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技術陶瓷的3個主要領域及應用

2020-12-25 中國陶瓷網

現代技術陶瓷的3個主要領域及應用

2006-01-02 來源:中國陶瓷企業網 責任編輯:NO·023 閱讀:2341

  陶瓷材料一般分為傳統陶瓷和現代技術陶瓷兩大類。傳統陶瓷是指用天然矽酸鹽粉末(如黏土、高嶺土等)為原料生產的產品。因為原料的成分混雜和產品的性能波動大,僅用於餐具、日用容器、工藝品以及普通建築材料(如地磚、水泥等),而不適用於工業用途。現代技術陶瓷是根據所要求的產品性能,通過嚴格的成份和生產工藝控制而製造出來的高性能材料,主要用於高溫和腐蝕介質環境,是現代材料科學發展最活躍的領域之一。下面對現代技術陶瓷3個主要領域:結構陶瓷、陶瓷基複合材料和功能陶瓷作一簡單介紹。

  一、結構陶瓷

  同金屬材料相比,陶瓷的最大優點是優異的高溫機械性能、耐化學腐蝕、耐高溫氧化、耐磨損、比重小(約為金屬的1/3),因而在許多場合逐漸取代昂貴的超高合金鋼或被應用到金屬材料根本無法勝任的場合,如發動機氣缸套、軸瓦、密封圈、陶瓷切削刀具等。結構陶瓷可分為三大類:氧化物陶瓷、非氧化物陶瓷和玻璃陶瓷。

  1、氧化物陶瓷

  主要包括氧化鋁、氧化鋯、莫來石和鈦酸鋁。氧化物陶瓷最突出優點是不存在氧化問題,原料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氧化鋁和氧化鋯具有優異的室溫機械性能,高硬度和耐化學腐蝕性,主要缺點是在1000℃以上高溫蠕變速率高,機械性能顯著降低。氧化鋁和氧化鋯主要應用於陶瓷切削刀具、陶瓷磨料球、高溫爐管、密封圈和玻璃熔化池內襯等。莫來石室溫強度屬中等水平,但它在1400℃仍能保持這一強度水平,並且高溫蠕變速率極低,因此被認為是陶瓷發動機的主要候選材料之一。上述三種氧化物也可製成泡沫或纖維狀用於高溫保溫材料。鈦酸鋁陶瓷體內存在廣泛的微裂紋,因而具有極低的熱膨脹係數和熱傳導率。它的主要缺點是強度低,無法單獨作為受力元件,所以一般用它加工內襯用作保溫、耐熱衝擊元件,並已在陶瓷發動機上得到應用。

  2、非氧化物陶瓷

  主要包括碳化矽、氮化矽和賽龍(SIALON)。同氧化物陶瓷不同,非氧化物陶瓷原子間主要是以共價鍵結合在一起,因而具有較高的硬度、模量、蠕變抗力,並且能把這些性能的大部分保持到高溫,這是氧化物陶瓷無法比擬的。但它們的燒結非常困難,必須在極高溫度(1500~2500℃)並有燒結助劑存在的情況下才能獲得較高密度的產品,有時必須藉助熱壓燒結法才能達到希望的密度(>95%),所以非氧化物陶瓷的生產成本一般比氧化物陶瓷高。

  這些含矽的非氧化物陶瓷還具有極佳的高溫耐蝕性和抗氧化性,因此一直是陶瓷發動機的最重要材料,目前已經取代了許多超高合金鋼部件。現有最佳超高合金鋼的使用溫度低於1100℃,而發動機燃料燃燒的溫度在1300℃以上,因而普遍採用高壓水強制製冷。待非氧化物陶瓷代替超高合金鋼後,燃燒溫度可提高到1400℃以上,並且不需要水冷系統,這在能源利用和環保方面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非氧化物陶瓷也廣泛應用於陶瓷切削刀具。同氧化物陶瓷相比,其成本較高,但高溫韌性、強度、硬度、蠕變抗力優異得多,並且刀具壽命長、允許切削速度高,因而在刀具市場佔有日益重要地位。它的應用領域還包括輕質無潤滑陶瓷軸承、密封件、窯具和磨球等。

