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交友犯罪案例發布 有情郎搖身變豺狼(圖)

2020-12-25 半島網官網

  隨著網絡應用的發展和日漸普及,網際網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尤其是網絡聊天工具,為人際交往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而與此同時,因其虛擬性和不確定性,也為網絡交友埋下了諸多不安全因素,為各類犯罪提供了平臺,成為不法分子實施犯罪的又一選擇。昨天,市中院根據日常審理的案件情況發布警示信息,希望大家慎重對待網絡交友。

  "男友"騙錢買婚房

  "我們日前宣判的一起案例就是,小姑娘輕信網絡上所謂的男朋友,被騙走了2萬餘元錢。"即墨法院刑事審判庭法官介紹,去年6月份,犯罪嫌疑人王某以結婚買房為由,從被害人李某處騙得23000元。"當時兩人從網絡上認識時間並不長,短暫的接觸後,李某覺得王某是個可以信賴的男人,就想託付終身。"法官介紹,期間王某告訴李某,他要買房子準備和李某結婚,還差幾萬元錢,李某就毫不顧慮地將自己積攢的這些錢交給王某,沒想到,最後李某等來的是王某被判刑的結果。    

  這個案件是今年4月份宣判的,王某因犯詐騙罪,被判處拘役五個月,李某得知了王某原本就有妻室的真相後非常後悔。

  冒充軍人網上騙色

  2011年9月份,被害人彭某通過網絡聊天認識了自稱是軍人的顏某,經過五個多月的網上交往,兩人於去年2月在即墨見面。只有小學文化、至今無業的顏某憑著借來的軍裝順利騙過彭某。隨後,兩人在旅館居住多日,期間多次發生性關係。戀愛中的彭某一心沉浸在幸福中,但一個月後,顏某假冒軍人的身份被彭某家人識破,彭某這才醒悟報了案。去年5月,顏某冒充軍人招搖撞騙一案宣判,顏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不得假釋。

  少女見網友被強姦

  2011年11月9日下午,少女安某在家中與網名為"纏綿不已"的喬某聊天,當得知兩人都是即墨市藍村鎮某村人後,喬某約安某見面。見面後,喬某將安某帶到他的住處,以言語威脅、毆打等手段將安某強姦。在此之後的5個月裡,喬某以傳播安某裸照為由威脅安某,多次將安某強姦,而未成年的安某也因擔心被父母知道後會挨打,一直不敢告訴家人。直到去年6月,安某的母親才得知了女兒的遭遇,隨後報警。今年5月,喬某因犯強姦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零六個月,安某的噩夢才就此結束。

  網絡交友刑事案增多

  "因網絡交友導致的各類刑事案件日漸增多,涉及的犯罪類型也日趨多元化,究其原因,人們對網絡安全的主觀忽視和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給了犯罪分子以可趁之機。"法官介紹,眾多犯罪分子利用網絡交友實施犯罪的"通用"模式多是先與受害人在網上熱聊,在取得對方信任後,以美好的承諾為名要求受害人見面。一旦被騙至預定地點,毫無防範意識的受害人便會被他們控制,或者在他們的哄騙下,被假象衝昏頭腦、任憑擺布;或者在他們的威脅下,只能忍氣吞聲、深受迫害。為此,被害人付出的代價是慘痛的,也是無法估量的。

  另外,網絡交友過程中,不少犯罪分子打著結婚的幌子,不僅騙財騙色而且欺騙被害人的感情,對被害人的財產、人身和心理都造成了極大的損傷。

  僥倖心理讓他人有機可乘

  "即使有眾多的網友約見被騙的新聞,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去嘗試一下,很多年輕人抱著搞不好自己就會遇上好人的心態。"法官介紹,據一項調查顯示,53%的網友表示曾經約見過或今後願意約見網友;37%的網友表示自己曾約見過接觸時間未超過六個月的網友;甚至有26%的網友表示自己曾與網友從接觸到約見,時間不超過1個月。正是這種安全意識的匱乏,才讓他們毫無防備地去見所謂的"好人",也給了犯罪分子一個實施犯罪行為的絕佳機會。

  由於網絡交友方式簡單、方便,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還可利用虛假身份做掩護,實施犯罪後又不易被發現,於是,許多犯罪分子充分利用網絡交友這一平臺的不足,實施詐騙、強姦等犯罪活動,給案件的偵破和被害人的保護等工作都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從近期審理的案件分析,女性被害人多為與陌生男網友見面後,遭到詐騙、強姦等侵害,而男性被害人則常在與陌生女網友見面後,被對方下藥麻醉,而後實施搶劫和敲詐。"法官分析,無論是哪一種侵害,被害人發覺時,犯罪分子常常是已經逃之夭夭。

