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四年,宿舍環境如何成為很多大學生關心的問題。最近,南京大學的一項「新操作」火了,學校用大數據統計新生個人信息,推出「宿舍匹配系統」,以學生們的生活習慣來安排宿舍,超過23點睡覺的「夜貓子」和早睡早起的「勤快生」互不打擾,讓學生有一定的自主選擇權。你覺得怎麼樣?
學生時代的你,多半遇到過生活習慣不一致的舍友,如果同一宿舍的幾個小夥伴都是「夜貓子」或者都愛早起,那該有多好。
這樣美好的願望對於南大2017級的部分本科生而言已經成為了現實。
據媒體報導,南京大學學工處通過新生調查系統,提前「摸清」了部分新生的作息時間、衛生習慣、學習特點等,通過大數據評估新生的相似度來給他們排定學號,安排宿舍。開學半個月下來,新生們相處得分外融洽。
南大工科試驗班的大一新生小霞告訴記者,大學宿舍和自己入學前暢想的完全不一樣。「來報到之前,我悄悄找學姐打聽過,說是按照姓氏筆畫排宿舍,宿管阿姨站宿舍門口喊一聲『×同學』,宿舍裡四個人能同時抬頭答應『誒』。」
誰知道,小霞宿舍裡的四個姑娘不僅姓名「不連號」,連來自的省份都不一樣。「我們宿舍四個姑娘都來自不同的省份,我是江蘇人,就是南京的,宿舍裡其他三個同學分別來自浙江、北京和山東。」生源地不一樣,姓名也不相同,這四個女孩子為啥能排到一起,安排在同一間宿舍呢?
想了老半天,小霞和舍友們在晚上睡覺前找到了答案,「晚上睡覺前,我們發現了大家的共同點:睡的時間都不早,作息都有點『夜貓子』。」小霞宿舍裡的四個姑娘,每天晚上差不多都在11:30入睡,早晨起床的時間也差不太多,「六點半起床,到了大學裡同樣要用功,哪能睡懶覺。」
很快,小霞便和舍友們「打成一片」,「我們同樣也喜歡乾淨,甚至生活都有點潔癖,喜歡用自己的東西,洗澡和洗衣服都勤快得不行。」開學前小霞對宿舍的顧慮煙消雲散,「我還擔心過呢,我習慣晚睡,萬一攤上一個睡得早的舍友,大家會不會起爭執。現在看來,嘿,學校這麼給我們安排還這不錯。」
不止是小霞這一間宿舍,南大2017級新生的學號順序和宿舍安排,差不多都是按照學生們的生活習慣、衛生特點、學習特點等「個人元素」來「合併同類項」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相似的同學更容易「連號」,被排在一起。
能夠「合併同類項」的前提,是基於學校對新生的個人習慣「摸底」。記者在南大學工處看到了這樣一張調查表,上面分為「夜晚休息時間」「早晨起床時間」「平均換洗衣頻率」「您對宿舍共同消費的態度」等多個選項。新生需要按照自己的個人情況做填寫。同時學工處還在調查問卷的最後保證,不會透露新生的個人信息。
據報導,今年是南大在新生中首度試點使用住宿匹配系統,調查了部分新生的習慣。沒有接受調查的新生,依然遵循隨機分配的原則。「我們通過該系統的調查,搜集了800+新生的作息時間、衛生習慣、學習特點、社交偏好,以及其他一些私人問題,來幫助評估新生的相似度。」
學工處郭老師介紹,收集完學生的個人信息後,通過大數據整理的模式對學生的信息做分析,「我們在系統裡,將新生數據量化整理為六個維度的有界向量,那麼向量之間的距離就代表了新生之間的相似程度。將相似度相近的兩個人排在一起,其本質上是一個路徑規劃問題。選用貪婪算法(一種計算機信息處理方法)求得局部最優解,即可保證相鄰學號之間相似度差異不會過大。那麼再按學號分配宿舍,宿舍成員之間的生活習慣等差異就不會太大啦。」
南大為什麼要在今年首推「宿舍匹配系統」呢?南大學工處處長龔躍介紹,為了讓新生們在南大的大學生活過得更愉快舒適,學工處的老師們「操碎了心」。「我們這樣『大費周章』的安排,肯定有科學原理。研究表明,大學生宿舍矛盾主要是由生活習慣差異所造成。宿舍問題的處理,屬於私人空間的層面。小小的宿舍是大學生最直接參與的人際交往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的表現衡量著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健康和為人處世的能力。宿舍成員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影響、相互適應。」
因此南大為2017級新生推出了「南京大學2017級本科新生生活習慣普查」,用數據規劃學生宿舍安排,讓學生有一定的自主選擇權。龔躍表示,這樣做並非同化了宿舍特性,「更多的是避免隨機安排而導致的差異化過大現象,積極消除製造寢室矛盾的不利因素。大學是走向社會的緩衝期,希望17級的新生能在點滴細節中調節自我,在主動選擇中接受磨鍊。」
消息一出,不少被室友「折磨」過的同學紛紛表示,這個可以有:
也有網友建議成立打鼾組、吸菸組、球迷組……
也有網友表示擔心,懶覺組估計沒人去上課了……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曾通過問卷網對1355名大學生進行的調查顯示,70.5%的受訪學生曾為寢室矛盾而感到煩惱,67.6%的受訪學生曾想調換寢室。導致寢室矛盾的主因是:生活習慣不同、室友間缺乏溝通、性格不合。
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心理諮詢與服務中心副主任胡志峰認為,寢室矛盾產生的原因與學生成長經驗有關。獨生子女平時在家比較受寵,很多都以自我為中心,來到大學,過上了集體生活後,難免會起摩擦。「任何一次新環境的適應都會伴隨著摩擦與衝突,成長就是不斷調試自身進入新環境的過程」。
調查顯示,60.2%的受訪學生認為生活習慣不同是導致寢室矛盾的主因。其他原因還有:室友間缺乏溝通(39.0%)、性格不合(36.0%)、競爭關係明顯(22.8%)、家庭背景不同(22.6%)等。
還記得你上次和室友爭吵是因為什麼?記住這九條最基本的原則,讓你們宿舍避免矛盾和爭吵!
還記得上次和室友吵架是什麼時候嗎?
除了換寢室,
解決宿舍矛盾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來源:中青在線、揚子晚報(yzwb20102806 )、@昆明校園、新浪微博等
監製:陳知春
編輯:王朝、趙剛
覺得不錯,請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