  3、玻璃陶瓷

  玻璃和陶瓷的主要區別在於結晶度,玻璃是非晶態而陶瓷是多晶材料。玻璃在遠低於熔點以前存在明顯的軟化,而陶瓷的軟化溫度同熔點很接近,因而陶瓷的機械性能和使用溫度要比玻璃高得多。玻璃的突出優點是可在玻璃軟化溫度和熔點之間進行各種成型,工藝簡單而且成本低。玻璃陶瓷兼具玻璃的工藝性能和陶瓷的機械性能,它利用玻璃成型技術製造產品,然後高溫結晶化處理獲得陶瓷。工業玻璃陶瓷體系有鎂-鋁-矽酸鹽、鋰-鎂-鋁-矽酸鹽和鈣-鎂-鋁-矽酸鹽系列,它們常被用來製造耐高溫和熱衝擊產品,如炊具。此外它們作為建築裝飾材料正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如地板、裝飾玻璃。

  二、陶瓷基複合材料

  複合材料是為了達到某些性能指標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材料混合在一起製成的多相材料,它具有其中任何一相所不具備的綜合性能。陶瓷材料的最大缺點是韌性低,使用時會產生不可預測的突然性斷裂,陶瓷基複合材料主要是為了改善陶瓷韌性。基於提高韌性的陶瓷基複合材料主要有兩類:氧化鋯相變增韌和陶瓷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氧化鋯相變增韌複合材料是把部分穩定的氧化鋯粉末同其他陶瓷粉末(如氧化鋁、氮化矽或莫來石)混合後製成的高韌性材料,其斷裂韌性可以達到10Mpam1/2以上,而一般陶瓷的韌性僅有3Mpam1/2左右。這類材料在陶瓷切削刀具方面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

  纖維強化被認為是提高陶瓷韌性最有效和最有前途的方法。纖維強度一般比基體高得多,所以它對基體具有強化作用;同時纖維具有顯著阻礙裂紋擴展的能力,從而提高材料的韌性。目前韌性最高的陶瓷就是纖維強化的複合材料,例如碳化矽長纖維強化的碳化矽基複合材料韌性高達30Mpam1/2以上,比燒結碳化矽的韌性提高十倍。但因為這類材料價格昂貴,目前僅在軍械和航空航天領域得到應用。另一引人注目的增強材料是陶瓷晶須。晶須是尺寸非常小但近乎完美的纖維狀單晶體,其強度和模量接近材料的理論值,極適用於陶瓷的強化。目前這類材料在陶瓷切削刀具方面已經得到廣泛應用,主要體系有碳化矽晶須-氧化鋁-氧化鋯、碳化矽晶須-氧化鋁和碳化矽晶須-氮化矽。

  三、功能陶瓷

  功能陶瓷是具有光、電、熱或磁特性的陶瓷,已經具有極高的產業化程度。下面根據性能對幾類主要的功能陶瓷作一簡介。

  1、導電性能陶瓷材料具有非常廣泛的導電區間,從絕緣體到半導體、超導體。大多數陶瓷具有優異的電絕緣性,因而被廣泛用於電絕緣體。半導體分為電子型和離子型半導體。以電晶體集成電路為代表的是電子型半導體。離子型半導體僅對某些特殊的帶電離子具有傳導作用,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穩定氧化鋯和β-氧化鋁。穩定氧化鋯僅對氧離子具有傳導作用,主要產品有氧傳感器(主要用來測定發動機的燃燒效率或鋼水中氧濃度)、氧泵(從空氣中獲得純氧)和燃料電池。β-氧化鋁僅對鈉離子具有傳導作用,主要用來製造鈉-硫電池,其特點是高效率、對環境無危害和可以反覆充電。陶瓷超導體是近10年才發展起來的,它的臨界超導轉化溫度在所有類超導體中最高,已經達到液氮溫度以上。典型的陶瓷超導體為釔-鋇-銅-氧系列材料,已經在計算機、精密儀器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2、介電性能

  大多數陶瓷具有優異的介電性能,表現在其較高的介電常數和低介電損耗。介電陶瓷的主要應用之一是陶瓷電容器。現代電容器介電陶瓷主要是以鈦酸鋇為基體的材料。當鋇或鈦離子被其他金屬原子置換後,會得到具有不同介電性能的電介質。鈦酸鋇基電介質的介電常數高達10000以上,而過去使用的雲母小於10,所以用鈦酸鋇製成的電容器具有體積小、電儲存能力高等特點。鈦酸鋇基電介質還具有優異的正電效應。當溫度低於某一臨界值時呈半導體導電狀態,但當溫度超過這一臨界值時,電阻率突然增加到103~104倍成為絕緣體。利用這一效應的產品有電路限流元件和恆溫電阻加熱元件。許多陶瓷,如鋯鈦酸鉛,具有顯著壓電效應。當在陶瓷上施加外力時,會產生一個相應的電信號,反之亦然,從而實現機械能和電能的相互轉換。壓電陶瓷用途極其廣泛,產品有壓力傳感元件、超聲波發生器等。