  網絡交友提高警惕

  網絡就像是一個巨大的磁場,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陶醉其中,但我們仍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慎重的態度,加強對網絡安全性的認識,學會自我保護。多數網民通常藉助網絡聯繫到對象之後轉向直接的線下交流,因此,對於網民來說,提高自身的防範意識和辨別能力尤為重要。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廣大網民要善於辨別犯罪伎倆,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免受侵害。只有時刻保持警惕之心,才是防止被侵害的最堅固的防火牆。

相關焦點

  • 最高法院公布利用網絡侵害婦女未成年人犯罪案例
    最高法院公布利用網絡侵害婦女未成年人犯罪案例 利用QQ、微信等社交聊天工具實施犯罪案件呈增長趨勢
  • 最高法發布7起典型案例:性侵對象鎖定網絡交友年輕女性
    最高人民法院10月21日公布7起通過網絡實施的侵犯婦女、未成年人等犯罪典型案例,犯罪分子通過QQ、微信或者婚戀網站與被害人結識,取得信任後對其實施犯罪行為,目標人群鎖定沉溺網絡交友等活動的年輕女性。  《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近些年因網絡交友引發的詐騙、搶劫、盜竊、敲詐勒索、強迫賣淫甚至強姦、殺人等惡性刑事犯罪時有發生,亟需引起廣大網友的注意和警覺。
  • 網絡交友、兼職刷單……河北發布6起電信網絡詐騙典型案例
    長城網記者 李相伯 攝長城網8月18日訊(記者 李相伯)今日上午,河北省公安廳舉行2020年全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通報了今年以來全省公安機關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主要工作情況,介紹了全省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發類型及偵破的典型案例,剖析了犯罪特點和手段,並發布警方防範提示。
  • 案例傳真丨網絡交友需謹慎 小心「錢」「情」兩空
    案例傳真丨網絡交友需謹慎 小心「錢」「情」兩空 2020-07-23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高法公布7起典型案例:慎重網絡交友 勿孤身赴會
    、未成年人等犯罪典型案例,並以此呼籲,網絡交友要保持警惕,不要被網絡戀情所迷惑,不要輕信陌生人,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和年輕女性,不能在網絡上透露個人信息,更不能孤身和網友見面。  21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通氣會,公布「被告人肖克臣綁架、強姦案」等7起通過網絡實施的侵犯婦女、未成年人等犯罪典型案例。
  • 網絡貸款、兼職刷單、網絡交友誘導投資…河北發布6起電信網絡詐騙典型案例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8月18日石家莊訊(本報記者孫震)河北省公安廳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今年以來全省公安機關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主要工作情況,並發布了電信網絡詐騙典型案例。這些高發案件具有3個方面的特點:一是犯罪窩點大多隱藏在境外。約有60%的電信網絡詐騙窩點分布在境外,以菲律賓、柬埔寨、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和緬北地區為主。二是犯罪技術手段不斷升級。為逃避公安機關打擊,犯罪分子不斷對作案工具進行升級換代,越來越多地使用人工智慧、GOIP網關及貓池、卡池等新技術、新裝備,隱蔽性越來越強,打擊難度越來越大。
  • 江蘇法院發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典型案例
    ,至各微信、QQ群內發布其有大量口罩出售的虛假信息,騙取被害人支付定金後,即將被害人從通訊錄中刪除,共騙得三名被害人9千餘元。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處被告人李園園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罰金。(三)典型意義本案是典型的網絡交友誘導投資型詐騙犯罪。犯罪分子冒充成功人士,先與被害人培養感情,甚至發展成為男女朋友關係,待取得被害人信任後,以有「內幕信息」等為名引誘被害人至虛假平臺投資,以此騙取錢財。
  • 河北警方發布電信網絡詐騙典型案例
    日前,河北省公安廳舉行2020年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1至7月底,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4071起,同比上升141.6%;抓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4059名,同比上升146.9%;凍結涉案金額25億元,同比上升19%。
  • 「網絡交友」背後的真實故事
