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對女人來說不僅僅是迎接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更是一次冒險的經歷,不少寶媽覺得孩子生下來就算完成一件大任務了,殊不知在後面有更大的難關。每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成才,因此在教育上都會花費不少心思,不過每個孩子的特點不同,相對的教育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說道李玫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她不僅是我國著名的心理教授,還是有名的育兒專家,給不少的家庭解答了困惑。俗話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即父母平常所做出的行為舉止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孩子日後的行為規範。
在男孩子和女孩子的教育方式上,有些人也秉持著"窮養男孩富養女孩"的說法,李玫瑾給出的解釋是,養育孩子時,家長要牢記"養兒3忌,養女5忌",只要父母多加注意,對孩子未來幫助很大。
男孩子最忌諱嬌生慣養,男孩子相對女孩來說將來要承擔家庭的重擔,如果父母一直溺愛嬌生慣養,他就會形成心理依賴,將來也會吃不了苦,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成就。
而且現在的孩子不像之前的孩子早當家,現在的孩子在家得到了太多人的寵愛,父母總是習慣把孩子當成"稀世珍寶"來寵著。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什麼事都不讓孩子做,而這種教育方式更容易毀掉一個孩子。
不少家長在教育男孩時都存在一個弊端,就是以孩子的男孩子身份為由,強迫孩子要堅強,不許哭。可是孩子畢竟還是孩子,受了委屈和欺負他們也想要發洩,就算是男孩他們也想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如果家長不讓孩子表達出來,孩子把情緒一直藏在心裡,孩子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有一些家長總是替孩子即將面對的挑戰所焦慮,他們害怕孩子無法戰勝困難,因此總是自己幫助孩子打理一切事情,在教育孩子時也是幫孩子把所有的困難處理好,讓孩子沒有後顧之憂的通過。而這種做法真的有利於孩子成長嗎?答案顯然不是,這種做法讓孩子長大以後缺乏獨立性,面對挫折和失敗時很容易被輕易打垮,一蹶不振。
由於以前社會風氣的影響,現在的不少老人還存在著"重男輕女"的思想,特別是對女孩來說,大人的這種思想會演變成具體的行為表現出來,對女孩造成的心理傷害會更大。尤其是心理比較敏感的女孩子,這種思想對女孩將來的婚戀觀以及價值觀都會有所影響。
女孩的心思相對男孩來說更加敏感細膩,因此家長在教育女孩子時平常更要多和女孩溝通,在生活上多加以關心和愛護。有問題的話要第一時間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不要覺得和孩子沒有共同話題就不去溝通,這樣彼此之間的代溝會更大。
女孩還是需要富養的,當然富養不是在物質上拼命地滿足孩子,對孩子有求必應,而是在精神上富養女孩。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通過多種方式提升自己的氣質。讓女孩子多閱讀一些書籍,有條件的可以帶孩子多出去旅行見一下世面,長大後才不會被外界的新鮮事物所迷惑。
很多家庭因為自己家裡有個女娃,越看越喜歡,認為女孩就是要寵。所以把女孩子當作掌上明珠來寵,不讓她做任何事。其實這樣也是不對的,女孩是比較嬌弱,但是父母寵愛女孩也要適度。一昧的寵愛通常只會造成女孩子的兩種性格:一種無法無天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一種性格懦弱沒有主見,無論哪一種性格在社會上都是不討喜的。
孩子,特別是女孩子更應該及早接受安全教育,哪裡的私密部位不可以讓人碰,哪些時候要注意安全都應該提早知道。尤其是進入青春期的女孩子,對異性都會有一種莫名的好奇,這時候父母就應該跟女孩及時普及兩性知識,教會女孩好好保護自己,不要覺得談這類知識不好意思,等到事情發生只會後悔莫及。
教育孩子永遠是一門學不完的功課,對教育孩子家長更要與時俱進,才能更好地和孩子溝通,讓孩子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