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生花了10w考了二本,到底值不值得?網友:考分不夠,藝術來湊

2020-12-13 於老師談一切

美術生高中花了10w考了二本學校,到底值不值得?網友:考分不夠,藝術來湊!

現在很多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希望通過美術考試上大學,這些學生並非是真正喜歡美術,也很難在這方面有很高的造詣。儘管如此,還有很多學生走上藝考生的道路,這樣真的值得嗎?

有人說學生還是努力學好文化課,美術每年藝考生太多而且將來就業也難。大多數人學美術都找不到工作,頂多當老師或者創業。

有人說藝術不是去學就能學的,不能因為文化分要求低就去學藝術,畫畫沒天賦學也沒用,和音樂一樣沒天賦學了也白學。

也有人說現在大部分家長對於孩子學習美術有誤區,認為有天賦或是燒錢科目。自己孩子學美術六年花費不超過五萬,說美術是貴族專業簡直是對這方面完全不了解的託詞。

相關焦點

  • 美術生集訓到底要花多少錢?!
    來源:美術作品『 美術生集訓到底要花多少錢這個按照個人消費水平來決定。(這裡不作細算,取約值)畫材費:2000元/期(左右)校考費校考美術生大多報考5間獨立單考院校,這裡要消耗報名費;甚至現在有些院校沒在本市設考點,那麼還要交通費,酒店住宿。
  • 本科是一本考個「二本研究生」,究竟值不值得?答案和你想的不同
    一本學生考上二本研究生,糾結值不值得讀關於考研有這樣一個鄙視鏈,能去名校不去985,能去985不要211,能去211不去普通一本,去普通二本不如不考。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肯定是定一個高的目標然後向前進,沒有往後退的道理,就拿考研這件事來講,211的學生都想考去985,二本三本的學生都想去211至少也是一個一本,要不沒有考的必要。
  • 在中國供養一個大學生到底要花多少錢?到底值不值得?
    看網上,有些網友說,現在供養一個大學生完全沒必要,光上學都得幾十萬,畢業後可能每月才掙3000來元,還不如早早出去打工。那麼現在的大學生四年下來到底得花多少錢呢?我就現身說法為大家揭秘。目前的孩子上大學一般需要以下費用:第一:學費.
  • 每年花幾萬學費上一個三本院校,到底值不值得?
    每年的成績出來之後,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考上重點院校當然歡喜,但是很多不想去讀專科院校的學子,三本到底值得上不? 那麼,每年花幾萬的學費,去讀一個三本院校,到底值不值得?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一分為二。第一個,每年花幾萬上大學值嗎?第二個,三本院校值得上嗎?
  • 分不夠、錢來湊
    普通高招報考常聽這樣一句話,「分不夠、錢來湊」,錢能不能彌補分數的不足呢?在有些情況下還真能。 一,學校高收費專業,收費較高,報考的人數少,往往分數線較低。例如:河南大學軟體類,收費15000元,今年最低分581,而其它專業最低分是607,差了26分;19年差38分。
  • 廣東省美術生可以考綜合性大學有哪些?如何才能考上985?
    2020廣東省年美術高考的錄取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下廣東省美術生藝考的錄取情況到底如何吧! 到底是誰能在高考成績不理想的情況下實現了逆風翻盤?又是誰在高考成績很好的情況下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了呢?不管哪種情況,我都希望能對後來的美術生和家長產生足夠的借鑑意義吧!好了,廢話不多說,讓我們進去正題,一起來揭曉答案吧!
  • 高考分不夠錢來湊,花14萬買200分,收到「名校錄取通知」
    他的舞蹈老師,跟他說只要花14萬就可以進985大學,家長為孩子一咬牙交了14萬給老師,過了沒多長時間,還真收到學校寄來的錄取通知書,看到通知書的封面,家長樂得合不上嘴了,打封面一看傻眼了。這位考生今年18歲,今年高考435分,分不高但也可以上藝術類二本,在備考這位考生認識了一位姓郭的舞蹈老師,7月底郭老師告訴考生,他可以把這位考生弄進985名校,讓考生與家長商量一下。
  • 美術生到底要不要校考解讀校考攻略
    美術生要不要校考 每年到了快聯考時,就會有學生在思考,我到底要不要校考,校考對於我來說會不會太難,會不會影響文化課的學習等諸多問題。那麼美術生要不要校考呢?我們下面從多個方面分析!
  • 三本二本的區別是什麼,學費相差好幾倍,到底值不值得去?
    目前很多地方三本二本雖然都已經合併,但是還是有不少的家長願意把一些民辦本科高校叫做三本。這種民辦高等院校其實是很多成績不理想剛到本科線考生的選擇。那麼三本和二本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學費相差好幾倍,到底值不值得去?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華為認證到底值不值得考?
    有些朋友想成為華為認證網絡工程師,但是因為沒有進入到這個行業或者身邊沒有做過網工程師的小夥伴,所以在考認證證書的時候有一些猶豫。網工記小編來給大家整理一下,到底華為認證值不值得考試如果你是為了找工作,那麼並且手裡面也有一些資金,那麼你就可以參加這方面的考試,不管你是考華為的初級中級高級都可以,因為你至少資金是充裕的如果你本身只是為了多學習一門技術,並不是說非得要找這方面的工作,那麼這個時候考不考證書,你是要權衡一下的
