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為什麼要以感恩的心態對待老客戶?如何表達呢?全是乾貨
作為一名員工,應該明白,自己的薪水和業績都是建立在客戶的認可和信任基礎上的,員工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與你的客戶進行溝通。因此,無論是初次拜訪客戶,還是與老客戶之間的精誠合作,員工都要用一種感恩的心態面對他們,了解客戶的狀況,解除他們的擔憂,重視與客戶長期友好的合作關係。
初次拜訪客戶,無論成交與否,如果客戶和你之間有片刻的溝通,你就要感謝客戶能接待你,感謝客戶給你介紹產品的機會,感謝客戶能對你的介紹提出哪些有意義的疑問。心存感激,也就不會對客戶的挑剔產生厭惡,你就會有耐心聽完她的意見,做出理智的答覆;心存感激,你能在離別之前,有禮貌的對客戶的接待說出一些感謝的話,用眼神傳達你的感謝之意。
在你的工作業績不斷上升的過程中,翻開你的訂單你就能看見總有一些熟悉的名字。對這些伴你共同成長進步的老客戶,你千萬不要習以為常,對他們的電話或請求沒給充分的重視,冷落了他們。他們之所以和你保持長久的合作,可能就是他們需要你這種積極做事的作風,感覺你可信可交。作為一名公司員工不斷開發新客戶和保留老客戶同等重要。
對於公司員工來講,為什麼要以感恩的心態來對待老客戶呢?
首先,要知道是老客戶與你籤的第一批單子使您創造了業績,才讓你信心十足。
初入銷售行業時,員工總會為無數次的拒絕傷腦子,完全能夠自己給自己打氣,說銷售是從拒絕開始的,可是要是一個月下來你沒拿下一個單子的話,再堅強的信念,也可能會被擊垮。但是,在你就要難以承受的時候,有一個客戶突然對你說:「好,我們就合作一次試試看吧。」在這一刻,不管多大的沮喪情緒都會消失。第二天早晨,你會對自己說:「幸運之神終於要眷顧我了,成功已經向我招手,今天我要拜訪更多的客戶。」你的老客戶絕對是見證你的汗水的人,是你勝利的導航標。
其次,與老客戶的關係持續得時間越長,你們越會把更大的業務交給你。
人是感情動物,既然交給誰做都是一樣的,怎麼就不給個面子與老朋友。所以,我們有時候會發現。一個家庭五口人,全都在同一個保險業務員的代理下進行投保。當然,你必須要給客戶更加忠誠的服務。這樣,他們才會成為你忠誠的支持者。你們的關係更加牢固,競爭對手越不能把你的老客戶挖走。相反,要是你不重視與他們的持久關係,沒有以對待新客戶的熱情去對待他們。在你的競爭對手更好的服務來臨的時候,他們就會主動放棄與你的合作。
最後,實際上老客戶還有利於擴大你的客戶資源,為你做免費廣告。
在很多時候,熟人的一句推薦,頂得上一個員工的千言萬語。要是你的老客戶認可你,在很多時候,當他的親朋好友需要此類服務時,他會主動為他們介紹你的情況,你也可以在老客戶的周圍,積極的開發你的潛在客戶資源,而這個時候也往往很容易達成目標。因為你可以通過老客戶很快掌握你需要的客戶信息。這樣你的市場會越來越大,你的業績也就上去了。
面對老客戶,我們一定要心存感激,真誠感激身邊擁有的老客戶,那麼,如何體現我們的感激之情呢?
首先,從內心真正尊重、感激你的客戶
當客戶有什麼實際的需求和建議時,要積極幫助,謙虛接受,並給予言語感謝;而不是只有在做與工作利益掛鈎的事時,你才忽然出現。
其次,將感激之情表現出來
員工要把自己的感激之情,時時刻刻表現在日常的小事小節上,學習世界汽車銷售大王喬吉拉德,每天都為自己的客戶發送名片,其實就那麼短短的幾行字表達出對客戶的關心之意。你要時刻關心你客戶的身體、生意狀況,經常在節假日問候他們。
再次,站在客戶的角度考慮問題
如何公司員工真的能夠站在客戶的角度考慮問題,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曾經有一位總經理招聘秘書,當時他收到很多簡歷,看得頭暈眼花,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忽然間,有一封求職信引起了他的注意:「總經理先生,您好,我知道您現在要看很多求職信,一定很頭疼,而我非常希望能幫您處理這些問題。過去我在人事單位工作多年,經驗豐富,我相信自己有能力來幫你解決這個問題。」這位總經理眼睛一亮,馬上打電話邀請這位求職者來上班,但是很可惜,別人已經錄用她了。
這封求職信的文筆並不算非常優美,求職者也沒有大肆渲染自己的能力。她只是站在這位總經理的立場,思考他的需求,就這樣在眾多求職者中顯山露水,為自己贏得了一個工作機會。這樣的理念如果用在工作中,也會產生奇妙的效果。
最後,保持長久的關係
你可以一個電話,一封郵件,也可以選擇合適的時機拜訪。當你知道一種新的產品可以滿足你客戶的實際需求時,你可以及時告訴他們。對他們變動的電話號碼、家庭住址要及時掌握。總之,積極地發展你們的關係,更多的時候,你們可能就會最終成為朋友。
對於員工來講,實際上感恩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生活中的小事開始,說一句感恩的話,寫篇感恩的文章,做件感恩的事等等。當你與人交流時,感恩的心態會使你心胸自然放寬,使你更加勤奮地處理客戶提出的異議。你給予的越多,得到的就可能越多。
(文/老任,《員工為什麼要以感恩的心態對待老客戶?如何表達呢?全是乾貨》,轉載請註明來自百家號:老任說職場)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