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偷懶」,帶孩子改住2樓,上樓不做搬運工,出門可說走就走

2020-08-06 孩子王的育兒談彈堂

帶孩子比上班還累嗎?

很多人表示:「累10倍都不止好嗎?」

那麼,今天就跟我來「偷懶」吧:

教您「偷懶」,帶孩子改住2樓,上樓不做搬運工,出門可說走就走

最累的背影

你住在幾樓?」

「7樓?」

「好吧,更累。」

如果租房、選房,不選2樓的,或更矮的樓層,那麼你不僅扮演著搬運工的角色,而且還需要左手抱孩子、右手提重物,365天上樓下樓,等於365天每天上山下山。

(也沒那麼折騰,這篇文章我會為您提供「【帶娃選房的口訣:2樓乘以365天】」,請您注意查閱。)

教您「偷懶」,帶孩子改住2樓,上樓不做搬運工,出門可說走就走

一個人抱娃一個人扛東西,咋辦?

所以,需要為自己、為孩子、也為家裡的老人考慮考慮。

如果你正要選房或租房子,要選就選擇1樓或2樓,在1樓或2樓之間選擇,2樓會是最佳的選擇。

這時,你可能會面臨兩種選擇:是住電梯房,還是住樓梯房?

一般能這麼考慮的人,通常是為孩子和老人在考慮。

教您「偷懶」,帶孩子改住2樓,上樓不做搬運工,出門可說走就走

孩子應接「地氣」,高處不勝寒

其實,帶孩子,需要考慮住房的剛性需求,如果沒選好,就會累成「狗」。說走就走,說回就回,來去自由,帶娃方便,有誰不想這樣方便呢?

當然還有1種房子是農村自建房,帶孩子很方便,那麼就另當別論了。

老人帶娃,不住電梯房住樓梯房

尋找到家人的剛性需求,比如,老人一般都會腿這兒疼、手那兒疼,如果家裡的老人幫忙帶娃,不適合天天爬樓梯,因為爬的不是一次兩次,再加上購物的重量,所以,老人爬起來就會顯得更為艱難。

教您「偷懶」,帶孩子改住2樓,上樓不做搬運工,出門可說走就走

大部分老人最怕爬樓梯

例如:

有一戶人家,丁老闆很早自建了一棟樓房,共6層,是樓梯房,由於地段好、出行也十分方便,他在50歲的時候,把他的2樓賣給了別人。現在帶2個孫子,每天爬上爬下,哀苦連天,跟大夥說:「真後悔把2樓房賣了。」所以,別不喜歡2字,也別嫌棄2樓光線和環境的問題,其實2樓的臺階沒那麼多,老人進進出出不需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

特別是在老人有一點兒病疼的時候,再加上帶著孩子,爺爺奶奶們爬樓梯:呼吸困難,腿腳不利索,需要歇好幾回,才能到家。而且2樓就能老人帶孩子說走就走,說回就回。通常老人待不慣室內,也需要出來透透氣,這樣就會增加老人和孩子一起出門的頻率。

教您「偷懶」,帶孩子改住2樓,上樓不做搬運工,出門可說走就走

住那麼高,可以說走就走不?

2樓是最好的選擇,如沒有2樓,就儘量選擇低矮的樓層吧。電梯房,則對於老人和孩子都不在考慮的範圍,那樣就更不方便了,難等電梯,也容易卡住孩子。老人和孩子更適合樓梯房的低矮樓層。

帶娃不選2樓,等於願做「搬運工」

帶孩子要住2樓。從新生兒到孩子會走路的這一段時間,家長出門需要攜帶寶寶裝備,有時小推車沒地方放,還需要抱著孩子、扛著推車上下樓。

教您「偷懶」,帶孩子改住2樓,上樓不做搬運工,出門可說走就走

搬運工開始上演

我家就住在4樓,真是深有體會。每次出門購物,如果買米、買油、買西瓜,這些不但重,而且很難搬上樓。而且孩子在家待不住,孩子適合到外面放養,不然也不會誕生「溜娃」這兩個字出來。帶孩子的實際情況是:1天「溜娃」得溜2-3次,加上隔一天兩天就得買一次東西。爬樓梯經常會打亂出門的計劃,有時難爬、難提重東西;有時,帶孩子在樓下呼吸清新空氣,於是上樓就變得力不從心。

高樓層會增加帶娃的風險。孩子剛學會走路的那一會兒,孩子會自己打開門,往樓梯下面走,孩子可以到處亂走,但如果是樓梯,就會滾下去,接連往下滾,有多高就可能滾多遠。

教您「偷懶」,帶孩子改住2樓,上樓不做搬運工,出門可說走就走

住得高,摔得重

其實,住在高一點的樓層,帶著孩子,再添置日一些用品,也沒有那麼難。難的是孩子24小時都想著出去玩,而且還需要買東西,是不是像住在半山腰?你願意每天爬山下山嗎?願意每天帶娃爬山下山嗎?

