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70的我,學習好,直接上了中專。而同學上了高中,最後考上了大學,我損失了嗎?」的問題,真是不好回答,損失不損失是不好講,但至少是個人的人生會因為學習經歷的不同而改變。
八九十年代,上中專是非常熱門的選擇,因為那個時候,大學還是比較少的,而且高考入學率是很低的,對於再讀三年高中結果不知怎樣,還不如趁初三時學習好直接上中專。而且那時候的中考政策還對於報考中專有專門的限制條件,即你報考了中專,就是不能再報考高中,二者只能選擇一種。當時小家也是其中初中畢業就報考中專的一員,由於當時競爭比例非常高,以至於全校就以獨苗身份上了一所本地的中專。四年後畢業進入到鄉鎮工作。而一些成績相當的同學,進入高中後成績還是與原來的層次差不多,也沒幾個進入大學,大部分還是上了中專。可以說,從時間上來說,初中上中專比後面的高中上中專少了一些時間。從經歷上來說,則沒有經歷高考的比拼也是個人人生的遺憾。
至於初中上中專與高中後考學後參加工作的人相比,兩者之間的能力怎樣,發展如何?那真的是無法對比,不同的選擇註定有不同的際遇,不同的努力註定有不同的發展。一些小中專生進入社會後,通過個人努力和進修,進一步提升了學歷,也與正規大學生一樣成為單位的中堅力量,發揮著自己的光與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