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考進一步加強,使得校考格外珍貴。尤其是統考分數不高的學生,校考就可能是救命稻草。
畢竟校考和統考不同,特別是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含部分藝術類本科專業參照執行的少數高校),因其擁有劃線的特權,使得部分校考院校的考試難度比考認可統考成績的院校難度更低。
也就是說,校考院校中也有些比較容易過線的大學,由於在不同省份設置校考的院校也不盡相同,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們把校考大學分了四類:
難度指數:★★★★★
比如中國傳媒大學、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院、四川美術學院、浙江傳媒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四川音樂學院、廣西藝術學院等等。
一般考這類專業藝術院校的學生都是比較自信的,基本不會考慮保底院校問題,但是專業類院校也有相對比較好考的,比如四川音樂學院、廣西藝術學院、雲南藝術學院等。
考這些院校容易過線的原因是給當地省份有明確的名額,所以考生只需要和省內考生競爭即可,比跟來自全國的考生競爭要容易得多。
難度指數:★★★★
比如東北師範大學、贛南師範大學、湖州師範學院等師範院校裡面,有難度較大的比如東北師範大學,也有難度小的比如湖州師範學院。
難度指數:★★★★
比如鄭州大學、海南大學、湖南大學、中華女子學院等。綜合類大學一般對專業的要求沒有專業院校高。如果招生人數多的,相對還是比較容易的。
難度指數:★★★
比如四川傳媒學院、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南京傳媒學院、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等等。
這類大學一般都是比較容易考過的,但是這類大學也是學費最貴的。比如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比較容易考,但學費較高,每年30000元-70000元。所以大家在報考時,一定要考慮家庭的經濟承受力。
一所大學容不容易考上都是相對的,大家都想考上985和211院校,考的人多了,考上的難度自然就大了。
B段院校(普通類三本)難度較低。如果招生量大的,相對難度更低,難度低不等於百分之百一定過線。因此,不管報考哪類院校,都需要認真對待,不可馬虎。
在此,建議考生們不要盲目把普通文理科那一套直接搬到藝術類院校的報考上來。因為在藝考方面,不是一本大學就比二本大學好,211、985未必就比一本二本院校好。一定要注重專業實力,而不要再盲目崇拜那些211、985、一本院校。
那麼藝考生在選報院校時,應該注意哪些技巧呢?51藝術橋建議大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量。
如何做到低分高報呢?
什麼是低分高報?
低分:低分是有一定的標準的。比如一所學校,正常錄取應該在250分,但是今年的錄取分數只有220分,我們就可以認這個分數屬於低分了。
大家注意:低分是有一定限度的低,分數越低,可能性越小,越難。
1.xx院校的分校
很多人理解中,xxx分校不如本校好。在判斷好壞之前,一定要了解其中的辦學性質,是不是官方辦學的。本身母校實力尚可,分校也不會差到哪去,比如山東大學威海分校等。再者,各院校分校都是有一定差距的!
2.中外合作辦學
如果家裡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考慮有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的院校,這類院校學費一般來說都較高,成績要求相對來說比較低;但是注意大多數會有外語單科限制。
提到中外合作很多人的理解就是花錢買分的,其實並不是。中外合作的確學費較貴,但是,本科二批的學費便宜嗎?那還只是民辦院校,中外合作最起碼是公辦院校和國外大學合作的。
大多數的中外合作院校是在本校上課,師資教學全部共享。而且一般中外合作辦學都是在本校兩年就讀兩年之後就出國上學。雖說學費較貴,但和留學比較還是有一定好處的。
3.往年分數
往年分數不能只看一年,看的越全面越好。有的學校一年高一年低(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大小年之分),大部分院校都是有一定的規律性。
有的學校近兩年都很高,但是綜合院校的地理位置和院校情況又不值這麼高的分數,這時就有降低的可能性了。不過今年還有一個重要信息,首次取消校考的院校較多,大多都是重點院校。大家一定要注意這點。
4.地理位置
例如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寧夏、甘肅、雲南、貴州、廣西等非省會城市偏遠地方的不知名院校比較好考,當然這些省份的省會城市還是有些熱門。
5.剛升本科
比如湖南女子學院、南昌師範學院、長沙師範學院、齊魯師範學院等等。
志願填報既要找共性,也要找特性,想要報個理想的志願,一定要多查資料仔細研究。
選擇保底院校注意三點
1、在選擇保底學校的時候,招生數量一定不能太少,因為部分學校的招生數量有限,而且招生並不一定按照全國招生,一般都是各省份會有一定的限制,如果我們沒有看清楚就報,很有可能就沒有學上。
2、即使在選擇保底學校的時候,也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要認真閱讀這些學校的招生簡章,要適合於自身的情況。
舉個例子:如果你是播音主持專業,但是專業一般,同時你文化課比較好,如果你有信心拿到這個學校的專業合格證,名次是否靠前我們另說,只要你文化課突出,就非常有可能在最終的按文化課成績排名錄取的方式下脫穎而出。
3、在選擇保底學校的時候,數量要佔所有報考院校數量的四分之一,如果你今年打算報考12所大學,那麼至少要選擇3所保底大學。
51藝術橋提醒大家:保底大學並不是越多越好,還是要把大部分報考學校的名額留給自己想衝擊的大學和跟自己實力差不多的大學。
即使在選擇保底大學,也要選擇有質量的保底大學。保底大學就是後路,這條路一定要通順,要綜合考量各種因素,最好實現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