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 代表作深圳地標性雕塑《開荒牛》

2020-12-19 環球網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11月22日上午,中國著名雕塑藝術家潘鶴在廣醫二院離世,享年95歲。潘鶴之子潘奮22日下午在朋友圈公布了這個消息。

潘鶴1925年生於廣州,籍貫廣東南海,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授,中國當代著名雕塑大師,「嶺南雕塑」的代表人物,新中國第一代雕塑家。潘鶴致力於雕塑藝術創作近70年,從事美術教育40餘年,創作的100多座大型戶外雕塑分布在國內外68個城市,60多件中型雕塑被國家級美術館及博物館收藏,屢獲國家級最高獎項。

潘鶴的作品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和城市文化建設的步伐,《艱苦歲月》《開荒牛》《珠海漁女》《廣州解放》紀念碑等為代表的一系列城市雕塑,是深圳、廣東乃至中國改革開放的精神象徵。

相關焦點

  • 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
    潘鶴《艱苦歲月》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李巧蓉 通訊員江粵軍)昨日10時45分,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享年96歲。在七八十載的藝術生涯中,潘鶴雕塑了大量經典作品,抗戰題材有《大刀進行曲》《怒吼吧!睡獅》《黃河在咆哮》,從20世紀50年代起選入小學課本的《艱苦歲月》更是家喻戶曉,誕生於改革開放春風中的《珠海漁女》《開荒牛》《和平少女》等城市雕塑,也成為藝術化的時代先聲。20世紀的中國現代雕塑發展史是一部幾乎從零開始的雕塑史。
  • 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5件作品概括了他的一生
    南方日報記者獲悉11月22日10時45分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享年95歲潘鶴潘鶴是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授,是我國當代著名雕塑大師、全國雕塑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具有傑出貢獻的人民藝術家,代表作有《艱苦歲月》《開荒牛》《珠海漁女》《廣州解放》紀念碑等。
  • 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作品走進小學課本 5件傑作概括一生
    11月22日10時45分,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享年95歲。獲獎無數 自嘲「前途無量」潘鶴是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授,是我國當代著名雕塑大師、全國雕塑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具有傑出貢獻的人民藝術家,代表作有《艱苦歲月》《開荒牛》《珠海漁女》《廣州解放》紀念碑等。
  • 著名雕塑家、教育家潘鶴逝世
    著名雕塑家、教育家、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授潘鶴於2020年11月22日在廣州逝世,享年95歲。潘鶴1925年生於廣東省廣州市, 1950年進入廣東華南人民文藝學院美術系學習,1960年到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任教。
  • 著名雕塑家、教育家潘鶴逝世,作品《艱苦歲月》被編入小學課本
    新京報快訊 據「中國美術家協會」消息,著名雕塑家、教育家、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授潘鶴於2020年11月22日在廣州逝世,享年95歲。他是廣東當代藝術史上最具影響的雕塑家、教育家,是影響20世紀中國雕塑創作發展進程和教學體系形成的巨匠。從藝70年,潘鶴遵循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以深入生活、關懷現實和表達人文情懷的藝術理念創作了大批與時代發生共鳴和響應的經典作品。
  • 為何廣州以「羊」,深圳以「牛」作為城市雕塑原型?
    開荒牛雕塑堪稱深圳城市的第一標誌。因為深圳僅用了30多年時間,從昔日的小漁村飛速發展成為今天的國際大都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 開荒牛雕塑矗立在深圳市委大院門口,一頭充滿力量的黃牛四蹄抓地,頭向前伸並彎向地下做巨力拉牽狀,象徵著開拓者們摧枯拉朽的英雄氣概。
  • 潘鶴:漁女之父的珠海情緣
    潘鶴曾在珠海漁女雕塑前照過一張相,照片中的他身穿紅色襯衫,戴著帽子和墨鏡,高舉雙手模仿漁女捧珠的姿勢,笑容開朗,儼然一副老頑童姿態。作為當代著名的雕塑大師,潘鶴因《珠海漁女》一作被珠海市民所熟知,但他的成就遠不止於此。
  • 雕塑大師潘鶴肖像漫畫
    潘鶴(別名潘思偉,1925年11月-2020年11月22日),廣東南海人,中國著名雕塑家、書畫家,國家級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在潘鶴七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中,他創作的大型戶外雕塑作品一百多座,多座作品獲國家級最高金牌獎和最佳獎。數十座室內雕塑為國家級美術館、博物館及省市級公共美術館收藏。2020年11月22日10時許,潘鶴在廣州因病去世,享年95歲。
