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媽學堂
現在科技發達了,以前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都靠打電話,但是現在家長與老師之間的溝通,都靠微信裡面組建的班級群來聯繫,其實這樣也方便了老師和家長,老師留了哪些作業或者哪些任務,家長可以一目了然的在班級群裡面知道。
凡事有利就有弊,有的老師會在班級群裡面進行點名批評後者直接說出哪個孩子今天做了一些什麼事情,表現的很不好,這樣完全就不會給家長和同學留面子,畢竟群裡面還有很多其他的家長呢。
孩子上課睡覺,老師將照片發到班級群裡教育,爸爸的回應讓人叫好
吉吉今年上小學5年級,平時成績在班級的中等,由於昨天熬夜熬夜寫作業睡得很晚,所以第二天在課堂上竟然不小心睡著了,但是令人沒想到的是,老師將吉吉睡覺的照片發到了班級群裡面,並且還對吉吉的爸爸喊話:「吉吉怎麼上課還睡覺?這讓別的孩子看見了怎麼學習,消極的態度多影響大家的學習啊,你這家長怎麼教育的?」
爸爸在看見家長群裡面老師的批評之後,過了一會在群裡面淡定地回了老師:「首先吉吉會睡覺是不多,在課堂上不應該睡覺,但是也不能在群裡面進行批評而且還發了照片,您認為這樣合適麼?孩子昨天晚上去醫院看了生病的爺爺,所以回家寫作業才熬夜的,但是你可以私下跟我溝通,這麼在群裡面大張旗鼓地進行批評,師德何在啊?」
不少網友看見吉吉爸爸的回應,紛紛豎起了大拇指進行點讚,覺得吉吉的爸爸說的很有道理,這樣一來老師就應該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的批評方式是不是有點過頭了。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會遇見很多誤解孩子的時候,認為就是孩子的原因而造成的錯誤,那麼當孩子犯了錯誤家長不要急於去說教孩子,應該冷靜下來,搞清楚原因。
孩子犯錯時,家長要注意自己的情緒和舉動
1. 冷靜下來,分析原因
家長應該冷靜地分析孩子犯錯的原因,是不是自己誤會了孩子,不要冤枉孩子,如果真的是孩子犯的錯誤,那麼就要分析孩子犯錯誤的原因,不要上來就責備孩子或者動手,這樣是不對的,家長應正確地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後慢慢地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了什麼地方,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改正錯誤。
2. 不要使用「棍棒教育」
有的家長脾氣過於的暴躁,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總會想著孩子就是「欠打」,這種「棍棒教育」的思想是有誤區的,不要以為孩子只要挨打了就會改正,其實挨打會讓會孩子在心裏面產生牴觸的情緒,慢慢的不僅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還會讓孩子在距離上與父母產生疏遠。
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態度
1. 對孩子多一點寬容
家長平時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多一點寬容,不要總是板著一副嚴母嚴父的樣子,該給予孩子的溫柔與愛是不能少的,該寬容的時候一定要寬鬆,尤其年紀還小的孩子,犯了錯誤可以給他們機會改正,有的時候寬容的面對孩子,會讓孩子的內心感覺到溫暖。
2. 不要當著外人的面教育孩子
孩子雖然小,但是也是有自尊的,所以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千萬不要當著外人的面劈頭蓋臉的一頓訓斥孩子,這樣對孩子的自尊心是有損害的,家長應該克制住自己的情緒,在外人離開後,或者將孩子帶到家裡面在進行教育。
孩子是父母的未來與希望,每個父母盼望著孩子能夠往好的方面發展,以後能有大的出息,所以父母就要注意平時教育孩子的方式,不要過於放縱孩子,也不要過於對孩子嚴厲,掌握好尺度是關鍵。
今日話題:你認為孩子如何將自己的情緒控制好?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