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當中,為了拓展同學們的知識面,讓大家能夠學到更多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往往會為大家開設很多選修課。比如有小語種學習、圍棋、象棋等,也有數學建模等高難度的趣味課程,總之大家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
而在授課過程中,為了讓整個課程的氛圍更加融洽,讓學生能夠儘快理解並記住一些知識點,部分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也頗為用心,嘗試通過趣味教學的方式來提升大家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不過有時候盲目地追求趣味性,而沒有考慮課程內容是否得體,最終導致學生學得尷尬,老師講得也尷尬。
某高校趣味日語選修課歧視女性,用詞低俗
在三峽大學開設的趣味日語選修課中,就出現了這樣尷尬的一幕。為了讓學生更快記住日語五十音的對應發音,該選修課授課教師就對每個音進行了一定的聯想,想讓學生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提升記憶效率,更快掌握這五十音的發音。
但是在描述細節上,或者說聯想方式上卻存在著一定的歧視女性的味道。比如「め」和「メ」,發音為「me」,為了讓學生通過聯想的方式進行記憶,該授課教師描述的畫面是「用刀子逼迫一個女人,讓她去賣」,所以讀作「me」。
再比如「そ」和「 ソ」,發音為「so」,同樣為了讓學生能夠儘快記憶它的寫法和發音,該授課教師也通過了聯想的方式進行描述。該教師如此形容:「講了一個女人不守婦道的故事,這個女人,很不像話,下面露著肚子,上面露出她尖尖的XX,好不XX」。
不可否認這樣的方式或許能夠讓學生們有一個更加深刻的印象,但是要掌握這些發音就一定得通過歧視女性的方式嗎?就一定得用這麼低俗的表達方法來吸引學生的眼球和注意力嗎?我想並非這麼絕對吧?
女學生憤怒退課
隨後不少選了該選修課的女同學反響很強烈,部分學生認為,教師不應當在公共場合將低俗的內容當作樂趣。而老師給的解釋就是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在最短時間內記住想記住的知識。
此外,還有學生私下找到該教師表明自己的態度,當初開開心心選修日語,滿懷期待地來上課,結果最終聽到的卻是這樣的授課內容。而且該學生表示,形象記憶五十音不一定能記住,但是對這樣教學的授課教師「永生難忘」。
一些思考
對於教師而言,通過趣味的方式進行授課確實是一種不錯的方式,但是這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一定要保證內容健康、得體。
一般而言,趣味教學確實能夠讓整個課堂的氛圍變得更加活躍,互動性強,同學參與度高,同時學習效率也會隨之增加。而要做好一節趣味課程,前期的準備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精力,需要大家用心地去打磨課程內容。
但是大家一定要對課程質量把好關,畢竟這個課程不是自娛自樂,而是要教授給學生們,如果像這樣通過低俗描述、歧視女性的方式來獲得關注,這種低級趣味值得推廣嗎?我並不這麼認為,這樣只會引來同學們的反感與厭惡,同時也對自己造成不良影響。
其實聯想記憶法這種方式並沒錯,但是在聯想的對象上,描述的方式上就需要多花功夫,認真打磨,切忌通過「擦邊球」的形式來吸引關注,同學們可不見得會買帳。
大家認為,這種授課方式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