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發現下顎骨化石 系臺灣最古老人類化石(圖)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澎湖發現下顎骨化石 系臺灣最古老人類化石(圖)

Scientists uncover prehuman jawbone in Taiwan

The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in Taiwan has unearthed a jawbone from an ancient human ancestor in the Pescadores trench off the western coast of the island.

more>>

2015-01-28 11:26:0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朱念

    科博館和日本、澳大利亞學者合作,在澎湖海域發現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前的澎湖原人化石。其下顎骨化石模型(前)與北京直立人下顎骨化石模型(中)比較,更為粗壯、原始,是因臺灣資源豐富,讓澎湖原人與世無爭,才能保留原始直立人特徵。 圖/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月2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和日本、澳大利亞學者合作,在澎湖海溝發現「澎湖原人」下顎骨化石,是臺灣最古老的人類化石,也是直立人分布最東邊的關鍵證據。這一項重大發現,昨天(27日)登上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通訊雜誌》。

  科博館定期打撈發現

  四年前科博館在定期打撈中發現人骨化石,地質學組主任張鈞翔發現此人骨下顎光滑、牙齒粗壯,很不尋常,因此找臺灣東海大學理學院長林良恭,以及日本科學博物館、京都大學、御茶水大學和澳大利亞學者合作研究。

  具有發達粗壯下顎骨

  團隊判斷,此次發現的「澎湖原人」已是成年個體,具有發達粗壯的下顎骨,以及發達膨大的第二臼齒,約距今45萬年至19萬年前,比臺灣過去發現的左鎮人更古老。

  且推測,澎湖原人身高約160釐米,體重60公斤,性別難以判斷。特別的是,「澎湖原人」雖比北京直立人更接近現代人,但下顎骨和牙齒卻更為粗壯、特徵更原始。

  臺灣是「避難桃花源」

  張鈞翔說,通常人類演化會隨時間改變,下顎骨由粗厚變得細薄,牙齒也會從粗壯變細小;但澎湖原人卻沒有改變原始特徵,凸顯冰河時期,包括直立人在內的動物,從歐亞大陸遷徙到臺灣時,臺灣的豐富多樣資源,成為這些生物的「避難桃花源」,才能讓「澎湖原人」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保留原始直立人的特徵。

  直立人後來全數滅絕

  用雙腳走路的「直立人」是180萬年前從非洲出來的人種,之後不斷演化。80萬年前的印度尼西亞爪哇人及45萬年前到75萬年前的北京人,都屬於直立人。直立人後來全數滅絕,十萬年前出現具有語言、文化的「現代人」,過去在臺灣發現最古老的人骨化石,是距今約兩萬年的左鎮人。

