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為何不相信上帝?他的「金魚缸論證」又是什麼?

2020-12-13 上觀

今天去世的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之所以有很高的公眾知名度,一大原因是他寫了多部「科普+哲學」著作,如《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在這些內容頗為艱深的暢銷書裡,他在用通俗語言介紹物理學、宇宙學前沿探索的基礎上,闡述了他的一系列哲學觀點,將象牙塔裡的深思帶到了普羅大眾中。

 

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院長江曉原介紹,霍金的兩個哲學觀點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一是「不必祈求上帝去點燃宇宙運行的導火索」,二是「依賴模型的實在論」。

 

推崇「科學決定論」

關於前一個觀點,他的思想發生過很大轉變。

 

在1988年出版的《時間簡史》中,他用這句話作為結尾:「如果我們發現一個完全理論,它將會是人類理性的終極勝利,因為那時我們才會明白上帝的想法。」這種表述與伽利略、牛頓等物理學家的思想一致:伽利略認為,宇宙這部大書是用數學語言寫成的,而書寫者是上帝;談到讓星球轉動的「第一動力」問題,牛頓說是「上帝踢了一腳」。

 

然而,在2010年出版的《大設計》一書中,霍金轉向了無神論。他寫道:「不必祈求上帝去點燃宇宙運行的導火索」。因為存在像引力這樣的物理法則,所以宇宙能夠「無中生有」,不再需要「上帝假設」。科學家通過自然主義理論就能解釋宇宙為什麼存在,人類為什麼存在。

 

江曉原指出,「宇宙是否有設計者、創造者」這個問題,在西方探討、爭論了上千年。那些知名物理學家中,有相信上帝的,也有不相信的。霍金從信轉向不信,本不足為奇,但他作為一位「果殼中的宇宙之王」,通過著書立說闡發自己的觀點,就能引起公眾的關注。在《大設計》中,他推崇法國數學家拉普拉斯提出的「科學決定論」——給定宇宙在某一時間所處的狀態,一套完全的自然法則就充分決定了它的未來和過去。這意味著,宇宙歷史中不會出現一位設計者的超自然作用。

2016年4月12日,史蒂芬·霍金在紐約參加「突破射星」計劃的發布會。新華社 發
 

「金魚物理學」的啟示

如果根據霍金的無神論表態,認為他是一名唯物主義者,那麼你就錯了。

 

在《大設計》第三章中,霍金給出了一個著名的「金魚缸論證」:假如魚缸裡的金魚有了像人一樣的智慧,它們透過弧形的魚缸玻璃觀察外面的世界,並構建起了「金魚物理學」。這套理論能夠描述和解釋金魚透過魚缸觀察到的外部世界,還能準確預測外部世界的很多現象,所以是不折不扣的科學理論。但「金魚物理學」與人類物理學有很大差別,如人類看到的直線運動在金魚眼裡很可能是曲線運動。那麼問題來了:哪個物理學理論是正確的?或者說,那個物理學理論更符合客觀規律?

 

霍金就此發問:「何以得知我們擁有真正的沒被歪曲的實在圖像?」「金魚的實在圖像與我們的不同,然而我們能肯定它們比我們的更不真實嗎?」

 

他進而指出:「人們可以用任何一種圖像作為宇宙的模型。」因為外部世界的真實性是可疑的,或許真的像影片《黑客帝國》所表現的那樣,外部世界只是Matrix製造的幻象。

 

因此,他得出一個結論:「不存在與圖像或與理論無關的實在性概念。」他稱自己認同的是「依賴模型的實在論」。對此,他有非常明確的概述:「一個物理理論和世界圖像是一個模型(通常具有數學性質),以及一組將這個模型的元素和觀測連接的規則。」在他看來,「依賴模型的實在論」是所有科學理論的哲學基礎、「一個用以解釋現代科學的框架」。

 

江曉原表示,霍金認為不需要上帝創造世界,也許被很多人視為他在向唯物主義靠攏,但通過提出「依賴模型的實在論」,他又倒向了唯心主義。不管其哲學立場如何,這位物理學家給出的「金魚缸論證」十分深刻,體現了他對現代科學理論本質的一種洞察。

