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比上班還累嗎?
很多人表示:「累10倍都不止好嗎?」
那麼,今天就跟我來「偷懶」吧:
最累的背影
「你住在幾樓?」
「7樓?」
「好吧,更累。」
如果租房、選房,不選2樓的,或更矮的樓層,那麼你不僅扮演著搬運工的角色,而且還需要左手抱孩子、右手提重物,365天上樓下樓,等於365天每天上山下山。
(也沒那麼折騰,這篇文章我會為您提供「【帶娃選房的口訣:2樓乘以365天】」,請您注意查閱。)
一個人抱娃一個人扛東西,咋辦?
所以,需要為自己、為孩子、也為家裡的老人考慮考慮。
如果你正要選房或租房子,要選就選擇1樓或2樓,在1樓或2樓之間選擇,2樓會是最佳的選擇。
這時,你可能會面臨兩種選擇:是住電梯房,還是住樓梯房?
一般能這麼考慮的人,通常是為孩子和老人在考慮。
孩子應接「地氣」,高處不勝寒
其實,帶孩子,需要考慮住房的剛性需求,如果沒選好,就會累成「狗」。說走就走,說回就回,來去自由,帶娃方便,有誰不想這樣方便呢?
當然還有1種房子是農村自建房,帶孩子很方便,那麼就另當別論了。
尋找到家人的剛性需求,比如,老人一般都會腿這兒疼、手那兒疼,如果家裡的老人幫忙帶娃,不適合天天爬樓梯,因為爬的不是一次兩次,再加上購物的重量,所以,老人爬起來就會顯得更為艱難。
大部分老人最怕爬樓梯
例如:
有一戶人家,丁老闆很早自建了一棟樓房,共6層,是樓梯房,由於地段好、出行也十分方便,他在50歲的時候,把他的2樓賣給了別人。現在帶2個孫子,每天爬上爬下,哀苦連天,跟大夥說:「真後悔把2樓房賣了。」所以,別不喜歡2字,也別嫌棄2樓光線和環境的問題,其實2樓的臺階沒那麼多,老人進進出出不需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
特別是在老人有一點兒病疼的時候,再加上帶著孩子,爺爺奶奶們爬樓梯:呼吸困難,腿腳不利索,需要歇好幾回,才能到家。而且2樓就能老人帶孩子說走就走,說回就回。通常老人待不慣室內,也需要出來透透氣,這樣就會增加老人和孩子一起出門的頻率。
住那麼高,可以說走就走不?
2樓是最好的選擇,如沒有2樓,就儘量選擇低矮的樓層吧。電梯房,則對於老人和孩子都不在考慮的範圍,那樣就更不方便了,難等電梯,也容易卡住孩子。老人和孩子更適合樓梯房的低矮樓層。
帶孩子要住2樓。從新生兒到孩子會走路的這一段時間,家長出門需要攜帶寶寶裝備,有時小推車沒地方放,還需要抱著孩子、扛著推車上下樓。
搬運工開始上演
我家就住在4樓,真是深有體會。每次出門購物,如果買米、買油、買西瓜,這些不但重,而且很難搬上樓。而且孩子在家待不住,孩子適合到外面放養,不然也不會誕生「溜娃」這兩個字出來。帶孩子的實際情況是:1天「溜娃」得溜2-3次,加上隔一天兩天就得買一次東西。爬樓梯經常會打亂出門的計劃,有時難爬、難提重東西;有時,帶孩子在樓下呼吸清新空氣,於是上樓就變得力不從心。
高樓層會增加帶娃的風險。孩子剛學會走路的那一會兒,孩子會自己打開門,往樓梯下面走,孩子可以到處亂走,但如果是樓梯,就會滾下去,接連往下滾,有多高就可能滾多遠。
住得高,摔得重
其實,住在高一點的樓層,帶著孩子,再添置日一些用品,也沒有那麼難。難的是孩子24小時都想著出去玩,而且還需要買東西,是不是像住在半山腰?你願意每天爬山下山嗎?願意每天帶娃爬山下山嗎?
上樓,可不是爬山運動,而是爬山
年輕人喜歡高層,老人喜歡矮層,但需要從孩子的角度,慎重選擇。
如果是租房,建議租2-3樓;如果是買房,長期居住的話,也可以考慮買高層,畢竟孩子會長大。
但如果有一套房子是2樓,孩子小的時候,帶孩子既輕鬆又方便;等老了的時候,友友們就會和自己的長輩一樣,會喜歡上2樓的。
住矮一點的樓房,距離精彩更近了
1樓通常是商鋪,2樓不選,再往上選,就更難了。
我記得我在深圳福田的時候,有一位阿姨跟我說過:「帶孩子不要住高了。」
現在我發現這真是一句經驗之談,也是一句有遠見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