  據悉,「澎湖原人」下顎骨化石2月起在科博館展出。

相關焦點

  • 澎湖海域發現臺灣地區最古老人類化石(圖)
    澎湖水道海域發現具有直立人特徵的澎湖原人(Penghu1)下顎骨化石,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是臺灣地區目前發現最古老的人類化石。圖片來源: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華夏經緯網1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古生物研究有重大發現,臺、日、澳學者在澎湖水道海域發現具有直立人特徵的澎湖原人(Penghu 1)下顎骨化石,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是臺灣地區目前發現最古老的人類化石,2月將在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陽光過道展出。
  • 科學家們發現非洲以外最古老的現代人類化石
    「它提供了最明顯的證據,表明我們的祖先比我們先前認為的更早地遷出非洲,這也意味著現代人類可能會在較長時間內與其他古老的人類群體進行交流和互動,為文化提供更多的機會和生物交流「。這個化石,一個有著幾顆牙齒的上顎骨,在以色列的一個叫Misliya Cave的地方被發現,它是位於卡梅爾山上的幾個史前洞穴遺址之一。
  • 臺灣最古老的媽祖廟——澎湖天后宮
    澎湖馬公鎮上的天后宮,可說是全臺灣最古老的媽祖廟,也是全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古蹟。據考,該廟建於明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萬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荷蘭海軍將領韋麻郎率艦侵入澎湖,在馬公島登陸,佔領媽祖宮。當時福建金門守將沈有容率所部趕來,諭荷人退出。
  • 非洲出土最古老人類化石:下頜骨有5顆牙齒
    原標題:非洲出土最古老人類化石:280萬年前下頜骨   下頜骨有5顆牙齒,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人類化石   據英國廣播公司4日報導,美國科學家近日在衣索比亞發現了迄今最為古老的人類化石,是一塊距今大約有280萬年之久的下頜骨化石,此前發現的最古老的人屬生物化石是一塊上頜骨,來自衣索比亞的哈達爾,距今大約235萬年。
  • 臺灣出土最古老人類化石:母子相抱千年 畫面震撼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科博館考古學家近日在臺中發現一對約4800年到5000年之間的母子骨骸,應是臺灣中部至今最古老的人類化石。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主任屈慧麗表示,遺骸被挖掘出時發現,母親緊緊抱著嬰兒並深情凝視,令在場工作人員十分吃驚。
  • 中國發現最古老的足跡化石!
    6月6日,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子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在線報導了中美科學家在三峽埃迪卡拉紀地層發現的具有附肢的後生動物形成的足跡,代表了地球上最古老的足跡化石。   簡潔地說就是:科學家們在中國發現了最古老的足跡化石!   究竟是誰在地球上踩下了這些「最早」的腳印呢?
  • 漳浦佛曇五口石滬待人識 是最原始捕魚「陷阱」
    澎湖雙心石滬(網絡圖片)  閩南網7月4日訊 知道臺灣澎湖著名的雙心石滬嗎?是不是被它的美麗所折服?要知道,在漳浦佛曇,也有五口大小不一的石滬,只是由於很難捕到魚,目前已慢慢被村民遺棄。  最原始捕魚「陷阱」  慢慢被遺棄  在漳浦縣佛曇鎮井尾半島的最東端,有一個叫做山寮的小漁村,三面環海,全村300多人。這裡還保留著古老的石滬捕魚方式。  石滬,就是捕魚的陷阱,構成主要分為滬堤、滬房、滬門、魚井等。
  • 澎湖考古正夯
    澎湖海域遼闊,又有湍急的黑水溝,加上開發歷史早於臺灣本島,因此處處古蹟林立,不僅七美島上有新石器時代工廠、潘氏澎湖鱷的出土等;海域中更有虎井沉淵、古沉船寶藏、古生物化石等,再次帶動澎湖神秘的考古熱。
  • 800萬年歷史 日發現最古老大海牛化石
    斯特拉大海牛(圖片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東京2月24日電 (記者 錢錚) 據共同社報導,日本研究人員利用放射線絕對年代測定法,最終認定2003年在北海道發現的大海牛化石經鑑定約有800萬年歷史,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大海牛化石。
  • 臺灣澎湖,情侶必去的超美『雙心石滬』
    不管是去七美島或是望安島,都必須從馬公坐船出海才可以抵達,從馬公出發到達擁有超美雙心石滬的七美島,航程大概需要90分鐘,也提醒大家如果怕暈船的一定要吃個暈船藥,也千萬不要吃太飽,才不會吐的亂七八糟。「七美島」是澎湖最南端的一個鄉,人口數並不算多,大家要記得不管是在澎湖的哪個島嶼上日曬都非常強烈,所以要多多注意防曬喔!