教您「偷懶」,帶孩子改住2樓,上樓不做搬運工,出門可說走就走

上樓,可不是爬山運動,而是爬山

【帶娃選房的口訣:2樓乘以365天】

年輕人喜歡高層,老人喜歡矮層,但需要從孩子的角度,慎重選擇。

如果是租房,建議租2-3樓;如果是買房,長期居住的話,也可以考慮買高層,畢竟孩子會長大。

但如果有一套房子是2樓,孩子小的時候,帶孩子既輕鬆又方便;等老了的時候,友友們就會和自己的長輩一樣,會喜歡上2樓的。

教您「偷懶」,帶孩子改住2樓,上樓不做搬運工,出門可說走就走

住矮一點的樓房,距離精彩更近了

1樓通常是商鋪,2樓不選,再往上選,就更難了。

我記得我在深圳福田的時候,有一位阿姨跟我說過:「帶孩子不要住高了。

現在我發現這真是一句經驗之談,也是一句有遠見的話。

相關焦點

  • 沒有電梯的老樓,步梯上裝個「上樓神器」,老人上下樓太方便了!
    沒有電梯的老樓,步梯上裝個「上樓神器」,老人上下樓太方便了!最近一個叫「上樓神器"的代步小電梯火了!可以說自從有了它,許多老年上下樓方便多了。在全國各地,有許許多多沒有電梯的老樓,雖然說不是什麼高層,但是對於老人來說,住在高處的情況下,上下樓還是蠻累的。特別是年紀大的老人,很多都因為住的樓層太高,而出現出門困難的情況。這不僅不利於身心健康,還讓老年生活變得更加孤獨寂寞。不過自從這個」上樓神器「出現,老人上下樓變得非常輕鬆,只要人站上去,啟動按鈕就能實現代步效果!不得不說這個設計真是太惠民了。
  • 背著床墊爬29樓 搬運工只用了10分鐘 難道他有雙飛毛腿?一看監控...
    原來他先背上2樓,然後乘電梯到28樓,再背上29樓;額外支付了100元搬運費的胡先生感覺被欺騙  搬新家難免會添置大件家具,如果住在高層,電梯裝不下怎麼辦?一般都是請工人走樓梯背上去。當然,主人家肯定得多付點搬運費。
  • 一杯在手,說走就走,etravel洗漱杯解決您的後顧之憂
    > 手機看新聞 一杯在手,說走就走,etravel洗漱杯解決您的後顧之憂
  • 保姆帶寶寶出門玩,到了家門口卻不進門轉身就走,被寶媽點讚
    導讀:保姆帶寶寶出門玩,到了家門口卻不進門轉身就走,被寶媽點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保姆帶寶寶出門玩,到了家門口卻不進門轉身就走,被寶媽點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帶娃出門說走就走,你必須注意的幾件事
    出門旅行,不管是大人小朋友都還挺喜歡的,特別是小朋友,對於他們來說,在外面,能看到玩到許多家裡沒有的東西。比起宅在家,他們可能更願意去外面看花花世界了。不過,出門對媽媽而言,就有點困難了,需要準備的東西太多。很多媽媽想到要帶孩子出門,就開始手忙腳亂,七手八腳的扛一大堆東西,可臨到用時,又發現最重要的幾樣漏拿了。
  • 帶孩子不光只有奶瓶和尿布,還有說走就走的遠方
    不挨罵我還真不知道有這麼多人關注,所以我決定今天還是來說點開心的話題,畢竟日子還得過。 我們跳過搞對象和結婚的過程,畢竟誰也不關心誰是怎麼搞對象的,他們更關心結婚以後的夫妻生活,但是我們是有節操的的媒體,所以我們再往前進一步,直接說生完孩子的事兒。
  • 一扭頭孩子不見了,孩子爸說「他跟著剛才那個小夥子上了2樓」
    導讀:一扭頭孩子不見了,孩子爸說「他跟著剛才那個小夥子上了2樓」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扭頭孩子不見了,孩子爸說「他跟著剛才那個小夥子上了2樓」!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嫌搬運工搬運太快,業主要求工錢打對摺
    廣州一業主搬家請了兩個搬運工,9樓沒有電梯,談好搬運費1200元,沒想到兩師傅用了四小時就搬完了。結果業主後悔了,說工廠日薪也才200多,於是只給了600,每人300。可是業主是否知道,兩個師傅迅速搬完是為了下午還能接一趟活。
  • 你有沒有教過孩子,走丟了怎麼辦?防走失教育不能不提
    平時出門逛街時,我經常看到一些帶孩子的家長給孩子手上系一個安全繩,以防孩子走丟。作為寶媽我也是可以理解的,帶娃出門,最怕的事情就是孩子跟著壞人走掉,所以很多家長出門的時候習慣性的要牽起孩子的手,有了防走丟繩,家長就可以確保孩子在自己的感知範圍內了,有時候我帶女兒出門也會用上防丟繩,因為人總會有疏忽倦怠的時候,特別是像老人帶孩子更是疏忽。
  • 孩子走丟,孩他爸竟一無所知…