  3、光學性能

  陶瓷在光學方面的應用主要包括光吸收陶瓷、透光陶瓷、陶瓷光信號發生器和光導纖維。利用陶瓷光吸收特性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如塗料、陶瓷釉和琺瑯。核工業中,利用含鉛、鋇等重離子陶瓷吸收和固定核輻射波在核廢料處理方面應用非常廣泛。陶瓷也可被製造用來透過不同波長的光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紅外線透射陶瓷,它僅允許紅外光線透過,被用來製造紅外窗口,在武器、航空航天領域和高技術設備上得到廣泛應用。這類材料的典型代表有硫化鋅陶瓷和莫來石等。陶瓷還是固體雷射發生器的重要材料,典型代表有紅寶石雷射器和釔榴石雷射器。光導纖維是現代通訊信號的主要傳輸媒介,它是用高純二氧化矽製成的,具有信號損耗低、高保真性、容量大等特性,是金屬信號傳輸線無法比擬的。

  4、磁學性能

  金屬和合金磁性材料具有電阻率低、損耗大的特性,尤其在高頻下更是如此,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科技發展的需要。相比之下,陶瓷磁性材料有電阻率高、損耗低、磁性範圍廣泛等特性。陶瓷磁性材料的代表為鐵氧體,一種含鐵的複合氧化物。通過對成份的嚴格控制,可以製造出軟磁材料、硬磁材料和矩磁材料。軟磁材料的磁導率高,飽和磁感應強度大,磁損耗低,主要用於電感線圈、小型變壓器、錄音磁頭等部件。典型的軟磁材料有鎳-鋅、錳-鋅和鋰-鋅鐵氧體。硬磁材料的特性是剩磁大、矯頑力大、不易退磁,主要應用為永久磁體,代表材料為鐵酸鋇。矩磁材料的剩餘磁感應強度非常接近於飽和磁感應強度,它是因磁滯回線呈矩形而得名,主要應用於現代大型計算機邏輯元件和開關元件,代表材料為鎂-錳鐵氧體。

