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好,這裡是「芒種聊政策」欄目,我是你們的老朋友芒種老師,今天和大家聊聊小升初政策裡會涉及到的一些特定名詞。 隨著政策的改變,一些名詞的釋義可能會有調整。
比如說以前的中心城區指的是5+2區,即青羊區、武侯區、錦江區、金牛區、成華區、高新區、天府新區(指納入中心城區招生入學範圍的區域);2017年起中心城區調整為5+2+6區,即新增了龍泉驛區、青白江區、雙流區、溫江區、郫都區、新都區;2020年中心城區新增了東部新區(指納入中心城區招生入學範圍的區域)。
掌握了這些名詞解釋,才能更好的理解小升初政策,輕鬆應對2021小升初!
學籍
學籍指學生在某校登記的入學資格。2014年9月1日起,全國已經初步建立了中小學學籍的信息管理系統。
戶籍
戶籍是指國家主管戶政的行政機關所製作的,用以記載和留存住戶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書。也是我們每個公民的身份證明。對成都小升初的孩子來說,也是判斷本地生和外地生的憑據。
本地生
對公辦學校來說,本地生指戶口在成都主城區及周邊各大區、縣、市的學生。其中本地生又分中心城區學生和郊區新城學生。
對私立學校來說,本地生指小學畢業戶籍或學籍在成都市19個區市縣(青羊區、錦江區、金牛區、成華區、武侯區、溫江區、新都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郫縣、雙流縣、新津縣、金堂縣、大邑縣、蒲江縣、邛崍市、崇州市、彭州市、都江堰市)及成都市高新區、天府新區納入成都中心城區範圍以內的生源、東部新區納入成都中心城區範圍以內的生源。
外地生
對公辦學校來說,外地生指戶口登記地在成都市以外的學生。
對民辦學校來說,外地生指小學畢業戶籍和學籍在成都市19個區市縣(青羊區、錦江區、金牛區、成華區、武侯區、溫江區、新都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郫縣、雙流縣、新津縣、金堂縣、大邑縣、蒲江縣、邛崍市、崇州市、彭州市、都江堰市)及成都市高新區、天府新區納入成都中心城區範圍以外的生源、東部新區納入成都中心城區範圍以外的生源。
中心城區
中心城區是指:天府新區(指納入中心城區招生入學範圍的區域)、成都高新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雙流區、溫江區、郫都區、新都區。
另外,成都市中心城區今年新增了東部新區(指納入中心城區招生範圍的區域)。
(成都「東進」效果圖)
東部新區的空間範圍一部分包括簡陽市所轄的13個鎮(街道)所屬行政區域,分別是海螺鎮、蘆葭鎮、董家埂鎮、壯溪鎮、玉成街道、草池街道、石板凳街道、福田街道、養馬街道、石盤街道所屬全部行政區域及高明鎮、三岔街道、賈家街道所屬部分行政區域;另一部分包括天府新區簡陽片區191平方公裡(包括空港新城範圍內的丹景街道全域和三岔街道部分區域,及現由簡陽市管理的武廟鎮全域和高明鎮、賈家街道部分區域),委託成都東部新區集中統一管理。
郊區新城
郊區新城是指:金堂、彭州、蒲江、邛崍、大邑、都江堰、崇州、新津、簡陽。
隨遷子女
隨遷子女是指外地戶籍在成都居住務工人員的子女;成都本地戶籍跨區域居住務工人員子女。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常住戶口在成都市非5+2區而到5+2區居住務工的人員子女(例如:雙流區到錦江區);
2.常住戶口在成都市5+2區而到成都市非5+2區居住務工的人員子女(例如:錦江區到雙流區);
3.常住戶口在成都市非5+2區跨區(市)縣居住務工的人員子女(例如:雙流區到溫江區、都江堰市到雙流區)。
5+2區指的是青羊區、錦江區、武侯區、金牛區、成華區、高新區、天府新區,5+2區視為一個區域,其它區(市)縣各為一個區域。
回城生
回城生指在成都市外小學就讀、回戶籍地參加小升初的成都市戶籍小學畢業生。在戶口所在的區縣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回城手續,視同本地生。
高層次人才子女
高層次人次是高層次留學人才和海外科技專家的統稱。
高層次人才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新世紀百千萬工程」人選、「高新人才工程」人選、長江學者計劃人選、「百人計劃」人選、天府學者計劃人選、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省部級學術技術帶頭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等。
高層次人才子女即為這些人才的子女。高層次人才子女成都小升初按就近入學原則,在成都範圍內可一次性選擇任一中小學校就讀。
需要注意的是,只能任選一次。例如:小升初選了,初升高就不能選。
集體戶口子女
戶口掛靠在集體戶口上,多人共用一個戶口,就叫做集體戶口,集體戶的孩子就叫做集體戶子女。
流水號
流水號指中心城區小學畢業生進行初中入學登記時,由教育局統一編制報名流水號。
調考
調考即調研考試,除了青羊區,其餘各區基本都會在每年開學或期末舉行抽查學校教學水平的考試,相當於是對學生的綜合抽查。各區自行決定是否進行調考,以及調考時間。
各區教育局可以通過調考成績了解各學校各老師的教學水平,同時也能了解到本區學生的綜合水平,另外一些學校也會根據調考成績對一些成績優異的孩子進行提前錄取,所以調考逐漸成為小升初途徑的代名詞。
需要注意的是,青羊區沒有調考,武侯區、金牛區、成華區、錦江區、高新區看調考成績。
聽說今年調考延期了,預計會在9月中旬組織考試,家長和孩子做好相應準備,具體以學校通知為準!
