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在2020亞洲教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的...

2020-12-11 亞洲教育論壇

在2020亞洲教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英國利物浦大學副校長席酉民發表了講話。

非常開心有這樣一個機會,我不是鄭強那樣的化學家,也不是什麼家,我是教育工作者,在這兒分享一下我們對一些問題的思考,我保證我的PPT比他一定少很多。最後的話落腳在回歸初心,回歸本質。

我提出的問題是回歸還是重塑,或者是回歸和重塑,這是我今天要談的,那麼大家知道現在的大學遇到了很多問題,前一段時間中國有一篇很有意思的報導,說很多西部的大學到東部區域辦學,後來中央派了一些記者去採訪,我提了很多建議,包括中國的大學組織法的問題,包括大學的資源配置問題,最後我講一句話,這句話講了很多年,我現在想講一句話,建議國家允許大學破產。這不是一個新話題,是一個老話題,有一個教授說未來的美國教育如果不變革,15年之內,美國的大學會破產一半,有人說他是譁眾取寵,有人認為給我們工作者敲響了警鐘,實際上,2013年到2014年,美國的大學連續破產了數百所,這種情況下,中國把美國的教育作為我們的樣板去學習,我們應該思考在目前這種世界的背景下,大學是破產還是通過顛覆性的創新去贏得未來,實際上現在是一個全球重塑教育,再定義大學的時代。所以我們必須去回答一個問題,中國教育,我們現在從政府到下面都在講以本為本,四個回歸,我們到底是回歸還是重塑,我個人認為是回歸+重塑,既要回歸,還要重塑,這兩個問題必須解決好。我今天跟大家一起思考一下用什麼樣的辦法解決回歸和重塑的問題,剛才有校長講到了中外合作大學,我們學校也是中外合作大學,他講的是第一個中美,實際上早期有兩所,我們是早期的兩所之一,我們當時在辦這個學校的時候,我們的定位是什麼,不能簡單的靠背外國大學,因為全球需要重塑,所以給了我們一個機會,這個機會就是讓我們怎麼樣去撬動這個教育,我們把自己定義為教育的變革者,我們要找一個支點,這個支點就是通過辦這個學校,能不能對中國的教育進行某種變革,這是我們的努力。途徑是什麼,你既然有這麼偉大的理想,途徑是什麼,大家知道教育是航空母艦,我們上面有小學、中學、大學,怎麼樣讓大學發展,不是給航母母艦上增加一架殲20,試圖通過這樣的一所學校去探索未來的教育,然後改變教育的航線,這實際上是我們所採取的途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有可能對未來的教育有更大的影響,而不是簡單的在中國多一所大學,少一所大學,如果在中國能夠有一所大學,能夠對教育的方向,教育未來的模式提供某種借鑑,這個大學的意義就更大。我們一開始就開啟了這樣的探索,你要探索未來的方向,一定要跟未來的教育進行深刻的理解,這個時候用經濟的四個階段做了一個簡單的劃分,大家會看到傳統經濟、知識經濟、創客經濟、創新經濟,下面還有幾種教育模式,我們現在基本上在第二個階段,教師教授,有一小部分,小團隊的創造項目是導師指導,但是未來是什麼,想一想人工智慧、想一想機器人,想一想知識的傳授速度和傳授途徑的可取代性,未來更多的是改變,因為你的工具很強大。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有手機,但是沒有人敢說把手機的功能用到了30%,如果一年以後,或者現在,一個人願意就可以擁有一個機器人助理,假設一下,機器人助理非常強大,可以拓展人的功能,但是人不行,就像手機一樣,你最多用30%的功能,它依然是沒有價值的,所以未來的教育在幹什麼,提升人的心智,提升人機互動、人機合作的能力和創造性,這才是未來的教育。所以我們現在遺憾的是,我經常拿鄭強老師開玩笑,他發了很多的呼聲,我們要釋放教育,大家要注意,教育是人生的全過程,我們李院士講教育的善,但我們看到的是什麼,我們絕大部分的人是為他人學習的,還有很大部分人是為學位學習,很少為興趣而學的。想一想看,你未來的學歷、學位一定會迅速貶值,如果一個大學只有學歷學位的發放權,保證你的存在價值,你遲早要破產,現在人類社會裡面真正的價值是你在某一方面有造詣,你有沒有學歷學位都沒有關係,很多人會找你,因為你有價值創造。所以我們的教育,如果我們能夠形成大量的,從小學開始,幼兒園、小學開始就有自我興趣的追求,其實幼兒園就有興趣,一步一步的興趣,最後只留下考高分、進名校、拿證書,貼了一身標籤,出去做不了任何事情,這種教育一定會毀滅一代一代的創造性。