- END -

相關焦點

  • 新型陶瓷材料的發展與應用
    陶瓷與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是當今社會應用最廣泛的三大材料。陶瓷製品分為普通陶瓷與先進陶瓷兩大類,先進陶瓷按其特性和用途可分為結構陶瓷與功能陶瓷。其中,結構陶瓷主要是基於其力學性能和耐高溫、耐腐蝕、耐磨損性能等而應用的陶瓷材料;功能陶瓷主要是基於其電、熱、聲、光、磁等特性而應用的陶瓷材料。
  • 材料系列科普3:先進陶瓷材料發展及應用
    打破傳統陶瓷一般僅限於日用陶瓷及建築衛生陶瓷的圈子,基於優秀的力學性能特別是高溫力學性能和各種光、電、聲、磁的功能,可以在工業各個領域得以應用:石油、化工、鋼鐵、電子、紡織和汽車等行業中應用,同時在許多尖端技術領域如航天、核工業和軍事事業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價值和潛力。 目前國外先進陶瓷發展處於領先地位的主要,有美國、日本、歐盟、俄羅斯等。
  • 陶瓷材料分類與應用
    按化學成分劃分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純氧化物陶瓷,如Al2O3、ZrO2、MgO、CaO、BeO、ThO2等;另一類是非氧化物系陶瓷,如碳化物、硼化物、氮化物和矽化物等。陶瓷可以作為未來發動機中許多關鍵部件的使用技術,因為它們具有獨特的耐熱性、耐磨性和耐腐蝕性,重量輕以及電絕緣和隔熱性能。陶瓷從一開始就在汽車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用於火花塞絕緣體和玻璃窗上。現代汽車中幾乎多有的催化轉化器都具有用於催化劑的陶瓷蜂窩狀載體,這在減少汽車廢氣排放方面是非常有用的。大多數現代汽車還使用陶瓷氧傳感器與計算機控制一起優化燃燒和減少廢氣排放。
  • 紅土資源在陶瓷生產領域應用前景概況
    隨著白坯陶瓷生產所需原材料的枯竭,紅土在陶瓷生產領域的應用將逐漸被提上議事日程。  生產陶瓷的原料是地球上廣泛存在的泥砂石料,可以說有泥土的地方就有陶瓷。陶瓷製作工藝的進步,給資源的合理使用和原料來源的廣泛性提供了重要條件。不同區域蘊藏的各種陶瓷生產原料,造就了地方陶瓷產品的特色,同時決定了產區存在的條件與可持續發展。
  • 耐磨陶瓷管的詳細介紹和應用領域
    耐磨陶瓷管是一種新型材料,它是通過燒結氧化鋯陶瓷和氧化鋁陶瓷材料製成的。陶瓷管通過等靜壓,熱壓,幹壓等工藝形成,然後上蠟或脫脂,然後在高溫下燒結。陶瓷管用於航空航天,醫療設備,軍事機械和其他領域。與傳統陶瓷相比,它的應用範圍更廣,更耐用,適合工業使用。氧化鋯管具有良好的高溫強度,高斷裂強度,高硬度和良好的抗熱震性。
  • 生物識別技術主要應用在哪些領域?
    那麼,這些產品主要應用在哪些領域呢?我們從傳統領域和新興領域兩部分來介紹。  四大傳統領域  考勤市場,主要應用指紋識別  考勤市場是生物識別技術最傳統也最為人所熟知的市場,也是目前來說生物識別技術主要的應用領域之一。
  • 生物陶瓷材料的應用及其發展前景
    本文介紹生物陶瓷的分類、生物學特性及其在醫用領域的應用,並展望其未來十年發展方向。生物陶瓷是指用作特定的生物或生理功能的一類陶瓷材料,即直接用於人體或與人體直接相關的生物、醫用、生物化學等的陶瓷材料。作為生物陶瓷材料,需具備如下條件:生物相容性,力學相容性,與生物組織有優異的親和性,抗血栓,滅菌性並具有很好的物理、化學穩定性。
  • 【氧化鋅峰會】超強技術貼:一文讀懂氧化鋅在陶瓷製品上的應用技術...
    SMM11月10日訊:氧化鋅是一種重要的陶瓷化工熔劑原料,在陶瓷業中氧化鋅被廣泛用於磚瓦釉及粗陶的半透明釉和工藝餐具的透明粗釉後熟釉,特別在建築陶瓷牆地磚釉料與低溫瓷釉料用量較多。在由上海有色網主辦的2018年(第六屆)中國氧化鋅產業鏈交易峰會上,廣東三水大鴻制釉有限公司技術主管蔡瑞年先生向在場各位介紹了氧化鋅在釉料上的應用以及氧化鋅在陶瓷製品上的應用技術。
  • 陶瓷大板:解鎖空間應用的千變萬化
    但人們對現代家裝的要求越來越高,普通規格的瓷磚已經無法滿足高端消費群體的需求,於是,陶瓷大板應運而生,並逐漸成為瓷磚市場的主流產品。 打破固有規格的尺寸界限,給家居空間帶來與眾不同的空間美感。這便是陶瓷大板在一眾瓷磚產品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因素。而陶瓷大板所特有的超大規格尺寸、無縫銜接、天然質感等亮點,決定了其在空間應用上的千變萬化。
  • 順絡電子:信柏陶瓷的主要產品為高性能陶瓷材料及製品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3月27日訊,有投資者向順絡電子提問, 結構化精細陶瓷是否打開了手機陶瓷後蓋的市場?信柏陶瓷未來的增長點在哪裡?謝謝!公司回答表示,信柏陶瓷的主要產品為高性能陶瓷材料及製品。公司擁有完整的陶瓷工藝平臺,精細陶瓷類產品作為新材料能夠廣泛的應用在通訊、消費、工業等各個應用領域。為滿足市場需求,信柏陶瓷積極提前布局,公司持續加大了新產品研發,高性能陶瓷器件,應用於手機、智能穿戴設備等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外殼、電子陶瓷器件以及其他新型電子消費品陶瓷應用,是屬於新材料新應用的新興產業。目前產值化速度較快,隨著5G技術及無線充電市場的發展,未來發展前景可期。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
