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第一設計院校——清華大學美術美院每年為世界輸出了很多卓越的設計人才,在設計市場蒸蒸日上的現代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清華美院院長魯曉波教授在出席2019創新設計與教育國際學術會上指出,為更好地應對時代的變化和科技的迅速發展,設計領域要做出相應改變,因此設計領域的教育也要隨之改變。所以,近年來,清華美院在設計考試上的選拔更加嚴格,試題也更具多樣性和靈活性。以去年清美考試為例,參考歷年考試風格,同學更多地在突出畫面效果,用背誦高分試卷的方法應對考試,所以在考題突變後出現大量平時專業成績優秀考生落榜的慘重現象。
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王贊曾經講,彩頭,是美院考試中最高級別的難度。但這道題,並不是為了標榜美院的高門檻和高水平,而是在向所有的美術生傳遞一個信息,我們可以解讀到什麼?對色彩的考察不僅是常規的風景與景物,會考更高要求的彩頭,即使專業優秀,沒準備對方向依然是徒勞無功的。
從以上事例可以看出,美術生們並非專業技能不足,專業不夠優秀,而是備考方向不對,針對性不足。因此在備考階段選擇畫室需要選擇校考針對性強,考試信息捕捉靈敏,教學隨考情與時俱進的畫室。比如杭州凝結畫室,畫室已經創立了十幾年,設計課在畫室成立之初就開設,並且由美院碩士生帶領專業的研究團隊進行教研和授課。本人非常欣賞這種眼光和選擇,多年的設計經驗不是臨時抱佛腳的應對之策,而是長久以來的厚積薄發,在大家都注重傳統素描、色彩、速寫三科的時候,另闢蹊徑,使設計與傳統三科並重,先人一步做設計,絕對是符合現階段的藝考趨勢的,同時也是符合市場發展趨勢的,設計人才供不應求。
藝考新政改革,除了校考方向的多變和靈活,其實我們也解讀出了文化課比重的直線上升。志願考美院的同學大都專業實力很強,但每年依然有那麼多人落榜?因為什麼,因為文化課成績是短板。對於美術生來說學習文化課很吃力,畢竟比文化生少了這麼多的時間學習,做到兩者兼顧又很難,怎麼辦呢?
大家都想通過藝考考上自己理想的學校,但是又有很多同學文化成績比較低,專業能力很強,導致與自己理想的大學失之交臂。其實學習文化課千萬不要等藝考結束,那樣的話文化課成績會跌落很快。建議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也看看文化課知識,所謂溫故而知新,這樣後面也可以追回來一些,不至於跌落得那麼快。美術生時間比較緊張,合理安排時間學習可以進步多多,早晨的一點點晨讀都是寶貴的,也可以在畫室報文化課學習,現在的畫室一般都是有文化課培訓的,比如杭州的老鷹、凝結畫室,這方面都是有的。
除了選擇正確的培訓班以外,合理安排複習計劃是藝術生文化課補習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由於大部分藝術生文化課基礎薄弱,很難獨立制定複習計劃,加之複習時間較短,所以在複習過程中最好緊扣課本和考試大綱,從高考的熱點、重點內容入手,儘快讓學生在練中學、學中會、會中悟,比較系統的把握高考中的思維方法,以不變應萬變。
藝術生的文化課複習最缺乏的是詳細併科學的學習計劃,一進入高三,自身整個的學習計劃就應該瞭然於胸,不管在專業集訓還是最後的文化課突擊時期,都應該做到有條不紊。考生在制定學習計劃時,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多聽取老師的意見,最後將詳細的學習計劃以書面的形式呈現出來,放在最顯眼的地方督促自己。
依照學習計劃複習時,切記不要追求面面俱到,這是很多同學容易犯的錯誤。由於藝術生學習時間有限,在備考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取捨,分清主次,主抓重點和基礎知識,對於自己的強勢科目和提分較快的科目,可以適當的多花費些時間,根據制定好的計劃複習,規避茫無目的的複習。
美術生在文化課基礎薄弱的情況下,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平靜下來放寬心,想著自己還有時間還有機會,找老師聊聊自己怎麼合理的提高文化課成績,當然自己能找到就更好了,學習時找準切入點,有個9字方針可以記一下(抓基礎、避偏難、找考點)。美術生學習時間短任務重,要學會取捨,分清主次,抓住重點和基礎知識,對於自己強勢的科目多花些時間,儘量避免無目的的學習。在最後衝刺的關鍵時期切記不要盲目的跟從文化生的模式進行學習,文化生長時間學習有適合自己的學習習慣及模式,他們的學習模式不一定適合自己。建議藝考生制定高效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案。
找對了方向,紮實了技能,抓住了文化課,相信美院、名校都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