我們一定會出現三類人,一個是有造詣的專家,把自己的興趣做到極致,還有一種是把興趣做到極致,甚至形成他的領導力,就成為了行家,即使沒有成為行家,專家,也會過一個幸福的人生,為什麼不幫人實現這樣的價值呢,這就是教育的思考。圍繞這樣的教育我經常在思考一個問題,全球化我同意之前教授的觀點,根本不會終結,會進一步加大,只是說形式、方式不同,還有數位化、智能化會導致全球進一步的合作,這種情況下,教育應該培養什麼,世界的玩家,或者說有責任的話應該是世界公民,有公民行為,不僅僅是玩家,還得守法。那麼未來的人要成為世界玩家,有幾個東西是進一步加強的,無論是專業的精英教育,還是一般的教育,品格、素養、心智變得非常重要,想一想人和機器人的關係,你沒有這些東西,機器人在你面前就沒有什麼用。我們需要一批有造詣的專家,這類人是專業精英,需要培養,但是未來社會更缺的是用人工智慧、機器人這種新的平臺和工具,給人類製造新的生存場景的人,這樣的人需要整合能力,而且需要跨文化的領導力,還需要行業堅持,最後可能成為行業領袖。很遺憾,如果是有興趣的追隨者,絕大部分人不會成為這種人,絕大部分的人是有能力的工作者,只有少部分的人會變成行業精英,但是我們希望的是,我們所有的人類,所有的中國人能夠釋放自己的興趣,釋放自己的價值,那最重要的教育應該是這類,就是這些人如果我們訓練他的終身學習能力,訓練他的興趣導向,這些人會過上幸福的人生,不少人會演化出專家、行家,這是我們對未來教育的三種模式的思考。

圍繞這樣的思考,我們怎麼做呢,簡單的說,我們是利用中外合作辦學的獨特性,把西方的文化和實踐,和東方的文化和實踐結合起來,這是我們學校辦學和有的中外合作辦學不一樣的地方,我們不是簡單的靠背,我們也不想靠背,全世界的大學到現在為止都落後了。我說這句話很多人會挑戰我,你說哈佛、牛津、劍橋落後了嗎,落後了,落後於這個時代技術對它的要求。他們自己也承認,所以才會有牛津專門組織一個團隊,對他近150年發展歷史的重新梳理,我們是把吸收國外的文化要素,那三個五角星是西方文化的三個基石,右邊是中國的,把這些結合起來,形成新的教育探索。我們做的是,最重要瞄準未來的趨勢和需求,未來的教育應該怎麼做,未來的大學內部體系應該怎麼做,想一想看我們現在的大學體系,包括中國和世界的大學都是應用的官僚層級式的結構體系,在學校裡面不知道鄭書記現在弄得怎麼樣,老師一般不願意去行政樓的,因為臉難看、事難辦。還有大學和社會的互動關係,我們通過這三個方面的探索去影響,我們在15年前說這些話的時候,有的人覺得是天方夜譚,15年以後,每年有各種培訓,我們現在組織了一個大學撬動中國的大學創新競賽,形成了一系列的生態,我在這兒不講了。基本的邏輯簡單的說一下,讓未來的教育一定要做這樣的改變,一個改變就是我們現在傳統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專業的,重視專業技能的教育,學生走向社會的時候,發現這些人不能用,大家都在強調怎麼樣進行跨專業的教育,把學科分成塊兒,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即使這樣的人依然不能適應未來社會,因為他們缺了很多創新精神,缺了領導力。網上虛擬世界玩得很歡,到了現實世界立即被打敗,你問一個年輕人什麼都懂,可能是一個本科生,但是一知半解。所以這種訓練,只有經過跨專業的訓練才有可能成為高端的,社會需要的人,既有專業教育,又有跨專業教育,這麼多的教育我們叫做融合的教育。無論是哪種教育,最後的素養教育也必須加強,特別在數字智能時代,我們做了三種探索,一種是有行業背景的專業精英,一種是以行業整合專業知識,我們叫做有專業基礎的行業晶瑩,還有一種是有行業背景和能力的工作者,終身興趣追求者,這種人有可能會變成那樣的一種人,三種模式會形成我們未來對大學的幾個階段的認識,這是古代的大學,這是現代的大學,專業弱連接分割的,未來的大學,不管是現在叫3.0還是4.0,一定是扁平的、多元的、融合的、分布式的。