  • 氮化物陶瓷及其典型應用
    不同的氮化物陶瓷擁有其自己獨特性質從而在不同領域得以應用,例如氮化鋁(AlN)以其優異的導熱性能和良好的耐化學性能而聞名;六方氮化硼(BN)因其柔軟性和潤滑性能而聞名;氮化矽(Si3N4)則具有良好抗熱震性和極高的斷裂韌性。氮化物陶瓷材料家族龐大,應用範圍極廣,下文將對氮化物陶瓷的部分家族成員及其應用進行概述。
  • 專家貼: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發展現狀及應用解析 製備工藝技術全盤傳授!
    原標題:【SMM年會】專家貼: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發展現狀及應用解析 製備工藝技術全盤傳授!  一、氧化鋁陶瓷簡介  氧化鋁陶瓷(alumina ceramics)是一種以α-Al2O3為主晶相的陶瓷材料——研究最早之一、應用最廣、產量最大。  主要分為高純型:Al2O3含量>99.9%,燒結T高達1650-1900;和普通型(75-99%):75瓷、85瓷、90瓷、99瓷等。
  • 【復材資訊】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十六個主要應用領域及技術進展(下)
    新能源汽車領域,高壓氣瓶的應用主要是燃料電池動力汽車用高壓儲氫氣瓶,其壓力已到達70 MPa。(圖26)而改善結構抗風性能需解決好提高結構整體剛度、控制結構振動特性和改善斷面氣動特性等3個問題。大跨度懸索橋的結構剛度取決於主纜的力學性能。CFRP的力學特性使得其成為了大跨度懸索橋主纜的優選材料。
  • 凱昶德吳朝暉:從LED到VCSEL,DPC陶瓷基板的技術及應用創新
    在由LEDinside、中國LED網主辦的2018LED行情前瞻分析會上,凱昶德科技陶瓷元件事業部總監吳朝暉以「從LED到VCSEL雷射器,DPC陶瓷基板的技術及應用創新」為主題詳細剖析了能解決當前熱電分離痛點的DPC陶瓷基板技術。
  • 納米陶瓷定義概念
    3、高技術陶瓷「高技術」一詞首先見諸20世紀60年代的建築業,當時兩位美國建築師為描述新建築所廣泛採用的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而合寫了一本敘述新型建築的書,書名叫做《高格調技術》。現在一般認為,高技術是指「基本原理及概念主要建立在最新科學成就基礎上的現代技術,是對20世紀40年代中期以後出現的一系列新的技術領域的統稱」。這些「新的技術領域」,通常認為包括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高技術之所以「高」,主要表現為它具有的知識體系的高度聚集、技術體系的高度整合、技術網絡的高度協同和社會作用的高度滲透等這四個方面的特徵。
  • 一文了解新型結構陶瓷材料及其應用
    功能陶瓷主要基於材料的特殊功能,具有電氣性能、磁性、生物特性、熱敏性和光學特性等特點,主要包括絕緣和介質陶瓷、鐵電陶瓷、壓電陶瓷、半導體及其敏感陶瓷等;結構陶瓷主要基於材料的力學和結構用途,具有高強度、高硬度、耐高溫、耐腐蝕、抗氧化等特點,主要包括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硼化物陶瓷等。
  • 淺析微流控技術在生物傳感檢測領域的應用
    打開APP 淺析微流控技術在生物傳感檢測領域的應用 胡薇 發表於 2018-10-04 08:35:00 作為一種精確控制和操控微尺度流體的技術,微流控(microfluidics)以在微納米尺度空間中對流體進行操控為主要特徵,具有將生物、化學等實驗室的基本功能諸如樣品製備、反應、分離和檢測等縮微到一個幾平方釐米晶片上的能力,其基本特徵和最大優勢在於多種單元技術在整體可控的微小平臺上靈活組合、規模集成,涉及工程學、物理學、化學、微加工和生物工程等多個領域的學科交叉。
  • 陶瓷材料解析:新型陶瓷的分類—功能陶瓷的分類
    氧化鋁絕緣陶瓷片絕緣陶瓷的分類,一般可按化學組成和相成份來劃分,主要有以下幾種:鎂質瓷;氧化鋁瓷;莫來石陶瓷;改性碳化矽陶瓷;氮化矽陶瓷;氮化鋁陶瓷;硼酸鉛玻璃陶瓷;硼酸錫鋇陶瓷;氧化鈹陶瓷。現代絕緣陶瓷材料的成分與普通電瓷有著本質的區別。絕緣陶瓷的性能應符合如下要求:1)滿足使用技術要求的介電常數。
  • 呂堅院士團隊:4D列印技術在3C電子產品領域的應用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新型結構材料設計與集成,表面與預應力工程與先進設計,新型多穩態板殼研究及應用,增材製造材料與工藝。擬著力於針對材料的多樣性和材料科學的複雜性,提出並解決關鍵科學技術問題,從根本上闡明材料科學的規律和內涵,發現新材料新方法,並廣泛應用於各領域各行業。
  • 陶瓷材料的分類及發展前景
    陶瓷材料按其性能及用途可分為2大類:結構陶瓷和功能陶瓷。現代先進陶瓷的性能穩定、強度高、硬度高、耐高溫、耐腐蝕、耐酸鹼、耐磨損、抗氧化以及良好的光學性能、聲學性能、電磁性能、敏感性等性能遠優於金屬材料和高分子材料;而且先進陶瓷是根據所要求的產品性能,經過嚴格的成分和生產工藝製造出來的高性能材料,因此可用於高溫和腐蝕介質的環境當中,是現代材料科學發展最活躍的領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