    幾分鐘後,孩子的爸爸匆匆趕來,把孩子領走了。原來,孩子和爸爸一前一後出門,爸爸沒有發現孩子出門,還認為他在家玩兒。教孩子認識自家周圍環境,比如自己家房子的特徵,附近有什麼特別的建築物,住什麼路以及具體的門牌號碼,帶孩子認識從學校到家的路 。
  • 這隻貓是上樓還是下樓?揭秘真正答案(圖)
    近日,又有一張貓咪走樓梯的燒腦神圖再度掀起討論熱潮。這隻貓咪到底是上樓還是下樓?網友們都吵翻了,各大網媒也爭相轉載!  這隻貓到底是上樓還是下樓?  這隻貓究竟是上樓還是下樓呢?當東南快報記者第一次看到這張圖片時,腦子閃過一個念頭:這不是很明顯的上樓嗎?可看了評論才發現,持下樓觀點的也不少,網友「Queen-Julia」就說:多明顯啊,下樓,我看不出上樓。還有網友「李胎包」表示:上樓和下樓我都看出來了。我是不是精神分裂。  為什麼網友會有不同看法?
  • 「媽媽,不要走!」給足孩子安全感,才能教會孩子面對分離
    昨天去找一個朋友玩,她開了一個美容店,帶著差不多3周歲的女兒在店裡玩,孩子爸爸也在店裡坐著玩手機。我正好最近肩頸有些難受,打算讓朋友幫我做一個肩頸按摩,女士的都在二樓,所以朋友想要讓孩子爸爸帶孩子回家。
  • 「走孩子的路,讓孩子無路可走」,爸爸一招獲勝,孩子:不買了
    「走孩子的路,卻讓孩子無路可走」,兒子想買玩具,爸爸一招制敵在日本有這麼一個綜藝,裡面要求爸爸帶著兒子進一家大型玩具超市,一開始爸爸其實並不想帶孩子進去,因為爸爸知道只要孩子一進去就會買玩具。然而節目組偏偏讓爸爸帶著兒子進入了這家玩具超市,爸爸一臉不情願,然而兒子卻非常開心,果然逛了沒多久之後,兒子便看上了貨架上的一個玩具,兒子滿眼都是小星星,立即跟爸爸說自己想要這個玩具。
  • 爸爸為防女兒走丟放大招,女兒:我絕對不會走丟,因為根本走不動
    ②家長的注意力沒有放在孩子的身上很多時候小孩子走丟其實都是因為家長沒有時刻看著孩子,家長稍微不注意孩子就走丟了,所以說如果要帶孩子出門的話,各位家長一定要集中注意力,時刻關注著孩子,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疏忽,而讓孩子走丟,全家後悔一輩子。
  • 大爺帶狗出門買菜,拎著菜籃走在街上,結果待在籃子裡的竟是狗?
    身為狗狗的鏟屎官雖然飼養的可能並不是同一個種類的狗狗,但是大家都有一件必須要做的事,那就是遛狗。小夥看到這麼新奇的帶狗狗過馬路的方式想著記錄一下,於是便拍下了視頻傳到了網上,視頻一上傳便引起來了網友的熱議,其中也有不少人表示不服,想著自己的方法肯定比大爺的有意思。網友:"不就是用菜籃子帶狗過馬路嗎?我們還有更加有趣的方法。"
  • 華葦景苑社區:方寸卡片不走「過場」
    家住豐臺區東鐵匠營街道葦子坑1號院5號樓的丁敏掛斷公司的電話便匆匆下樓,心想再不快點就該遲到了,三步並兩步跑出了小區。晚上,下班回家的她突然被小區門口的執勤幹部喊住:「您好,請您出示出入證件並測量體溫,謝謝配合。」直到此時,丁敏才想起早上走得太急忘帶出入證了,既後悔又惱火。
  • 如何教2歲孩子騎不帶輔助輪的自行車
    小寶是我教會騎車的十幾個小朋友中,年齡最小的,2歲不到5個月就會騎了。往回走的路上,一個老太太操著東北口音的羨慕的說「這小丫頭太機靈了,我孫子8歲了,還不會騎」,聽了這話,促使我寫下了下面這些教車心得,希望了解小朋友3歲前的成長或準備教孩子騎車的家長有所幫助。 培養小寶騎車的過程,再次印證了我的觀點,小朋友的潛能是與生俱來的,等待你去開發。
  • 網友:走孩子的路讓孩子無路可走
    孩子想買玩具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而父母也不全是有求必應的,偶爾看到價格偏貴也著實不想買。一般情況下,父母都會一再給孩子解釋「這個太貴啦!」「我今天帶的錢不夠!」「家裡有個跟這個類似的,我們沒有必要再買一個回家當擺設!」
  • 風景帶不走,路靠自己走
    兩行鞋印清晰的印在柔軟的細沙上
  • 「農村人住上樓,好日子到了頭」,為什麼會這樣說?
    「空心村」不僅浪費了土地資源,也是不利於村莊發展的,所以為了改變這個局面,不少地區這時候開始搬遷撤併、合併村莊了,這樣一來,農民也能住進樓房了,不過,村裡老人卻說:「農村人上了樓,好日子到了頭」,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會說「農村人上了樓,好日子到了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