要做到這樣的大學,我們學校的觀點,一個大學最重要的是品牌,品牌背後一定有教育哲學和理念,然後在全球的知識網絡和資源,最後是分布在不同地區有主題的教育生態,形成這樣一個大的生態系統,撬動未來人類新的生活方式,這是我們的理念。圍繞這樣的理念,我們做了三個階段,一個是我們的1.0版本,在蘇州工業園區的主樓,我們在這個地方做的是1.0版本,用了十年時間去創新和升級了傳統的教育,然後2017年開始考慮到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對人類基本功能的替代,我們提出了融合式教育,這是太倉校區的設計,明年全部建成,這個地方叫2.0。聯合企業資源,創建行業導向的融合式教育,最近我們在大灣區做一個試點,那就是我們的3.0布局,融入社會,撬動各方資源,營造教育研究創新創業的產業生態。好,謝謝大家。

2020亞洲教育論壇年會世界職教院校聯盟WFCP主席克雷格演講視頻

2020亞洲教育論壇年會之晚宴篇

「2020亞太學前教育影響力50強」榜單正式公布

「亞洲教育影響力獎」獲得者黃麟喬:什麼時候教育能更多關注孩子的身心靈?

相關焦點

  • 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大家需要自問,我們真的重視教育嗎?
    2020亞洲教育論壇上,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英國利物浦大學副校長席酉民在開幕式和高等教育論壇B上呈現了精彩的演講,下文為搜狐教育觀察對席酉民校長的專訪。整個東亞儒家文化圈,都特別重視教育。中國父母尤其捨得給孩子做教育「投資」,因為他們相信,教育能夠改變人的命運。
  • 席酉民:重塑教育,是允許大學破產還是通過顛覆性創新
    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 11月14日,2020亞洲教育論壇年會在成都開幕。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英國利物浦大學副校長席酉民在大會上進行了主題演講。 當前是一個全球重塑教育,再定義大學的時代。在談到中國教育未來發展時,席酉民認為既要回歸,還要重塑,需要把這兩個問題解決好。 席酉民提出了一個觀點:建議國家,允許大學破產。
  • 華人禮服董事長陳文鑄應邀出席2020亞洲教育論壇年會
    2020年亞洲教育論壇主題為 「教育之光,點亮未來」年會於11月13日至15日在成都 隆重召開。本屆大會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指導,歐美同學會留加拿大分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全國工商聯民辦教育出資者商會、四川師範大學主辦,亞洲教育論壇培訓中心、成都市博覽局、成都市教育局等機構特別支持。
  • 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講述中外合作辦學故事
    編者按:從77級高考親歷者,到中外合作辦學實踐者,正值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教授講述40年來他親身經歷和見證中國高等教育事業變革和發展的故事。以下內容為席酉民口述。 1974年3月2日,我高中畢業返鄉勞動,從學校推著自行車,馱著個竹皮箱子回家,這一勞動就是四年。
  • 媒體聚焦:西交利物浦大學媒體報導回顧 (2018年4月)
    (西交利物浦大學成立「為僑服務工作站」、「僑聯」。)導讀:西交利物浦大學現有教職員工1049人,其中,包括各類僑界人士佔比近35%。要在中國土地上辦一所國際化大學,為全球教育重塑、特別是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時代的世界教育提供一種方案。這種方案從教育、大學概念、校園形態、教育管理以及社會互動形成一套完整體系,為未來的教育至少提供一個西交利物浦的方案。」席酉民說,他希望西交利物浦成為未來世界的一所國際化大學。
  • 媒體聚焦:西交利物浦大學媒體報導回顧(2020年8-9月)
