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費、宿舍費等信息參考自《廣東省2020普通高校春季高考統一招生目錄》,具體數據以學校官方為準)
2020年春季3+證書招生計劃
往年招生人數
2020年招生總人數:87
2019年招生總人數:69
2018年招生總人數:85
2017年招生總人數:55
2016年招生總人數:75
2015年招生總人數:65
歷年錄取分數線
2020年:159分
2019年:183分
2018年:160分
2017年:233分
2016年:222分
2015年:215分
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的前身為創辦於1973年的廣州市體育運動學校和創辦於1976年廣州市體工隊,1996年更名為廣州市偉倫體育運動學校。
2004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備案、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為廣州市政府舉辦的全國首家省會城市、全日制高等體育職業院校——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經過多年建設,已發展成為全國17所體育職業院校中2所省級示範性建設院校之一,廣東省25所省級示範院校建設單位之一,也是全國15個「國家綜合體育訓練基地」之一,連續4個周期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
學院位於廣州市東北面,毗鄰天河高校區。目前佔地面積約271畝,校舍總建築面積17.9平方米,擁有全國一流、亞洲領先的訓練實訓場館和設施,現代化的教學大樓、圖書館、校史館、學生公寓、綜合餐廳等,並設有科研、醫務等配套機構和設施,全方位滿足教學和訓練的需要。
註:學校總面積約271畝,約等於430個標準籃球場左右,或個25標準足球場左右。
3+證書的同學根據專業不同會在鼎湖校區和高要校區就讀。
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一支由專任教師與專項教練員組成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師資力量雄厚。
現有中高職專任教師120人、中小學教師51人、教練員8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高級職稱80人,佔28.17%。
現設9個管理機構、7個教學機構、7個教輔機構、1個附屬機構以及14個項目運動隊,在讀高職、中職和運動員3000餘人。
學院先後被授予「2008年北京奧運會突出貢獻集體」、「2010年廣州亞運會先進集體」、「2011年全國業餘訓練先進單位」、「2012年廣州市集體二等功」、「2016年廣州市集體二等功」、「2017全國體育事業突出貢獻獎」等榮譽稱號。
學校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長興路338號
途經公交:54路、46路、B11路,772路、775路、218路、581路。
乘車路線:乘坐地鐵3號線或6號線到天河客運站,然後前往天河客運站對面的公交站乘坐54路、46路、B11路公共汽車在偉倫體校站下車即到學院西校區。亦可乘坐772路、775路、218路、581路到長湴村站下車即到學院。
學校共有一個飯堂,共有兩層,分別是飯堂二樓和飯堂三樓,飯堂二樓主要是自選菜式,飯堂三樓的窗口就比較多樣,比如超值的套餐之類的,還有湯麵和燒臘飯等等。
學校的宿舍一般都為四人間,上床下桌,所有宿舍都帶獨立陽臺、浴室及衛生間,24小時熱水提供,學校還裝了半身鏡,吹風筒,方便學生的日常。更厲害的是宿舍樓均有電梯。
網上評價:
24小時熱水供應,晚上23:00點門禁;
周日至周四晚上23:00斷網,周五,周六不斷網;
我們學校有很多冠軍前輩:劉詩雯、陳艾森、楊景輝、楊維、張潔雯、楊伊琳、張雁全、雷聲等8名奧運冠軍,世界冠軍謝杏芳等也是我們學校的!
學校軍訓大概是開學後12天左右。
廣州體育職院是可以轉轉專業的,但是會有一定難度!
(1)學生在本校範圍內轉系(專業),須由系主任提出,所在系(專業)推薦,擬轉入系(專業)審核同意,由學校教務部門審批;
(2)學生在本省(市、自治區)範圍內轉學,須轉出學校推薦,由轉入學校認真研究,審核同意,並發文通知轉出學校,抄送當地公安、糧食部門,並報省(市、自治區)主管高教部門備案;
(3)學生跨省(市、自治區)轉學,須轉出學校推薦,經學校所在省(市、自治區)主管高教部門批准,並發函向擬轉入學校聯繫,轉入學校同意後報轉入學校所在省(市、自治區)主管高教部門批准,並發文通知轉出省(市、自治區)主管高教部門和學校,學生方可按規定辦理手續;
(4)學生轉專業、轉學的手續,一般應在每學年開學前辦理。
(具體的轉專業事項請以學校規定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