這些方法的共同點(製冷和加熱);方法二「實驗與分析」:通過測量「製冰」和「化冰」的溫度變化 ,知道冰和水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了解冰和水互相轉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

本節課要突破的難點是:測量、記錄、分析實驗數據,知道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保持0℃不變的。為了直觀地看到溫度的變化規律,方法是按照均勻的時間間隔測量、記錄實驗中冰或水的溫度數據,然後將每個數據點練成統計圖的形式。但是「製冰」和「化冰」兩個實驗中的水狀態轉變的臨界溫度0℃很難準確測出,還是要尊重學生的實驗結果。

 

八. 板書設計


相關焦點

  • 溫州好課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水的三態變化》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學生在二年級的語文《我是什麼》一課中已經學習過水的三態循環知識,從水的旅行引入,激發學生回憶,學生覺得非常簡單,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同時讓學生充分暴露其前概念。二、了解形態,正確分類「三態」(一) 回憶水的各種形態,欣賞形態圖片水在自然界中的形態是不一樣的。
  • 考前複習:水的三態變化
    自然界中水的形態多種多樣,常見的有雲、霧、雨、露、霜、雪、冰,但就物態的變化來說不外乎氣、液、固三態。水的三態變化通過下面一幅圖可以清晰的體現: 水由液態到氣態叫汽化是一個吸熱過程,到固態叫凝固是一個放熱過程。 水由固態到液態叫熔化是一個吸熱過程,到氣態叫升華是一個吸熱過程。
  • 2019新三上《水》單元教學設計——4.冰融化了
    三上《水》單元教學設計4.比較水、水蒸氣和冰的相同和不同之處,是對本單元前 4 課的梳理與小結,讓學生認識到水有氣態、液態、固態三種存在狀態,它們有相同之處,也都有各自的不同之處。學生通過用箭頭表示三者之間的轉化關係,了解加熱,遇冷都能使水的三態之間相互轉化。
  • 大班科學教案:水的三態變化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科學教案:水的三態變化   活動目標:   1.了解水的變化,知道水遇熱會變成水蒸氣,遇冷會結冰;
  • 中班科學活動:水的三態變化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科學活動:水的三態變化 2012-02-22 17:39 來源:[標籤:來源]
  • 2019年中考化學複習之水的三態變化
    水的三態變化:   1、三態變化的實質:水的三態變化就是由於水分子的運動導致了水的狀態變化。水分子獲得能量時,運動加快,分子間的間隔增大,水由液態變成了氣態(或由固態變為了液態);失去能量時,運動減慢,分子間的間隔減小,水由氣態又變回了液態(或由液態變為固態)   2、現象解釋:能量—運動—間隔—狀態   編輯推薦:2019年中考化學必考知識之化學常識
  • 《水結冰了》教學設計
    這一部分主要利用分組實驗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水結冰的溫度,這個實驗比較清楚地觀察到水結冰的過程和溫度的變化。因此可以幫助學生獲得水如何結冰這一自然現象的直接認識。【學情分析】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時常見到的冰,對冰有一定的程度上的感性認識。知道冰是由水變化而來的,也知道冰在「溫暖」的情況下變成水。
  • 中考物理天天練試題及解析:水的三態變化(12月9日)
    難度:★  考點:水的三態變化   "模擬法"是一種重要的科學方法.它以真實的自然環境或客觀事實為原型,創造出和自然環境或客觀事實相同或相近的實驗環境對具體的問題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   (1)如圖所示是模擬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實驗裝置.為了讓實驗效果明顯,實驗時應在錐形瓶中加入()(填冰、溫水、與室溫相同的水),在在蒸發容器中放入()(填冰、溫水、與室溫相同的水).   (2)實驗中可以觀察到在錐形瓶口內有()出現,其形成的原因是()在蒸發容器的底部出現了水滴這就形成了"雨".
  • 新三上《水》單元教學設計——3.水結冰了
    沸騰是水受熱超過一定溫度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沸騰過程中水的溫度不再發生變化。本節課要研究水在什麼條件下會結冰,以及水結冰後有哪些變化。水的這種變化是怎樣產生的,即水是怎樣結成冰的。聚焦板塊通過觀察冬天湖面的冰和冬天房簷下冰的圖片,初步體驗冰和水的不同,引出如果一直讓水的溫度下降,會出現什麼情況的問題。
  • 中考物理天天練試題及解析:水的三態變化(12月9日)(2)
    考點:水的三態變化.   分析:①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是液化,液化放熱;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是汽化,汽化吸熱;   ②不同物質的導熱能力不同,需要加速散熱就要選擇導熱能力強的物質.   解答:解:   (1)實驗時,應在錐形瓶中加入溫水,這樣瓶中就會有溫度較高的水蒸氣;在蒸發容器中放入冰,這樣蒸發容器溫度就會變低.   故答案為:溫水;冰.   (2)燒瓶中的溫度高的水蒸氣上升時,遇到低溫的蒸發皿,水蒸氣遇冷發生液化現象,變成小水珠,即看到的白氣;自然界中的雨就是大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 水的三態是什麼 去水利科技展銷廳找答案
