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0 17:24:18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近日,臺灣長庚紀念醫院多了一聲小嬰兒的啼哭聲,這個曾頂著死於腹中危險的小生命,在爸爸媽媽、鄭博仁教授團隊和萌動的守護下,平安降生。 竭力救助命懸一線 鄭博仁是長庚醫院婦產部副主任,也是亞太母胎醫學基金會懂事長,常來往於海峽兩岸的學術大會上;功成名就時,仍有一終極夢想未曾實現——他希望在中國臺灣甚至全球各地,能找到可用於臨床研發的健康監護設備。 今年,鄭博仁教授的一位孕婦在30周時發生胎兒生長遲緩現象(臨床上稱IUGR)。依照臨床傳統,醫療團隊安排孕婦每周回診做胎心監護,並觀察胎兒腦血流、臍血流指標與胎兒體重等生理指標,進行綜合評估;同時叮囑孕婦注意胎動。 「但當時,醫療人員與孕婦仍然充滿擔心。」鄭博仁說,患有IUGR的胎兒,幸運的話會通過提前引產或剖腹產平安誕生;「但並不是所有寶寶都能平安降生,有些案例會因監護不足,而錯過最佳的幹預時間,而導致胎死腹中。所以,當孕媽在院外,肚子上沒有一個設備去檢測胎心的話,我們還是非常擔心的。」 思慮之餘,身在臺灣的鄭博仁忽然想起今年5月,上海一婦嬰段濤院長向他提起的胎心檢測設備——萌動。 萌動-智能孕期助手 教授的感動:母子相通 5月26日,中國胎兒醫學大會召開,鄭博仁翻閱著滿滿的資料袋,忽然被一個迷你輕巧的胎心胎動檢測設備「萌動」吸引:「只有20g重,厚8mm,直徑45mm,可以隨時隨地檢測胎兒的胎心胎動數據。」當時段濤還和他討論,可以利用該設備去收集、分析胎兒情況的科研構想。 沒想到一個月後,在6月海峽兩岸母胎醫學大會上,萌動研發團隊傳世未來的創始人馬驥良終於見到鄭博仁;第一次邂逅萌動的他,也給它「輕」「薄」「方便」「時尚」「人性」「科技」的評價。 其實早在十幾年前,一位芝加哥大學博士試圖研發類似的產品,但鄭博仁在後續的追蹤中卻發現,產品未能成型,以致這個臨床需求缺憾十餘載。 因此,鄭博仁表示看到萌動後很感動:「我好像看到全天下孕婦能用這樣更安全、更時尚的方式,來保護子宮內寶貝的安全;而全天下的胎兒也能衝破諸多限制,向大人匯報自己的健康狀況!」 20g,坐定生命天平的一端 考量這對隨時會發生危險的母子情況後,鄭教授決定讓萌動介入這個IUGR的個案。在醫生的指導下,孕婦每天固定時間在上班、家中使用萌動,收集胎心率和胎動數據。 另一端,鄭教授通過中央檢測中心的支持,不管身處臺灣、上海或北京,都能隨時掌握到胎兒狀況。由此一來,相比傳統做法,該例胎兒就能獲得更多的檢測,便於醫生採取決策。 最終,這位孕婦在39孕周時,瓜熟蒂落,自然分娩出體重略輕、但健康的小嬰兒。 鄭教授團隊與孕產婦一家 有了這一個案帶來的信心,鄭教授期許萌動可以在更多高危妊娠案例中發揮作用;而對於非高危妊娠孕婦,鄭教授也有自己的思考。 雖然在孕晚期,醫生會要求孕婦自己數胎動,但胎死腹中的意外仍時有所聞。主要原因有3個:其一,胎動沒有統一標準,孕婦的主觀感受與判斷不一;其二,胎動減少不是危險前兆的必然現象,而胎心率變化反倒有更強烈的關聯;其三,因為工作節奏快,一些孕媽根本無法專心完成數胎動這項任務。 鑑於此,長庚醫院團隊將在臺灣地區推動「保障胎兒安全」的計劃,欲讓萌動參與其中,用胎心、胎動的雙檢測,幫助更多胎兒平安蒞臨。 據悉,萌動作為科技產品,從研發至今已有1年半。自去年獲得千萬級Pre-A融資後,一直在產品更迭、功能閉環上發力;目前,已經從檢測環節延伸到線上諮詢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