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爾寺
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地處青海省省會西寧市湟中區城區,創建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得名於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藏語稱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酥油花、壁畫和堆繡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另外寺內還珍藏了許多佛教典籍和歷史、文學、哲學、醫藥、立法等方面的學術專著。每年舉行的佛事活動「四大法會」,更是熱鬧非凡。塔爾寺的酥油花雕塑也是栩栩如生,遠近聞名。
青海省博物館
青海省博物館位於西寧市城西區新寧廣場東側,是青海第一座具有現代化功能的大型綜合博物館,佔地1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800平方米。青海省博物館位於西寧市城西區新寧廣場東側,是青海第一座具有現代化功能的大型綜合博物館,隸屬於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為省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佔地1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800平方米。
青海藏文化館
青海藏文化館坐落於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魯沙爾鎮蓮花湖畔,是目前國內第一個以現代展陳與表現理念為基點,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和多媒體技術,全方位介紹藏族歷史、文化、藝術、宗教和民俗風情的文化旅遊景點。文化館佔地30餘畝,建築面積10,000平米,分1號館和2號館。1號館兩層,一層展現藏民族的歷史進程,二層展示佛與神靈,以及面具、唐卡、文字與史詩、服飾與歌舞、塔爾寺藝術三絕、藏戲等多種文化藝術形式。2號館集中展現藏傳佛教獨特的宇宙觀和生死觀。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建成於2006年,建築總面積達1.2萬平方米,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全面收藏、保護、展示和研究藏文化的綜合型博物館,也是青海省對外開放和民族團結進步的最好範例。
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
西寧野生動物園,又名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是青藏高原唯一的、海拔最高的大型綜合野生動物園,是一處集野生動物觀賞、保護、科研、繁育、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位於西寧市城西區海湖路批發市場南側西山林場境內,佔地面積900公頃,規劃展出動物品種將達兩百餘種三千餘只(大部分來自原西寧動物園),以展出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野生動物為主。
青海藏醫藥文化博物館
青海藏醫藥文化博物館建成於2006年,建築總面積1.2萬平方米,是世界上唯一座反映藏文化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青海省對外開放和民族團結進步的最好範例。青海藏醫藥文化博物館整體結構共分三層。一、二層設有藏醫史、曼唐器械、古籍文獻、藏藥標本、天文歷算、彩繪大觀等六大展廳;負一層建有班智達藏藝展銷精品城。各大展廳根據不同的展示內容,通過環境再現、唐卡雕塑、文物展示、高科技模擬等方式和手法,突出特點,各具風格,展示了中國藏醫藥文化博大精深的豐富內涵。
地址: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經二路36號
西寧市人民公園
西寧人民公園位於西寧市城西湟水與北川河交匯處南岸,總面積40餘公頃。園內主要遊樂設施有花卉區、人工湖、兒童遊樂區、動物觀賞區及美術展覽館等。 西寧人民公園是西寧市最大的公共遊樂公園,居西寧新八景之首。
馬步芳公館
馬步芳公館位於青海省西寧市城東區,始建於1942年6月(民國31年),耗資3000萬大洋,次年6月建成,為民國軍閥馬步芳的私邸,取名為「馨廬」。 在馬公館裡許多建築的牆面鑲有玉石,故人們亦稱為「玉石公館」。公館由多個院落和不同形式的房舍以及花園組成,各個院落的房舍布置有序,結構嚴謹,構成了統一和諧的整體。
老爺山
老爺山系馬鞍山一山峰,位於大通縣橋頭鎮東側的北川河畔,是大通中部的一座主要山峰,面積約2.5平方公裡。因山頂原有太元宮(即關帝廟),俗稱「老爺山」,又稱「元朔山」、「北武當」。是西寧附近一座山勢最為雄偉、風景最優美的山峰。其山勢呈西北--東南走向,高差懸殊,主峰海拔2928米,相對高度達486.5米。整個景區山體母巖為中震旦紀石灰巖,巖層由下而上分塊狀白色或灰色矽質灰巖、條帶狀遂石灰巖及黑灰色角礫狀灰巖等,層厚1000餘米,與震旦紀地層呈斷層接觸。景區內土壤分山地棕褐土、黑鈣土和慄鈣土。
丹噶爾古城
丹噶爾古城,藏語「東科爾」的蒙語音譯,意為「白海螺」,地處黃河北岸,西海之濱,湟水源頭,距西寧市40公裡。丹噶爾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自西漢以來,這裡便逐漸成為商業、軍事、宗教、民俗等多元文化交融的重鎮,素有 「海藏咽喉」、「茶馬商都」、「小北京」之美稱。古城內長不足千米的主街連接著城隍廟、文廟、丹噶爾廳等建築,經緯交織的幽幽街巷,結構獨特的民居院落,氣勢恢宏的寺院廟宇,保存完整的「歇家」商號,風格迥異的湟源排燈,承載著厚重的多元文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