    水的三態是怎麼變化的?水的張力是怎麼回事? 音樂噴泉的原理是什麼……走進全國中小學節水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內蒙古河套灌區水利科技展銷廳,這些水知識將不再陌生。  展銷廳位於水務大廈一樓,面積600平米,裡面設置了 「水的三態變化模擬模型」「水體抗震模型」「豎井排水模型」「水張力模型」「音樂水霧模型」「噴灌模型」「家居日常生活用水模擬模型」等20多個模型。  展銷廳還設置了節水知識競答模型,大家可以隨機答題。這個模型具有記憶設計功能,可自動選拔出日冠軍、月冠軍和年冠軍。
  • 宋明氣本體論:氣和水可以轉化,水和冰也可以轉化
    古人在觀察水的三態變化中認識到氣和水可以轉化,水和冰也可以轉化。又在制陶和冶煉中認識到固體與液體可以轉化,不僅水如此,而且其它物質也如此。首先,人體是氣合成的思想,在《管子》和《莊子》裡都已經有了。西漢成書的《淮南子·淑真訓》講冰水的轉化時說:「夫水向冬則凝而為冰,冰迎春則泮而為水,冰水移易於前後,若周員而趨。」
  • 地球上的水會不會減少?水的三態轉化和循環又是如何實現的?
    全球水的總儲藏量約為13.9億立方幹米,其中97. 42%是海水,只有2.58%是淡水,而淡水中的約77%是以極地冰帽和高山積雪和冰川形式存在的。冰川是指大量冰塊堆積形成如同河川般的地理景觀。在終年冰封的高山或兩極地區,多年的積雪經重力或冰河之間的壓力,沿斜坡向下滑形成冰川。
  • 《水的分解》說課稿
    過渡:下面說一下本節課教學過程的設計。這節課我準備分為四個環節進行,導入新課,新課教學,鞏固提高,小結作業。各環節層次分明,重難點突出。下面我詳細介紹我的教學過程。六、教學過程環節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通過回顧舊知「水的三態變化」回答問題:「(1)水的三態變化是指什麼?(2)三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 神奇的水——水的三態
    全國特殊教育學校教師信息技術綜合應用能力大賽作品精選類型:微課    類別:智障    學科:生活適應    年級:八年級    教師:毛芬單位:晉江市特殊教育學校設計主題本課的教學對象為八年級培智班的學生。教學背景:培智高年級的學生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並且積累了一些基本的生活經驗。《神奇的水》這一課從學生最習以為常的東西——水為出發點,通過對水的三種形態的解析,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水。同時,也啟發了培智高年級學生做一個留心觀察生活的人。教學目標:認識水的三種形態及其之間的轉化。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生活的習慣。
  • 2019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固液氣三態變化
    2019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固液氣三態變化 公共基礎知識是山東衛生事業單位考試中的重要部分,本文整理2019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固液氣三態變化的相關考點,不少地區都在筆試當中安排了公基的考核。
  • 大班科學教案:水
    2、培養幼兒的操作能力、發散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   【重點難點】沉與浮的關係,水的三態變化。   【活動準備】   1、塑料盆、水、冰塊、酒精燈、燒杯、小木塊、塑料製品、鐵塊、小石頭等等。   2、電腦、課件。
  • 用英語表達初中化學知識: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Chemical and physical changes
    我們知道,理解、區別化學與物理變化是化學學科的學習基礎。二者的區別在於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比如:水低溫下會結冰;水燒開後,壺嘴會有白色的水蒸氣出現。手持一個盤子懸在壺嘴上方,片刻後觀察會發現表面有水珠凝結。這是水的三態轉換,液體水,固體冰和氣體 — 水蒸氣。這三種狀態是可以互相轉變的。
  • 2019北京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基常識:固液氣三態變化
    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本文整理2019北京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基常識:固液氣三態變化。更多事業單位招聘信息,請點擊北京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網。 在我們公職考試中,常識題往往是各位考生頭疼之處,出現越做常識越覺得自己沒有「常識」的感覺。
  • 大班科學實驗活動:水
    2、培養幼兒的操作能力、發散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   【重點難點】沉與浮的關係,水的三態變化。   【活動準備】   1、塑料盆、水、冰塊、酒精燈、燒杯、小木塊、塑料製品、鐵塊、小石頭等等。   2、電腦、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