    「網絡交友」背後的真實故事 深圳市檢察機關根據近期辦案情況發現通過網絡交友引發的侵財類刑事案件呈多發趨勢,值得廣大網民警惕。如今年以來深圳市羅湖和南山兩區的檢察院共受理此類案件36件,被害人數59人,涉案金額折合人民幣278餘萬元。  據檢察官介紹,網絡交友引發的案件類型主要為詐騙,其次是搶劫、強姦、盜竊、敲詐勒索、招搖撞騙等。
  • 「反詐全民行」系列宣傳(十):防範網絡交友詐騙
    ,騙取他人財物的一種犯罪行為。網絡交友詐騙手段解析 犯罪分子通過網絡社交軟體結識受害人並取得受害人信任後,以各種理由向受害人借款、索要金錢或推薦受害人投資,進而實施詐騙。典型案例 2018年1月,劉某在某網站認識嫌疑人,添加嫌疑人微信進行聊天,後嫌疑人以開店、給家人送禮物等多種理由讓其轉帳,劉某先後向嫌疑人轉帳49680元,嫌疑人稱9日來青島與劉某見面,劉某未見到嫌疑人且對方電話關機,隨後發現被騙。
  • 我市連續發生多起「網絡交友」類詐騙案件 警方提醒:交友時一定要...
    近期,我市連續發生多起「網絡交友」類詐騙案件,蘭州警方提醒市民,網上交友一定要認真核實真實情況,並與身邊親友多溝通、多詢問,防止落入騙子的圈套。經進一步落地查證,皋蘭縣公安局很快就確定以發布虛假徵婚網絡信息進行詐騙的犯罪嫌疑人楊某某的身份。    5月9日,在市公安局合成作戰指揮中心和轄區派出所民警配合下,辦案民警在我市城關區一民居內將楊某某抓獲,當場查獲作案手機1部,銀行卡數張。原來,楊某某系無業人員。今年3月,她在某視頻交友平臺發布一套徵婚虛假信息,企圖以此誘騙「上鉤」的男性,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
  • 網絡交友求職被性侵 西安檢察機關15個月審查起訴26人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和交友軟體的普及,不法分子利用網絡實施性侵犯罪也愈發猖獗。「西安檢察」今天發布的消息顯示,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西安市檢察機關共審查起訴利用網絡性侵婦女案件25件26人,主要發生於網絡交友、相親、求職等環節。
  • 反電詐真實案例:網絡交友套路多,蒙自彌勒有人中招
    反電詐真實案例:網絡交友套路多,蒙自彌勒有人中招 2020-07-03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型犯罪團夥網絡組織賣淫 警方搗毀「交友社區」
    上海警方根據群眾舉報,經過大量調查取證,將這個名為「愛上海同城對對碰交友社區」的性交易平臺徹底摧毀,抓獲以楊、朱等人為首的涉案嫌疑人23名。  這是上海警方今年開展「打盜搶、防詐騙、嚴管理、保平安」專項行動以來,搗毀的一個新型網絡組織、介紹賣淫犯罪團夥。
  • 網絡貸款、兼職刷單……河北發布6起電信網絡詐騙典型案例
    省公安廳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今年以來全省公安機關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主要工作情況,並發布典型案例。這些高發案件具有3個方面的特點:一是犯罪窩點大多隱藏在境外。約有60%的電信網絡詐騙窩點分布在境外,以菲律賓、柬埔寨、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和緬北地區為主。二是犯罪技術手段不斷升級。
  • 網絡新詐騙「代購」騙子多,交友軟體或社交平臺上不都是朋友
    犯罪分子將自己包裝成電商賣家或留學生,在交友軟體或社交平臺發布高檔奢侈品代購信息,騙取被害人信任後,詐騙錢財。法官提醒,網絡代購需謹慎。他們將帳號包裝成電商賣家或旅居國外的留學生,在交友軟體或是社交平臺上發布虛假商品特別是高檔奢侈品的信息,然後添加陌生人建立社交網絡,在日常聊天中發布一些貨源圖片、交易成功等信息,在獲取被害人的信任後,實施詐騙。一旦錢財騙到手,就馬上刪除被害人聯繫方式。
  • 【案例警示】「交友+網賭+穩賺」套路,你一認真就輸了!
    網上交友陷賭博局,指導賺零花錢被騙9萬餘元一、案例介紹2020年10月4日,警方接市民小周報警稱其被騙了90716元。二、騙術分析(一)此類詐騙案件先期詐騙分子會在一些相親、交友網站偽裝接近網友需求的虛假身份,在簡短的幾天「感情」交流後取得對方信任,而後以「有後臺內幕」為誘餌引誘網友上當。
  • 固原公安提醒您小心網絡交友誘導賭博、投資詐騙
    ——網絡交友誘導賭博、投資騙局案例三2020年12月7日,家住固原市原州區的馬某,通過點擊進入微信好友發來的網絡連結,使用手機瀏覽器打開該連結註冊登錄「福龍彩票」APP(網址為http://la8y.com)。
  • 【警事】小心變「豬」!南明公安搗毀一「殺豬盤」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窩點!
    經偵查,發現該團夥由15名作案嫌疑人組成,對外謊稱是正規商貿有限公司,實則是一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窩點,嫌疑人主要通過冒充美女服裝店老闆與受害人交友、戀愛,以網戀博取信任,讓受害人在所謂「理財平臺」「博彩平臺」等網站進行現金充值,公司人員通過對網站進行輸贏操控從而實施詐騙,且該網站的伺服器、後臺均在境外,屬於較為典型的「殺豬盤」電信網絡詐騙案件
  • 【以案說法】電信網絡詐騙典型案例
    【以案說法】電信網絡詐騙典型案例 2021-01-15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