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4G網絡的到來,各種家用電器的智能化,如今WiFi已經成為我們日常手機、筆記本、電腦、各種智能家電聯網的主要途徑。而家用無線路由器作為發射WiFi的中心樞紐,重要性可想而知。
若是家用無線路由器覆蓋率不夠,像陽臺,衛生間等地方的信號就會很弱,常常連不上網。而若是買的家用路由器穩定性不好,上網玩遊戲就會出現經常掉線的現象,影響遊戲體驗。
另外現在市面上的家用無線路由器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面對玲琅滿目的家用無線路由器,我們該如何選擇呢?要知道並不是越貴的路由器越適合,而是適合我們用的路由器才是最好的。
在介紹如何選擇家用無線路由器之前,有必要解釋一下路由器的相關參數知識,因為這些參數知識點在選購的時候能給我們提供判斷依據。
① 150M、300M、450M表示什麼?
首先M是Mbps的簡稱,它代表的是無線路由器的傳輸速率。而無線路由器上標註的150M、300M,450M這些數值,指的就是無線路由器理論上的最大傳輸速率值。
換算成下載速度的話,150M的理論下載速度為18.75MB/S,300M的理論下載速度為37.5MB/S,450M的理論下載速度為56.25MB/S。若是下載一個100MB大小的文件,所需的時間分別為5.3 S、2.6S、1.7S。
而在實際中,無線路由器的傳輸速率會受到家居環境、使用設備等種種因素的限制,下載速度往往達不到這個值,而是低很多。另外對於無線路由器來說,這個數值越大,說明它的傳輸速率越快,下載同一個大小文件所花費的時間就越短。
但是這個數值對於用戶來說,並不是越大才好,像有些平時不玩遊戲,只是上網看看視頻,那麼150M就已經能夠滿足使用,而若是玩遊戲或者需要經常傳輸大文件的家庭,就需要450M或者上千兆的傳輸速率了。
② 802.11n、802.11ac是什麼?
相信大多數人對這兩個數字值一頭霧水,根本不知道它們代表的是什麼。其實這兩串數指的是無線傳輸標準協議,有些類似於手機通訊的3G、4G。無線標準越新,代表最大傳輸速率越高。
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是802.11n標準的無線傳輸標準協議。最大傳輸速率可以達到450Mbps,而802.11ac是802.11n的增強版,最大速率能夠達到1.3Gbps。
值得注意的是,無線協議確定的速率只是最大允許上限值,而在實際中最大速率值只會小於或者等於這個值。例如,標註150M,使用802.11n協議的無線路由器,它的最大速率其實是150 Mbps而非450 Mbps。
③ 2.4GHZ、5GHZ頻段是啥?有啥區別?
我們經常看到無線路由器上邊標註有2.4GHZ、5GHZ的字樣,那麼這些數字值代表的是什麼呢?
其實2.4GHZ、5GHZ代表的是無線路由器發射的頻率。按照這個發射的頻率,路由器可以分為單頻和雙頻或者多頻。單頻無線路由器是指發射2.4GHZ一個頻段;而雙頻無線路由器指的是發射2.4GHZ、5GHZ兩個頻段的無線路由器。
多頻路由器是指在雙頻無線路由器的基礎上,多發射一個5GHZ頻段,也就是發射2.4GHZ、5GHZ、5GHZ三個頻段。
說到這裡或許你就會問了,為什麼會有這些不同的頻段出現?其實,道理很簡單,如今4K高清視頻和直播盛行,加上連網的設備增多,早先單一的2.4GHZ頻段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因此就出現了更快速的5GHZ頻段。
另外,對於兩個頻段的傳輸速率,有人曾說過,如果把2.4GHZ比作3條雙向通道,那5GHZ就是22條雙向通道,而且還是VIP通道,可見5GHZ比2.4GHZ要快上很多。但是這個並不能作為挑選路由器的絕對性的參考依據,認為只有5GHZ才是最好的。
其實5GHZ固然傳輸速率快,但是由於目前很多設備都還只是支持2.4GHZ頻段,若是挑選了帶有5GHZ的雙頻路由器,設備跟不上,還反而用不到這個通道,也就相當於多掏了一分錢。而且對於需要穿牆的用戶來說,5GHZ雖然也能穿牆,但是穿牆後信號會弱很多,不利於日常上網。
④ MU-MIMO技術為何物,有什麼用?
家庭用網需求比較高的用戶在挑選無線路由器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看到過這樣一串英文字符。那它到底代表什麼呢?
MU-MIMO其實是一串縮寫技術名詞,它指的是多用戶多入多出技術。根據中文的解釋很好理解,也就是說擁有這個技術的無線路由器,可以同時與多個設備進行溝通,改善網絡資源的利用率。
這對於有多個設備需要接入網絡的家庭來說十分有用。它可以智能優化多個聯網設備的用網速率,從而實現多個設備同時上網互不影響,上網更順暢。
結語:以上幾個路由器參數知識,你懂了嗎?歡迎大家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