  • 臺灣澎湖旅遊攻略,澎湖的這些旅遊景點值得一去
    澎湖縣位於臺灣海峽中流,東與雲林、嘉義兩倒相望,西與福建廈門相對。全縣由澎湖本島及周圍64個島嶼組成,統稱澎湖列島,極東是查某嶼;極西是花嶼;極南是七美島;極北是目鬥嶼;極西的花嶼亦是臺灣版圖極西的島嶼。是臺灣唯一全部以島嶼組成的縣。
  • 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古老化石,揭示了35億年前地球上的生命
    、保存最完好的巖石礦床之一——巖層 Apex Chert 中採得一個巖石樣品,並且很快就發現它含有地球早期生命的證據。2017 年,UCLA(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 UW-Madison(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科學家發表的一項研究使用了複雜的化學分析,用以確認這個巖石中的微觀結構確實是生物學的微觀結構,這使得來自 35 億年前的它們成為最古老的化石。
  • 盤點20個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奇怪化石
    雖然恐龍是所有滅絕物種中最著名的,但並非所有發現的最奇怪化石,都來自這些恐龍。一些最奇異的化石也許看起來像來自外星生物,你必須親眼看到才能相信它們是真實存在的。以下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的最後殘餘,保存在巖石中供後代驚嘆。一隻迅猛龍和它的獵物,在戰鬥中變成了化石
  • 巴西南部出土三疊紀恐龍化石 距今已有2.3億年(圖)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外媒20日報導,在古老的三疊紀時期,巴西南部的潘帕斯草原還是一片森林,無數古生物生活在這裡,卡布雷拉噬頜龍(Gnathovorax cabre)就是其中之一。據信,卡布雷拉噬頜龍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古老的食肉恐龍之一。
  • 湖南發現47枚牙齒化石 或進一步揭示人類起源(圖)
    道縣人類下頜牙齒。受訪者供圖箭頭處為發現牙齒地方。受訪者供圖  我們這些現代人從哪裡來?不僅是哲學家也是考古學家所探索的「終極問題」之一。而湖南道縣福巖洞發現的47枚古人類牙齒,或能解答這個問題。  實際上,現代人在東亞地區的起源與演化一直是古人類學研究與爭議的熱點。
  • 澎湖考古 繩紋紅陶文化 漢人開拓澎湖
    1945年,臺灣、澎湖回歸祖國懷抱後,臺灣大學地質系、考古人類學系的學者在1952-1979年間,多次到澎湖進行考古調查和試掘,獲得了重要成果。石器有打制石鋤、解制石斧、石錛、石鎚和網墜等。在澎湖未發硯繩紋紅陶文化常有的遺鉚石鏃和石刀。這是生態環境使然。這裡不宜農業.各遺址出土大最的網墜以及魚獸骨,顯示當時的人類以漁扮為主要生業,兼營狩獵業(捕鹿)繩紋紅陶文化距今約4000年左右。臺灣本島臺南牛稠子和網寮遺址出土的陶器,無論在形制、紋飾和質地上,都和庫湖出土的酷似。此外,牛稠子和網寮出土的石器,有不少是用澎湖出產的橄攬石玄武巖製成的。
  • 發現最古老動物類固醇化石
    由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麻省理工學院和其他研究機構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稱,他們發現了迄今為止動物化石記錄的最古老證據。相關研究結果刊登在2月5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
  • 中國最古老鳥類化石羽毛中發現β角蛋白
    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美多位學者組成的科研團隊在一項最新研究中,首次在中國最古老的鳥類、距今1.3億年前的始孔子鳥化石羽毛中發現了β角蛋白。由於β角蛋白與識別鳥類羽毛中的色素體結構密切相關,這一新發現,也為復原原始鳥類和帶毛恐龍等遠古生物的真實色彩,提供了新的重要依據。
  • 揭秘臺灣澎湖海底發現遠古文明,一萬年前古城
    世界歷史源遠流長,遠古時期文明有很多未被人類發現。臺灣澎湖海底發現遠古文明是中國一重大考古發現,在海底考古學家發現了大面積的紅色磚塊的城牆,科學家推測這是一座一萬年前的古城,還有人說這是有人故意丟在這裡的,對於臺灣澎湖海底發現遠古文明,人們至今不知道它的來歷。
  • 人類進化譜系可能重畫 700萬歲骨頭改寫進化史(圖)
    ,人類進化譜系圖可能要重畫  本報綜合報導 以法國科學家布魯內特為首的一個科學小組10日在中非查德宣布,他們發現了一個700萬年前的完整的原始人類頭蓋骨化石,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人類化石。  迄今最古老的人類化石  科學家給這個額骨寬厚、面部扁平的頭骨取名「圖邁」,意為「生命的希望」,這是當地人給在乾旱季節到來前出生的嬰兒取的名字。「圖邁」是科學小組去年7月在查德沙漠地區找到的,一同發現的還有骨骼和牙齒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