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起,臨沂市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試點,截止到2019年,完成小區改造621個。2020年計劃改造56個,目前有12個小區已經開工。金雀山街道辦事處富錦花園小區,就是這12分之一。
水電暖改造、樓頂防水工程、樓房粉刷……陸續開建的工程讓小區煥然一新,而這些出現在富錦花園小區的新面孔,正是老舊小區改造的縮影。除了這些「硬設施」,居民們最盼望的更是「軟服務」。原來七八個單位混合居住的富錦花園小區,從去年起,迎來了物業公司的統一管理。如今,隨著小區基礎設施的推進,居民們期望物業服務更要跟上步伐。
看現場:
粉刷牆面、弱電改造、修繕屋頂
小區內改造項目正在陸續推進
樓房紅黃相間,顏色統一整齊。 11日上午9點鐘,走進富錦花園小區,重新粉刷的牆壁讓人眼前一亮。「以前小區裡的樓房是一棟樓一個顏色,現在統一了,真是美觀不少。」住在5號樓的居民嶽女士說,小區剛剛完成了外牆的粉刷工作,看起來像新樓一樣,很是養眼。
隨著「突突突」的響聲,在小區3號樓樓下,破土機的聲音此起彼伏。施工人員正在這裡進行弱電改造,保障居民有線電視網絡的暢通。「改造後採取地下暗線,更加穩定、美觀。」負責施工的吳先生介紹,以前小區的弱電線路是在樓外面,不僅影響美觀,颳風下雨的時候網絡還不穩定,出現斷網情況。
小區內弱電改造正在施工
在破土機把地表水泥打碎後,尤先生用鐵鍁把地上的泥土和石塊剷出,將白色的粗管埋入。「我們改造弱電的一共有9名工人,已經進行了20餘天的施工,現在就剩2號樓沒改,預計本月15號前能全部完工。」吳先生說,弱電進行完埋管後,會有專業的人員進行穿線,等待穿線完成,這項工作才算全部完工。
「每天都能看到這些施工人員在忙碌,天熱的時候,他們掛在脖子上的毛巾都被汗水浸透了,為了我們小區真是辛苦啦!」該小區4號樓一住戶說,天氣炎熱,施工人員冒著酷暑施工,讓他們很是感動。
在4號樓單元門附近,已經完成弱電埋管的地方,水泥還沒有完全變幹,和周邊地面形成了明顯對比,也顯示著這項工程的剛剛完成。
與施工人員忙碌的身影形成對比的是放置在3號樓西側的一捆捆黑色的防水材料,因為降雨頻繁,樓頂防水工程曾經暫停施工,等待天氣允許,施工人員又加班加點開始了樓頂防水的工作。
在小區涼亭下面,是以前的換熱站,現在裡面卻空空如也。「這個換熱站的循環泵太小,冬天家裡溫度有時候不達標。」居民柏先生說,以前小區冬天溫度不高,每棟樓的溫度也不一樣,有的只有十五六度。如今,按照改造計劃,邊角上將重建一個換熱站,今年終於有望過個「暖冬」。
看效果:
樓頂防水做完後
居民再也不擔心家裡漏雨了
老舊小區改造正在進行中,但是一些已經完成改造的效果已經開始顯現。5號樓的嶽女士就感受到了這一點。「以前家裡漏水很嚴重,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她指著家裡電視牆上大片的被水浸壞的牆壁說,「自從樓頂做了防水,前幾天下暴雨的時候,完全沒漏水。」
原來,自從2003年搬到這裡,家住頂層的嶽女士就常年受到屋頂漏水的困擾,家裡客廳的牆面因為漏水已經變成了「大花臉」。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啟動後,樓頂防水工程被提上日程。8月5日,嶽女士居住的5號樓進行了防水改造施工。沒想到此後幾天連降大雨,而家裡的牆面沒有出現漏水的情況。
屋頂漏水的問題的解決,讓嶽女士喜笑顏開,但是還有一些小問題也在困擾著她。在5號樓2樓至3樓的拐角處樓道內還出現滴水現象,這是她回家的必經之路。
記者看到,這裡樓道頂部牆面上出現了一條裂縫,水正在一滴一滴往下掉,下面還放置了一個接水的塑料盒子。移開地上接水的塑料盒子,大理石地面上已經滴出了小水坑。「施工隊過來修過了,現在還是在滴水。這個小盒子一兩天就要倒一次。」嶽女士說,樓道滴水已經有兩三年了,以前曾經自費修過,但是也沒有改善。希望這次的改造能徹底解決樓頂漏水問題。
看進度:
改造項目推進了多少一目了然
一標段9樓棟的防水,已經做了5個,因為天氣原因稍微耽擱了,還有4個正在加緊施工中,外牆正在進行找補;二標段防水施工還有3棟樓未完成,正在進行弱電施工……12日上午9:30分,在金雀山街道四樓會議室,召開了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聯席會,來自街道、社區、監理、施工方及造價等相關人員齊聚在此,討論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推進情況及改造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在聽取了各標段工程開展進展後,金雀山街道辦事處物業辦相關負責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進行施工時一定要保證質量,路面施工一定要確保路面不能有積水、樓頂防水工作開展還需再提速,同時對於改造過程中,居民提出的樓道內增加聲控燈的問題,要更換到位。
小區內弱電改造正在施工
對於5號樓樓道滴水的問題,施工方表示,漏水的問題,和原來樓頂有積水有關,等待樓頂變幹後,再作進一步檢查,把問題徹底進行解決。
自從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啟動後,每周一次調度會已經成了慣例,調度會上,除了負責改造的各個標段上報改造計劃外,還會對改造過程中遇到的一些新問題進行溝通和研究,然後進一步落實。可以說改造項目推進了多少通過調度會一目了然。
看期盼:
基礎設施改造好了
希望物業「軟服務」也能更給力
「小區由單位管理變成個人、社會化管理,這是我們樂意看到的。以前七八家單位管理很混亂,有了一個大管家,能更好地將小區統合起來。」柏先生如是說。
嶽女士也表示,以前每棟樓的所屬單位都不相同,一直各管各的。現在,小區由物業進行統一管理,才真正把小區整合起來,也希望物業「軟服務」能夠更給力,提高服務意識。
記者在小區單元門上看到一則《富錦花園徵求通聯物業公司進駐意見公告》,顯示富錦花園小區共有住戶213戶,同意物業公司入駐率達81%,按照物業相關法律法規,已經達到物業公司進駐要求。富錦花園小區自2020年7月8日起由通聯物業公司進駐,對小區進行物業服務。
對此,金雀山街道辦事處物業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老舊小區改造涉及金雀山街道辦事處的3個小區,富錦花園只是其中一個,也是今年金雀山街道辦事處重點解決的民生工程之一。經金雀山街道辦事處和社區的共同努力,精心選取了物業公司進行服務,不斷提高群眾滿意度,讓居民住的更加舒心。
市住建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物業管理方面,下一步將積極引導業主參與,逐步推動質價相符的物業管理機制,引導小區走向良性循環運轉。
附:全市納入2020中央、省補助支持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計劃匯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