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首批香港馬會捐贈成都現代五項世錦賽的20匹英國純血馬將運抵深圳,經過為期近30天的檢疫後,將踏上千裡入川之路。行前,香港馬會與四川方面的有關負責人,正在深圳辦理馬匹入關的手續。據悉,此次入關的馬匹依據慣例都會帶上「自己」的護照,且護照記載數據信息遠遠超過我們所使用的居民身份證。
「寶馬」價值不菲可見一斑。
馬護照往上可查5代
「你知道馬匹也有護照嗎?!」承擔此次運輸任務的四川豪威馬術俱樂部董事長肖航問道。見記者驚詫,肖航很是得意地解釋道,「不曉得嘛!我告訴你哈,馬匹不僅有自己的護照,並且護照上記載的數據,遠遠超過我們使用的居民身份證甚至護照。」據介紹,由於純血馬價值不菲,護照記載的身份信息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這些信息是一匹純血馬身價的基礎。肖航扳著手指說道:「護照裡面不僅記載著該馬匹的出生時間、出生地點,其父親、母親的名字。還記載著它爺爺、奶奶的名字,甚至還有爺爺、奶奶的父親、母親的名字……」他不無誇張地說,「僅從馬地護照就可以上溯五代。」這些豐富的信息不僅說明了馬匹的出生關係、血統來源,還有它祖上曾經取得過的成績。如果它祖上獲得過世界級比賽的冠軍或有過某種榮耀的經歷,那麼這匹馬就算出生名門,一出生就已富貴。據說,當年土庫曼斯坦贈送給中國的一匹汗血寶馬,就因為其爺爺曾與朱可夫元帥在紅場參加過檢閱,因而其身價高達數千萬人民幣。
運馬費一天跑脫20萬
「此次將20匹純血馬送到成都,一共要花費多少錢?」在記者的提醒下,肖航拿出本子和筆,一項一項算了起來。按照初步估算,如果以深圳到成都按2天時間日夜兼程計算,每天的費用高達20萬左右。
20匹純血馬,一次性長途運輸,四川創下全國之最。這批「寶馬」是成都2010年現代五項世錦賽的根本。所以,肖航完全將這批寶馬當成自己的心上寶貝。不僅要求這些純血馬能夠在路上吃得好,還要提供一流的居住條件。
由於一切均為高標準,費用自然就直線上升。首先,運送的專業車輛就需要付出高達16萬左右的費用,再算上10臺後勤車、開道車等,加之大約40多人的龐大隊伍,過路費、油錢一筆筆相加,直逼40萬大關。當然,這還僅僅是在最順利的情況下核算出的費用數字。如果檢疫出現哪怕一點點狀況,20匹馬每天的夥食費用,就需要開支5千元。一旦路上「撞鬼」,遇到一些意外情況,「這個數字就算不出來了!」
香港跑馬地初體驗
「我竟贏了11塊!」
跑馬地,這是每個熟悉香港影視的人都不會陌生的名詞。昨晚,在香港馬會幫助下,本報記者進入燈火輝煌的跑馬地賽馬場,對享譽中外的香港賽馬來了一次初體驗。
進入馬場,記者就碰上了一位正要下注的馬迷,他友好又不失詼諧地問道,「哪裡來的,沒有心臟病嘛?!」得知馬彩賠率後,記者恍然明白,在可能獲得的幾十萬獎金面前,任何一個馬迷都可能像「本山大叔」那樣——「抽了過去」。正所謂不玩不知道,一玩嚇一跳!