公民同招
公辦、民辦學校在教育部門統籌下統一招生,不過在實際操作中,批次安排可能會有先後。
民辦100%搖號
2019年民辦學校的招生計劃30%的名額實行搖號錄取,剩餘名額採取面試等方式確定。2020年民辦不再有面試,實行100%搖號。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就採用搖號的方式錄取學生,未超過,就錄取全部報名學生。
公辦兜底
每位學生都有一個公辦小搖號學位,小搖號不需要報名。
除此之外,可自願選擇報名1所民辦學校(天府新區3所),也可自願選擇報名1所市直屬學校的搖號(大搖號)或者部分區才有的小小搖號(例如:高新區、天府新區、郫都區、雙流區等),不過高新區的小小搖號明年可能會取消。
大搖號
大搖號指的是市直屬學校的搖號。
今年的大搖號學校有5所,分別是石室中學(北湖校區)、成都七中(高新校區)、樹德中學(光華校區)、樹德中學(外國語校區)、北京師範大學成都實驗中學。
(2020年大搖號招生計劃)
中心城區戶籍或中心城區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可以選擇5所大搖號學校中任意1所報名搖號。
郊區新城戶籍或郊區新城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只能選擇樹德中學(外國語校區)這1所學校報名搖號。
需要注意的是,大搖號一旦搖中,自動失去小搖號資格。
小搖號
小搖號是區屬學校搖號,也是我們常說的劃片、劃片隨機派位。小搖號不需要報名,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公辦小搖號學位。
一般有兩種情況,多校劃片和單校劃片。如果對應多所初中,就搖號確定就讀初中。如果對口初中只有一所,那就直接上這所初中。
單校劃片
單校劃片指的是只有一所對口初中的情況(多個小學對口一個初中、一個小學對口一個初中)。
多校劃片
多校劃片指的是有多所對口初中的情況(多個小學對口多個初中、一個小學對口多個初中),讓買了學區房的家庭也不確定到底能上哪個學校。目的是通過這種方式為學區房降溫,把就近入學落到實處。
小小搖號
小小搖號也叫特例搖號,是只針對部分區域的搖號。比如高新區的石室天府、七中初中就是小小搖號學校,不過高新區的小小搖號2021年可能會取消。
除了高新區,還有哪些區有小小搖號呢?
郫都區:成都石室蜀都中學
雙流區:棠湖中學;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成都棠湖外國語學校(公辦性質學位)
龍泉驛區:航天中學;龍泉二中;龍泉七中、龍泉六中、成都經濟開發區實驗中學
新都區:新都四中、升庵中學、金都中學、毗河中學
天府新區:華陽中學、天府新區第三中學、天府新區實驗中學、天府新區萬安中學
(2020年天府新區小小搖號招生計劃)
以上是2020年天府新區小小搖號的招生計劃,跟小搖號一樣都是7月17日出錄取結果,也是在7月18—19日完成學位的最終確認。跟小搖號不同的是,小搖號不需要報名,小小搖號需要自己在網上報名。
其它區的小小搖號基本也是在大搖號和民辦搖號之後,在小搖號之前,具體時間以每年公布的為準!
對口直升
民辦一貫制學校保留直升,自願直升本校初中部的小學畢業生需在網上自願報名申請直升。
報名直升的人數超過本校招生計劃就搖號,未超過就錄取全部直升的學生。本校直升的搖號後,學校會核對剩餘招生名額,再對外報名搖號。
需要注意的是,民辦只能填1個志願,所以已經參加了校內直升的學生,不能再報名其它民辦學校。
統籌入學
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優先安排政策內的學生完成小升初學位後,對於部分其他政策內符合義務教育條件的學生,統一安排就近入學的一種方式。
隨遷子女、集體戶口子女、房子非父母百分百產權(青羊區、錦江區)、學區房不滿足年限要求(部分區,具體諮詢區教育局)等情況會被統籌入學;
空掛戶、戶籍學籍不一致等情況可能會被統籌入學,但是只有區上學位特別緊張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統籌,目前來看可能性還比較小,以區上的小升初政策細則為準!
學位確認
7月18—19日是學位確認的日子,全市所有被民辦初中學校和公辦初中學校同時錄取的學生需要在這個時間段內完成學位的最終確認。
一般學位確認時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民辦學校未搖中,還是只有一個公辦小搖號學位;
民辦學校搖中,就在公辦和民辦之間「二選一」確認學位;
大搖號未搖中,還是只有一個公辦小搖號學位;
大搖號搖中,自動失去小搖號資格,只有一個大搖號學位;
大搖號和民辦都搖中,就在大搖號和民辦之間「二選一」確認學位;
民辦、小小搖號都搖中,就在民辦、小小搖號、小搖號之間「三選一」確認學位。
小升初名詞就先解析到這裡,還有什麼想了解的歡迎留言討論!
來源:寧靜姐姐家長論壇
作者:芒種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