  • 廣東藝術界因有潘鶴先生而驕傲!業界翹楚師生相聚潘鶴雕塑園「追思」
    ■ 追思會現場11 月 26 日早上,由廣州美術學院組織的 " 潘鶴先生追思會 " 在潘鶴雕塑園舉行。著名雕塑家、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授潘鶴先生於 11 月 22 日在廣州逝世。廣州美術學院師生代表、潘鶴先生親朋好友以及雕塑系歷屆學生齊聚潘鶴雕塑園,參加潘鶴先生追思會。本次追思會,由廣州美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院長陳克主持,他熟知潘鶴先生的開朗性格,開場即表示通過聊天的方式,通過眾人之口重新塑造一位有血有肉的潘鶴前輩。
  • 潘家三代人的雕塑人生
    近日,記者走近著名雕塑家潘鶴、其子潘放、其孫潘泓彰一家,探尋跨越近一個世紀的潘家三代人的藝術人生。文/方晴、何瑞琪 圖/顧展旭意外的三代傳承潘鶴:「我不主張孩子從事藝術」我是不主張兒子們搞藝術的,但不知道為何都從事藝術,三個兒子都在做雕塑。因為藝術這條路的確很艱苦,一點都不簡單。有可能家族氣氛或者遺傳的原因,不知不覺都吸收了。
  • 【特區40年】「孺子牛」雕塑:深圳精神的象徵
    在深南大道,深圳市委大院門前,有一座深圳人最熟悉的銅雕——「孺子牛」雕塑,也有人稱它為「拓荒牛」。它重4噸、長5.6米、高2米、基座高1.2米、以花崗石磨光石片為底座;牛頭抵地,四腿後蹬,全身緊繃,肌肉線條極具張力,給人竭盡全力的負重感;牛身後則拉起一堆腐朽樹根。
  • 新中國70周年特輯②|十大公共雕塑裡面的光陰故事
    在領略了新中國「十大建築」的風採和故事之後,這次我們帶來了新中國十大「公共雕塑」,它們分別是人民英雄紀念碑、「慶豐收」群雕、農奴憤、五羊石像、重慶長江大橋《春夏秋冬》、開荒牛、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大型祖雕、紫荊花、黃河母親、深圳人的一天。
  • 一場南北雕塑的對話:為當代雕塑尋找新的可能性
    潘鶴 《艱苦歲月》 1956年 廣州美術學院3D掃描和輸出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具象雕塑再現性的功能還重要嗎?過去我們認為是抽象雕塑的作品,為什麼在今天也被視為具象雕塑呢?基於「手作」的具象語言對于堅守雕塑本質的意義何在?……  1月3日下午,由廣州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主辦的「『天南地北』——廣州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具象雕塑教學交流展」在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開幕。
  • |雕塑大師!田躍民|雕塑工藝品 為何還是水墨畫家呢?
    中國當代著名國家級雕塑大師、新中國國禮藝術大師、人民功勳藝術家、中華文化藝術巨匠、世界傑出華人藝術家和著名新水墨畫家。創作著名的雕塑作品有《和平》、《地道戰》、《北京世界公園》、《北京展覽館》、《工農兵》、《論語》、《保衛釣魚島》、南京青奧會主題雕塑《九駿》等雕塑。
  • 中國美術館舉行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讓·卡爾多雕塑《陽光下的牛...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2020年11月25日,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讓·卡爾多雕塑作品《陽光下的牛》向中國美術館捐贈揭幕儀式在中國美術館雕塑園舉行。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旭頒發捐贈證書讓·卡爾多(1930—2020),國際著名雕塑家、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讓·卡爾多長期在裡昂和巴黎高等美術學院任教,1983年當選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並於1992、1997年兩度當選法蘭西藝術院輪值主席。
  • 長春世界雕塑公園——佔地92公頃,融匯了當代雕塑藝術
    長春世界雕塑公園佔地92公頃,融匯了當代雕塑藝術,展現各種雕塑藝術流派的主題公園,秉承體現現代雕塑的文化品味,融合傳統自然山水園林建設手法為一體。園內地形起伏,11公頃湖水更添靈氣,西方造園學說與現代規劃理念結合,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統一,使公園別具神韻與風採。
  • 法國雕塑家烏東,注重性格刻畫,創代表作伏爾泰坐像
    烏東不僅在生前享有盛譽,他對後代法國雕塑的影響也是深遠的。例如,十九世紀中期,著名的法國浪漫主義雕塑家呂德曾以烏東的雕塑《奈伊將軍》為範本製成了他的同名雕像。十九世紀法國另外三位重要法國雕塑家都曾熱情洋溢地讚美烏東的藝術成就。二十世紀的著名法國雕塑家利普契茲和布朗庫西均自稱曾獲益於烏東。
  • 32尊世界著名雕塑
    銅像高約1.5米,基石直徑約1.8米,是丹麥雕刻家愛德華·艾瑞克森根據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鑄塑的。4、救世基督像。救世基督像是一座裝飾藝術風格的大型耶穌基督雕像,位於巴西的裡約熱內盧,是該市的標誌,也是世界最聞名的紀念雕塑之一,2007年入選世界新七大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