走進跑馬地
如果有什麼能讓理性的港人激動異常,那一定是名揚四海的賽馬。
在香港馬會幫助下,記者有幸取得了會員門票,走進了傳說中的跑馬地。已是入夜,眼前燈火輝煌,遠處高樓大廈星光點點,上萬的馬迷或低頭看著報紙、資料,或提筆在自己的小本子上不停地寫著,記著。還有馬迷則一面看著電視屏幕一面吃著看臺上賣的快餐,節約時間兩不耽誤。
此際,第一場比賽剛結束,第二場比賽正將開場。工作人員牽著賽馬,徐徐出現在會員看臺前的亮馬場內。馬迷們則一面指指點點一面小聲討論,並不時在報紙或本子上做標記。同行的朋友介紹說,「年輕人一般都通過網絡或電話投注,現場則是老年人居多。」
「買馬」體驗
是夜的跑馬地總共有8場賽馬,共計開出的總獎金高達631萬。馬迷手中拿著的一張競猜券,大約只有半個手機大小。
競猜券上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玩法、場次、馬匹編號和下注金額。其下注金額從1元起至400K(K代表的是千元),400K等於每一種耍法的每一次單注下注,最大金額可達到40萬。
為尋找馬彩的竅門,記者很快找到一位王先生進行諮詢。在王先生建議下,記者決定在三種玩法中「三選其一」。三種耍法為:「獨贏」——猜第一名;「位置」——猜自己選擇的馬能否進入前三名,進前三為中獎;「連票」——選中的兩匹馬能夠同時進入前二名,不分排名,只要同時進入前二名為中獎。為增加中獎機率,記者有意選擇了「獨贏」,並且一次就下注了所有的12匹馬,也就是說,我猜每一匹馬都可能獲得第一名。每匹馬下注10元。
「我買第三場比賽,所有的馬獨贏。」記者將競猜券和120元港幣遞給工作人員,對方一點不吃驚,或許記者這般買法的人太多了。「啪啪啪啪」,工作人員動作麻利地打出憑證。記者暗自推測,按照這類買法,這場比賽多半「血本無歸」。
意外中馬彩
比賽剛一開始,所有的馬迷似乎還很穩重,這是一場1200米的比賽,所以一開始大家都穩如泰山。然而在前500米後,馬匹開始明顯分出距離,部分馬迷乾脆站立起來。賽馬飛馳到1000米時,馬迷開始急躁起來,逐漸進入瘋狂狀態。「上、上、上……」馬迷們大都嘯叫起來。進入最後100米的衝刺,只聽得整個賽馬場震耳欲聾地吼叫。那一刻,幾乎沒有人還能安坐在座位上。
最終,12號永利多和8號帝豪龍駒分別奪得第一名、第二名。賽場內,只聽歡呼聲與嘆息聲此起彼伏。成績出來後,記者飛奔至兌獎窗口,工作人員笑著遞出獎金——131元。除去成本賺11元。馬會朋友笑道,這場比賽運氣好,賠率高。如果賠率低,你可能只能得到20多元,必定虧本100多元。
□﹃港馬入川﹄日誌
香港馬場成都榜樣
武漢賽馬場,可以說是全國馬場的先鋒,然而在參觀了跑馬地馬場後,才發現武漢馬場與香港相比完全不在一個檔次。從某種意義上說,跑馬地馬場也可以看作是未來成都興建馬場的榜樣。
跑馬地馬場,位於香港島中部灣仔區跑馬地。1845年,由剛抵達的英國人在此疏通清理一片沼澤開闢作馬場之用,自此馬場便一直運作至今。香港的第一次正式賽馬,於1846年12月在這裡舉行。1995年馬場完成重建工程,成為一個世界級的全草地馬場。現在跑馬地馬場的賽事通常在星期三晚上舉行。
1995年重建後跑馬地馬場除了擁有一條闊30米的草地跑道外,還興建了快活看臺、香港賽馬博物館、新馬會總部大樓等建築。2001年年底,馬場更換了彩色大屏幕,該屏幕為全球馬場最大LED顯示屏,全長約35米,高8米,面積大約相當於2000多個21英寸電視機疊起來。
走近跑馬地發現,這裡的最大的特點就是電視屏幕多。此外,香港馬場的另兩個特點是武漢所不具備的,一是包廂眾多,二是等級分明。在香港,會員與非會員享受的待遇截然不同,如亮馬區只安排在會員看臺區域面前。也就是說,只有會員才能近距離觀看亮相的賽馬情況。而在看臺樓上則是一個接一個的包廂。工作人員介紹說,這裡的包廂有上千個,每到比賽日供不應求。
全國奧運媒體聯盟-《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獨家提供搜狐體育 嚴禁轉載
(責任編輯:王昊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