  • 高考分不夠錢來湊,花14萬買200分,結果收到「名校錄取通知」
    他的舞蹈老師,跟他說只要花14萬就可以進985大學,家長為孩子一咬牙交了14萬給老師,過了沒多長時間,還真收到學校寄來的錄取通知書,看到通知書的封面,家長樂得合不上嘴了,打封面一看傻眼了。這位考生今年18歲,今年高考435分,分不高但也可以上藝術類二本,在備考這位考生認識了一位姓郭的舞蹈老師,7月底郭老師告訴考生,他可以把這位考生弄進985名校,讓考生與家長商量一下。
  • 學費3萬的二本民辦大學,值不值得上?老師:這3個專業很值得
    文/妮妮每一年高考過後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畢竟在這場比較重要的考試中,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考出理想成績的,總有學生因為種種原因導致高考失利。不過不管成績是超常發揮還是意外失利,事情基本上已經成為定局,畢竟填報志願和錄取都已經徹底結束,大學開學季都已經到來了。
  • 網絡教育到底值不值得考
    但是也正因為這種靈活的學習方式,導致很多人認為網絡教育形式不夠嚴謹,懷疑網絡教育學生的能力,因此也就延伸出網絡教育文憑沒有用這種說法。那麼網絡教育文憑是否真的沒用呢?值不值得大家去考呢?網絡教育值得報考嗎網絡教育值不值得考上文有提到,報考網絡教育首要目的就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學歷,其次也是因為大家學習時間不多,要選擇一個學習方式靈活的教育形式,那麼網絡教育就成為了各位的最佳選擇。
  • 美術生想要考研有哪些專業可以選擇
    在大學裡,有很多人想要通過考研來提高學歷,那麼對於美術生來說,想要考研有哪些專業可以選擇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資料。第二,想考研的美術生先問自己以後從事研究是偏於理論研究還是實踐操作,如果擅長理論,那考學碩1304 美術學、1305 設計學,如果偏於實踐,那考1351 藝術 。第三,想考研的美術生看看自己心儀的學校,在這些學校的研究生院網頁查找碩士目錄,再看其中關於自己13門類藝術學有哪些專業和方向,再去買書備考。
  • 山東省美術生可以報考哪些綜合性大學?如何才能考上985?
    山東省2020年高考本科錄取已經告一段落了,讓我們一起來回顧教育大省、山東的美術生錄取情況到底如何,是誰在這場喧囂的盛宴中拔得了頭籌,對後來的考生和家長到底有何借鑑意義呢?二本以上院校錄取分析由於一本和二本並沒有明確的劃分,所以不分開統計以免造成大家的誤解;一本院校不精確統計招生人數是5894,最低錄取位次是16292(含中外合辦);
  • 山東省美術生可以報考哪些綜合性大學?如何才能考上985?
    山東省2020年高考本科錄取已經告一段落了,讓我們一起來回顧教育大省、山東的美術生錄取情況到底如何,是誰在這場喧囂的盛宴中拔得了頭籌,對後來的考生和家長到底有何借鑑意義呢?但有意思的是,美術生在985院校中錄取的最低位次是1974(含中外合辦),也就是說只要排名在3.6%以內都是有機會被985學校錄取成功!你看,在美術志願的填報中有著嚴重的信息偏差,如果考生和家長對學校的了解不夠深入,對志願填報的技巧不夠了解,那麼就會讓千幸萬苦的考試結果白白浪費!
  • 考上學費3萬民辦二本大學,值不值得?老師:是這3個專業偷著樂吧
    有一位遼寧的考生家長在網上問了一個問題,說她的孩子今年被一所民辦二本院校給錄取了,學習的專業是電子信息類的專業,每年光學費都要快3萬元,想問大家到底值不值得上呢?
  • 美術生如何考日本藝術類大學?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美術生選擇去日本留學,那麼美術生去日本可以考哪些學校呢?考試內容又有哪些呢?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了解美術生要如何考日本藝術院校。首先給大家科普一下,日本藝術類大學分為藝術大學和美術大學。藝術大學包含了美術系,音樂系,而美術大學就是單美術系(單科大學)。美術生考取了美術大學,可以選擇學什麼專業呢?
  • 普通二本的研究生究竟值不值得讀?(深度分析)
    首先,你的水平到底是否正常發揮了?如果你非常確定你的水平沒有正常發揮,並且很有信心你二戰會考的更好,那麼就去二戰吧。不要廢話!如果你的適量就已經到達了頂端極限了,並且二戰的條件很能力不是很允許的話請考慮下面的第二步再者,你的專業是否適合二本研究生?如果你的專業比較偏文科、經管、工商、藝術的還是比較建議不選擇普通二本研究生生,除非你讀博。
  •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二本院校的研究生究竟值不值得去讀?
    所以大多數人只能就讀普通高校的研究生,其中二本高校研究生又佔很大一部分。那麼二本院校的研究生值不值得讀,就成為很多學生的困惑:選擇二戰還是將就在二本讀研?首先必須要明白,二本院校的研究生讀出來,要想留在二本院校任教,根本不可能!只可能去三本院校,高職院校或中職學校當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