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等級制度森嚴,官員的服飾也有著嚴格而細緻的規定。而現在,領導幹部卻經常穿著樸素的夾克出席活動。一部官員服裝演變史其實也是一部社會制度變革史,衣邦人帶你一起探秘,從「官服」到「常服」的轉變到底意味著什麼?
「衣冠禽獸」原本居然是褒義詞?
明清之際,朝廷將官員的服飾規範化,衣前背後設補子,補子上繡花,文繡禽,武繪獸,每一品級的官員所繪之物又有不同。所以,在當時「衣冠禽獸」並非辱罵他人的言語,而是出自文武官員的服飾花樣。一方面是對朝廷官員的描述,另一方面,也含著平民階級對朝廷官員的讚賞、羨慕之意。
但到了明朝的中後期官員們漸漸變得品德敗壞,四處欺壓百姓、收受賄賂,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都在民間引起了非常大的憤慨,久而久之,這個詞也就成了貶義詞。
中山裝是怎麼來的?
孫中山在廣州任中國革命政府大元帥時,感到西裝不但式樣繁瑣,穿著不便,又不大適應當時中國人民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實用要求;而中國原來的服裝在實用上也有類似西裝的缺點。因此在弗倫奇軍便服的基礎上進行改良 ,設計出的一種立翻領有袋蓋的四貼袋服裝,被世人稱為中山裝。
而後,根據《易經》為中山裝寓以意義,五個扣子代表五權憲法,衣袖上三個扣子代表三權分立,四個口袋代表禮義廉恥(國之四維),背後不開縫,意思是國家不能分裂。
當代公務員為什麼愛穿夾克?
夾克有著「效率先生」的氣質,免熨、利索、耐髒、親民,這使得夾克成為中國官場上受歡迎的文官便服。在十八大後常委的第一次集體參觀時,五人穿夾克,兩人穿西裝,穿西裝的兩人也都選擇襯衣第一粒扣子敞開,不打領帶。
夾克衫很平民,不奢華,穿上他會給人一種低調、隨意、樸素、大眾化的感覺。領導幹部需要經常下基層調研,夾克乾淨利落、方便行動,特別是黑色夾克,耐穿,又不容易髒,相比其他服裝也就具有了獨特的優勢。
大大的社會變革也可以濃縮在小小的服飾變化中
頂戴花翎、烏紗帽、文禽武獸等官員袍服制度反應了特定的官僚系統形象,而現代國家合法性是基於人民群眾的認可和擁護的。官員從單純的管理者轉型為社會服務者,身穿夾克、襯衫、西褲投身在一線的的簡樸官員形象,代表了當代幹部的風貌與形象。
根據《國家公務員行為規範》中第八條規定,公務員應該是「舉止端莊,儀表整潔」的。雖然對公務員的著裝沒有硬性要求,但一套合適的衣服不僅可以體現良好的精神面貌,還能減少生活中、工作中的不便。作為服裝定製行業的標杆平臺,衣邦人十分關注我國行政幹部的形象,並為公務員及領導幹部提供量身定製服務。
目前衣邦人平臺已上線專為政府機關工作者打造的行政幹部系列服裝,包括行政夾克、中式套西、經典套西、襯衫、POLO衫、風衣等品類,滿足我國行政幹部的著裝需求。例如,被稱為「效率先生」的夾克在衣邦人平臺就有多種款式可以選擇,其版型簡約不簡單,得體不拘體,方便踱步思考,也能捲袖實幹;色彩多選用藏青、灰、黑、咖色等淨色,正式場合契合莊重嚴肅的風格,外出考察展現勤勉實幹的品格;面料手感細膩、穿著輕便,體現出樸實親和、知才善用的君子品味。
衣邦人致力於為政府工作者量身定製出行、會議、日常生活等場景下的服裝,維護我國公務員的公眾形象。據悉,衣邦人以「網際網路+上門量體+工業4.0」的C2M模式切入市場,客戶只需通過APP或者小程序一鍵預約即可上門,下單成功後最少10個工作日即可製作完成並發貨,讓客戶足不出戶,體驗專業著裝顧問免費上門量體的品質服務,節省寶貴的時間成本。目前衣邦人在全國擁有直營網點51+,預約用戶超過140萬,可為超140個城市提供上門量體服務,是國內領先的服裝定製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