相關焦點

  • 霍金到底發現了什麼?為何屢屢否定上帝存在,科學的盡頭是什麼?
    導語:霍金到底發現了什麼?為何屢屢否定上帝存在,科學的盡頭是什麼?在工業革命之後,科技進步的速度簡直可以用一日千裡來形容。有些人覺得一切都能用科學來解釋,但也有人相信是神創造了這個世界。很多人都說,是科學的到來殺死了上帝。事實也的確是如此,絕大多數的科學家都不相信上帝的存在。當然,這其中也有反例的存在。比如大名鼎鼎的牛頓。曾經提出萬有引力的牛頓,按理說應該是科學的堅定擁護者,但是到了晚年的時候,牛頓竟然轉而研究神學,這波操作可是讓很多人感覺無比困惑。要知道,牛頓可是很多人心中的信仰,他從科學投到神學的懷抱,讓很多人對自己的研究產生了懷疑。
  • 霍金的科學遺囑:上帝、外星人與世界的真實性
    科學家認為不需要上帝來創造宇宙,這聽起來當然很「唯物主義」;但是確實有許多科學家相信上帝的存在,相信上帝創造了宇宙或推動了宇宙的運行,他們也同樣作出了偉大的科學貢獻——牛頓就是典型的例子。「上帝去點燃導火索使宇宙運行」其實就是以前牛頓所說的「第一推動」。這種狀況對於大部分西方科學家來說,並不會造成困擾。
  • 霍金的科學遺囑——上帝、外星人與世界的真實性
    霍金最近言論中有三個要點:一是關於宇宙是不是上帝創造的,二是關於我們要不要主動和外星文明交往,以及他另一個不太受關注卻更為重要的「依賴模型的實在論」觀點,恰好都屬於這種情形。而且有可能進而產生某些真實的社會影響。上帝不再是必要的 以前霍金明顯是接受上帝存在的觀點的。
  • 愛因斯坦晚年信奉神學,霍金卻極力否定上帝的存在,他發現了什麼
    說來也奇怪,大部分的科學家在研究科學的同時,也信奉著神學,但在一般人看來,神學和科學是相互矛盾的,那麼,究竟是出於什麼原因讓科學家都迷信神學了呢?以生命起源為例,關於地球生命的來源,神學家認為生命是神創造的,萬事萬物都存在被神安排好的痕跡,而科學家則認為,萬物的起源都是存在因果的,用科學的角度去分析問題,人類最終就能解開生命乃至宇宙誕生的秘密。
  • 霍金說上帝不再是必要的 真的嗎?來看這幾位科學家怎麼說
    霍金認為宇宙並非是由上帝創造,雖然宇宙來自一次偶然的量子漲落引發的大爆炸是個事實,但神論角度解釋宇宙誕生似乎不是物理學的範疇。霍金認為宇宙在一無所有中誕生,宇宙中沒有上帝,也沒有天堂。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在花盡一生尋覓了宇宙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霍金的理論是錯?還是對?有兩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覺神奇,心中也愈充滿敬畏,那就是我頭頂上的星空與我內心的道德標準。
  • 霍金:「上帝粒子」害我輸了100美元-霍金,上帝粒子,100美元 ——快...
    ——歐洲核研究組織物理學家伊夫斯·西羅伊斯昨天,對於全球物理界來說是極具裡程碑意義的一天,但鼎鼎大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可有點「悶悶不樂」,他輸掉了四年前給出的100美元賭注。他曾自信地用這筆錢打賭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不可能被找到。
  • 上帝粒子是什麼,為什麼叫上帝粒子?
    ,並且這個粒子是所有的62個粒子中唯一一個沒有質量的粒子,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中自旋為零的玻色子,上帝粒子在很早之前就已經被提出來了,但是直到2013年的時候才被科學家們發現,並且上帝粒子的發現也給科學界帶來了極大的震撼,許多事情也因為上帝粒子的發現而被證明了,對於科學家進一步研究宇宙提供了新的手段,那麼什麼是上帝粒子呢,為什麼會被稱為上帝粒子呢,上帝粒子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 物理學家霍金去世,盤點霍金留下來的三大物理定律
    今天,是值得緬懷的一天,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去世,那個教科書般偉大的人物去世了,今天,我們的天空又多了一個星星。他寫的《時間簡史》,或許絕大多數讀者並沒有度過,但是他提出的理論一直被科幻作家借用,可以說現代宇宙模型就是按照他的假說來的。
  • 【天下奇聞】霍金遺作稱「上帝並不存在」 世界近半數人口每天生活...
    據CNN報導,霍金的遺作名為《對大問題的簡明回答》,在他去世後由其家人及同事完成,於周二出版。霍金在其遺作中揭示了他經常被問到的幾個基本問題的答案。他在書中寫道:「上帝並不存在,沒有人能指導宇宙。」他還補充說:「幾個世紀以來,人們相信像我這樣的殘疾人生活在上帝的詛咒之下,但我更願意認為,這一切都可以通過自然規律以另一種方式解釋。」報導稱,霍金在還書中給出了在普通讀者看來頗具震撼性的結論,包括他相信外星生命存在,人工智慧可能超越人類,以及時間旅行是可行的。
  • 仰望星空:霍金和他的先行者