    為改進學生線上學習的體驗和教學的互動效果,西浦對教室設備和技術進行了升級,教室可支持教室實現高質量視頻直播和錄課,更好地支持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授課和師生互動。該新聞亦吸引了《新華日報》等媒體報導。導讀:9 月7 日,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教授在接受《MBA 中國》專訪時,就30 年來中國MBA 教育項目的變革分享了個人見解。
  • 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啟程,找個支點重塑世界
    近日,西交利物浦大學2020屆畢業典禮隆重舉行,執行校長席酉民教授以「啟程,找個支點重塑世界」為主題致辭。以下是全文:親愛的同學們、尊敬的同事、家長和朋友們:在全球仍與COVID-19痛苦抗爭的特殊時期,我們用這種獨特的方式歡送2020屆畢業生,在經歷人類與病毒搏鬥的無奈中,攜西浦教育之成長步入一個空前複雜脆弱的世界。
  • 西交利物浦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的「探路者」
    手持劍橋大學、牛津大學、英國帝國理工大學等6所世界頂級名校的錄取通知書,讓楊凡遭遇了「幸福的煩惱」。回望四年前高考的失利,這位西交利物浦大學的畢業生此刻對母校充滿了感激。楊凡並非個例。在剛剛結束的畢業典禮上,記者獲悉,西交利物浦大學第二屆523名畢業生近90%已收到包括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在內的世界知名大學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即將踏入「國際人才舞臺秀」。「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人才,中外合作辦學大有可為。」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指出,我國高校長期存在辦學模式趨同的問題,而中外合作辦學是對建設多樣化高等教育體系的新探索,具有「鯰魚效應」。
  • 西交利物浦大學媒體報導回顧 - MBA中國網
    【MBA中國網訊】過去的一個月間,中國教育電視臺、《中國日報》、《新華日報》、《揚子晚報》、《蘇州日報》、蘇州電視臺等國家級及省市級媒體,關注並報導了西交利物浦大學,內容包括高等教育探索、西浦首屆國際節及師生科研成果等。在《泰晤士高等教育》、MORNINGSTAR等海外媒體上,西交利物浦大學的研究人員也多次發聲。
  • 探索融合式教育新模式,西交利物浦大學全球招聘多個學院院長
    中國規模最大的中外合作大學、被譽為「中外合作大學的標杆」的西交利物浦大學,正在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除了發展和完善其所在的蘇州工業園區的本部校區外,其還在太倉新設了創業家學院,目前已啟動管理人才招聘工作。
  • 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院長莊蒙德爵士訪問西交利物浦大學
    (Balliol College Oxford)院長莊蒙德•波恩爵士(Sir Drummond Bone )訪問西交利物浦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教授會見了來訪客人,並與其會談。   席酉民校長對莊蒙德爵士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席校長表示,從2003年10月首次訪問蘇州工業園區到2008年7月卸任英國利物浦大學校長,莊蒙德爵士為西交利物浦大學的創立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隨後,席校長從西交利物浦大學的願景與使命、獨特的五星育人模式、畢業生深造、校園建設及大學戰略規劃等方面向莊蒙德爵士做了詳細的介紹。
  • 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在災難中成長,穿越混沌遠行
    在災難中成長,穿越混沌遠行——執行校長致全體教職員工、同學和西浦朋友們的聖誕、新年、春節賀辭  各位老師、同事、同學們、朋友們:  2020年共同經歷了不同尋常的冬的陰霾、春的跋涉、夏的耕耘,秋的躁動,COVID