    霍金20歲、得漸凍症前一年,於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這也告訴我們,霍金在這之後的所有成就,都是在病中、日益嚴重的病中所取得。一個樂觀幽默的霍金很有可能讓人們忘記他是個病人,按照醫生的診斷只剩下兩三年壽命的病人,這本身就是奇蹟。人們關心霍金說了什麼,寫了什麼,而霍金的病情似乎被忽略了。霍金對宇宙外太空的想像仿佛也與他的不治之症漸行漸遠了。
  • 他口中的上帝,真實的含義很多人都不知道!
    他口中的上帝,真實的含義很多人都不知道!科學的盡頭是什麼?愛因斯坦口中的上帝,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曾經有一位科學家說過這樣的一句話,「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位科學家就是愛因斯坦,很多人以為愛因斯坦信奉著神學,但其實這句話真正的含義跟很多人相信的並不一樣。
  • 美國人:為何中國不信仰上帝,而相信祖先神靈?
    我們看美國電影時,經常會看到美國人在胸口前畫著十字架,祈求上帝的保佑。而不少美國人也感到十分好奇:為何中國不信仰上帝,而相信祖先神靈呢?從古至今中國都是農業大國,使中國人比較相信實事求是,所以信仰基督教的人比較少,但也不是沒有。再加上現代中國人學習的是物種起源,是從古猿進化而來,所以中國人很多其實是無神論者。
  • 霍金留給世界的臨別禮物:《十問:霍金沉思錄》
    這是霍金生前寫的最後一本書。在這本書中,霍金集結了他一生思想的精華部分,系統梳理總結了他最關注的十大問題,並給出了他自己的答案。最重要的是,這本書裡有很多振聾發聵的觀點,霍金此前都從未發表!這十個問題是:上帝存在嗎?一切是如何開始的?宇宙中存在其他智慧生命嗎?我們能預測未來嗎?黑洞中是什麼?時間旅行可能嗎?
  • 哲學|可以從「上帝」的定義,證明上帝存在嗎?
    舉例來說,安瑟倫在其他著作—像是《獨白》(Monologion)和《神為何成為人》(Cur Deus Homo)—嘗試證明為何上帝必須是全能和公義的:假設上帝不是全能的,那麼我們可以想像另一個存有,他具有上帝的所有性質,但還多出了「全能」這個性質;這樣的存有似乎會比上帝更偉大,因為他是全能而上帝不是(但其他方面則完全一樣)。
  • 霍金名言
    ——霍金  5.  在20世紀之前從未有人暗示過,宇宙是在膨脹或是在收縮,這有趣地反映了當時的思維風氣。一般認為,宇宙或是以一種不變的狀態已存在了無限長的時間,或以多多少少正如我們今天所看的樣子被創生於有限久的過去。其部分的原因可能是,人們傾向於相信永恆的真理,也由於雖然人會生老病死,但宇宙必須是不朽的、不變的這種觀念才能給人以安慰。 ——霍金 《時間簡史》  6.
  • 霍金經典語錄大全 霍金名言大全
    ——霍金 《時間簡史》  我曾以為愛上一個人,我們都會變成勇敢的戰士,什麼傷都不覺得痛了。原來我們都只是脆弱的玩偶,被隨手一捏,心就支離破碎了,如細雪般飛下來,蕩進了遠處的深海。可身體卻依舊麻木地過活,直到下一次遇見愛情。 ——霍金 《他們》  宇宙中的物質是由正能量組成的。
  • 霍金:反哲學的哲學啟示
    霍金的偉大不單在於他對廣義相對論、奇點理論與黑洞理論的發展,也在於他是一個堅毅而樂觀幽默的鬥士,他的疾病沒有扼殺他的意志,阻止不了他的科學研究。他們當然都沒有直接與哲學辯論,比如霍金就根本沒有為他的評論作仔細的論證,不過哲學研究者也不能用「霍金不懂哲學」這種理由就把他的言論打發掉。我們對霍金的說法,或者應該說,整個現代科學與哲學的關係必須做個更複雜的思考。我們大可以將霍金講的哲學縮窄成形上學、宇宙論等分支,畢竟他沒有理由否定倫理學這個哲學分支,從這個角度來說,哲學確實已經失去了解釋物理世界的能力。
  • 《萬物理論》解讀霍金的一生,身體的缺陷擋不住思想的遨遊
    這個男人被困在輪椅的枷鎖上55年,他的靈魂卻在宇宙中自由的馳騁。他就是「宇宙之王」———史蒂夫霍金。1963年,霍金正在劍橋大學讀博,那時他還能行動自如。和朋友風風火火的穿梭在大街小巷。一次派對上他和女孩兒簡懷爾德一見鍾情。理工科直男搭話居然直接問專業,結果大失所望。簡不僅是文科生,還相信上帝。大部分思想觀念和霍金的無神論背道而馳。
  • 為何說上帝的本質是愛?愛上帝的首要基礎是上帝本身是美好的
    有些人說,所有的愛都源於自愛 ;他們認為按天性講,人若不以自愛為 基礎,就不可能愛上帝或愛別的任何存在。但我謹揣測他們這樣說是因為考慮欠周。他們說:凡愛上帝、渴慕上帝榮耀或以上帝為樂的人,不過是以此為自己的幸福;人喜愛上帝的榮耀、仰慕上帝且以上帝為樂,乃是因為這些事情於他有利 ,可使他蒙福;於是他將自己的快樂寓於其中,以為這些東西一旦得到就可以使自己充滿喜樂,得到幸福。所以,他們說,人渴望榮耀上帝,渴望見到上帝完美的榮耀並以此為樂,這不過是源於自愛或源於渴望自己得到幸福。
  • 四部英文影片,幫學生在「悼念潮」裡了解「霍金的故事」
    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身追求的理想,我有愛和愛我的親人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史蒂芬·霍金這段時間,關於霍金教授的報導和紀念性文章著實不少,老師們在學校也避不開這個話題,不如趁著這個時機,和學生一起了解一下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