  • 快訊| 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應邀出席2020「中國商學院...
    商學院教育盛典【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應邀出席2020「中國商學院」教育盛典!】【查看詳情】【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曉紅應邀出席2020「中國商學院」教育盛典!】【查看詳情】【哈爾濱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葉強應邀出席2020「中國商學院」教育盛典】【查看詳情】【「2020年度中國商學院最佳中外合作碩士項目TOP30」首批候選榜單公布!】
  • 西交利物浦大學校長席酉民教授在2020開學典禮上的演講(全文)!
    親愛的本科生、研究生同學們,同事們、尊敬的家長和朋友們:櫻花紛飛,梅雨淅瀝,徜徉於絕美和空曠的校園,我懷念往日熱鬧的西浦,留戀林蔭道上與老師和學生的攀談,令人激動的一場場演講。今天,5500多名西浦的新主人,使金秋的校園煥發出勃勃生機,在疫情依然全球蔓延之際,開啟不一般的2020新學年。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熱烈歡迎你們!
  • 西交利物浦大學舉行2019級開學典禮—新聞—科學網
    開學典禮會場   8月25日,西交利物浦大學
  • 西交利物浦大學公布中國新校區計劃
    2月2日,西交利物浦大學借英國首相特蕾莎梅首次正式訪問中國之機,對外公布其中國新校區計劃。其位於江蘇太倉市的新校區,將體現西交利物浦大學的教育使命,提供國際化的優質高等教育,包括提供在中國和英國學習的機會。
  • 西交利物浦大學:解題「洋大學」的「中國夢」
    「國際化」不是簡單的複製粘貼 「西浦」致力於成為中國土地上的一所國際化大學,如何實現?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表示,雖然西浦是中英合辦的,但我並不贊成原汁原味照搬英國甚至美國的教育模式,還必須融合自己的本土實踐,形成獨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以及一套創新的、能夠整合全球教育資源的管理支撐系統和網絡體系。
  • 西交利物浦大學學習超市全球啟動 打造支持終身學習的創新型教育生態
    5月22日下午,西交利物浦大學舉行西浦學習超市全球啟動儀式,旨在通過全新概念的學習超市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創新型教育生態。啟動儀式作為一個獨特的創新平臺,西浦學習超市將引入世界範圍內優質的在線教育資源和外部教育品牌及研究成果,並與西浦有特色的實體校園相結合,探索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未來大學新形態,以支持符合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個性化終身學習及創新創業的生活方式。
  • 西交利物浦大學西浦慧湖藥學院正式成立
    11月11日,西交利物浦大學西浦慧湖藥學院成立儀式暨首屆蘇州生物醫藥「慧」論壇在西浦舉辦。  蘇州市委常委、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吳慶文,蘇州市副市長曹後靈,蘇州工業園區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組織部部長林小明,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浦慧湖藥學院院長蔣華良,中科院蘇州納米所黨委書記、副所長鄧強,以及北京大學藥學院、浙江大學藥學院、復旦大學藥學院等全國十餘所藥學院院長,多家本地科研院所代表,60餘家長三角生物醫藥龍頭企業高管,共200餘位嘉賓出席了成立儀式
  • 獨墅湖獎學金首發儀式在西交利物浦大學舉行
    獨墅湖獎學金首發儀式在西交利物浦大學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