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治黨與提升黨的道德領導力

2020-12-25 人民網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在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著「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因而加強黨的建設迫在眉睫。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黨的建設高度重視,多次提到從嚴治黨。在2014年10月8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他98次提到「嚴」字,強調「歷史使命越光榮,奮鬥目標越宏偉,執政環境越複雜,我們就越要增強憂患意識,越要從嚴治黨,使我們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並就如何從嚴治黨提出了8項基本要求。正是在十八大報告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論述的基礎上,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聚焦全面從嚴治黨這一主題,審議通過了《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由此開創了黨的建設的新局面,黨的道德領導力也將因此而獲得大大提升。

從嚴治黨的目的之一是提升黨的道德領導力

一般說來,在現代民主政治條件下,一個組織的領導者一方面既要依靠手中掌握的權力並運用高超的領導藝術即權力領導力,來實現對組織的有效管理;另一方面也要以自身優秀的道德素養及其產生的示範和引領作用,也即道德領導力來感染、動員和凝聚組織成員,組織內的成員亦會基於領導人的道德領導力對組織行為產生正面和積極的作用,從而實現組織的良性運行並順利達成組織的預期目標。這一現象表明,權力領導力離不開道德領導力,道德領導力在維繫權力領導力和組織運轉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從政治倫理的視角看,道德領導力是指執政黨及其領袖人物和各級領導幹部為人民利益獻身的高尚情懷和公正廉潔的政治道德操守對廣大民眾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古希臘著名思想家亞里斯多德在《政治學》中認為,「城邦政治」都是為著某種善而建立的,「所有共同體中最崇高、最有權威、並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體的共同體,所追求的一定是至善」。這裡明確指出了政治共同體的目的之一是追求至善。中國的儒家更是特別重視為政者的德操對維繫政權和優化社會風氣的作用,如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強調:「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其意是說,執政掌權者的高尚德操勢必引領人民大眾明善惡,知榮辱,修德行,成教化,美風俗,因而是社會道德的風向標。

歷史的實踐經驗也反覆證明,政德正則民風淳,政德敗則民風降。政德之於政治和社會的發展、之於國家安危和人民的禍福,確有千鈞之重。正因如此,孔子告誡為政者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孔子所言的為政者的良好道德及其影響力也就是本文所講的黨的道德領導力,它的確是一個執政黨成功執政和贏得民心的重要法寶。因而,古往今來,執政當權者的高尚道德一直被視為其執政權力合法性的來源之一。

馬克思主義也認為,任何類型的變革或革命若想成功,兩類條件是必需的,其一是存在著一個致力於特定社會理想勝利的自覺行動,在這個行動中擁有一批自覺獻身於其理想事業的「核心幹部」;其二是社會大眾已覺察到既存制度中存在「危機情形」的不斷加重而要求改變。這一觀點用於解釋黨中央為什麼在此時提出從嚴治黨非常恰當。在新中國成立近70年的今天,我們黨面臨著長期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和外部環境「四大考驗」以及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和消極腐敗「四種危險」。在此背景下,黨中央提出全面從嚴治黨,恰恰是黨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科學把握民心向背和歷史發展規律基礎之上作出的重大舉措,其目的之一是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提升黨的道德領導力,加強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提升黨的道德領導力要以從嚴治黨為重要路徑

如前所述,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其核心主題是全面從嚴治黨。

這裡所說的「全面」,一方面是指對黨內政治生活的內容界定更加全面,即以黨章為根本遵循,堅持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組織路線、群眾路線;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務;嚴明紀律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是規範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目的。另一方面是指黨內約束和監督更加全面,黨內不允許有不受制約的權力,也不允許有不受監督的特殊黨員;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使腐敗分子無藏身之地。

這裡所說的「從嚴」,就是要制定出嚴格的標準、嚴格的制度、嚴密的紀律和嚴厲的措施,規範每一個黨員,其中尤其是領導幹部的行為和黨內政治生活,使全體黨員和黨的各級領導幹部認識到,嚴格的標準、嚴格的制度、嚴密的紀律和嚴厲的措施就像熊熊燃燒的鐵爐之火,倘若伸手摸之,必將被燙傷灼傷,因而應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這就是鐵爐法則。當然,任何嚴格的標準、嚴格的制度、嚴密的紀律和嚴厲的措施,決不能與國家的法律法規相矛盾,而是與之相一致並高於法律法規。也就是說,從嚴治黨首先要求黨員和黨的領導幹部自覺遵循國家的憲法和各項法律,黨員幹部的管理同樣要以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為前提。在此基礎上,對黨員和黨的領導幹部提出高於普通大眾的制度約束和行為規範。

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就是在法律的基礎上對全體黨員,尤其是黨的領導幹部提出的更加嚴格的行為標準、更加嚴格的制度約束、更加嚴密的組織紀律和更加嚴厲的處罰措施。這兩個文件一經得到落實,那些思想墮落、金錢至上、生活奢靡、無德無能的腐敗分子將在黨內無藏身之地,黨的先進性、純潔性以及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地位與形象將得到大大改善,這就為提升黨的道德領導力既打下了堅實基礎,也提供了制度保障。因而從嚴治黨是提升黨的道德領導力的重要路徑。

圍繞六大要素著力提升黨的道德領導力

誠然,道德領導力是由不同的要素組成的。在中國共產黨的道德領導力中,為民服務、權力制約是核心要素;公平正直、誠實守信、廉潔奉公、責任擔當是基本要素,這六個要素合併起來可以稱之為黨的道德領導力的六大支柱。提升黨的道德領導力應圍繞這六大要素展開。

就兩大核心要素而言,它所著力解決的一是執政與為民的關係問題;二是執政權力的行使問題。就前者而言,它要求廣大黨員和黨的各級領導者深刻認識到,黨的執政地位是人民賦予的,「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檢驗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任何時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因而為官應立公僕志,從政最貴愛民心。這樣,黨才能如「眾星拱月」般地得到人民的衷心擁戴,黨的執政地位才能堅如磐石。從後者來看,黨的道德領導力要求黨和黨的各級領導幹部正確對待和使用執政權力。具體說來,必須堅持以下幾點:(1)依法配權。即黨的執政權力是由憲法來配置的,執政權力的運行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進行,並嚴格接受法律的制約。(2)以制制權。即建立一系列嚴格的制度和規範,將權力限定在制度和規範的框架之內行使,從而避免各種越權和權錢交易及其所產生的權力腐敗現象。(3)以權限權。即以公民的權利來制約執政黨及官員的權力。在公權力和私權利配置上應體現出這樣的人文關懷:對於公權力,法不授權不得行,法有授權必須為;對於私權利,法無禁止皆權利,法無禁止不得罰。唯其如此,才能使執政的公權力和公民的私權利達致平衡與和諧。(4)以道德塑權。就是要按照「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道德宗旨和「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具體要求,通過政德教化和自我修養,打造出一支以德服眾、以德潤才、德才兼備,深得民眾擁戴的領導幹部隊伍。

公平正直、誠實守信、廉潔奉公、責任擔當這些基本要素是對核心要素的展開和具體實踐。清朝學者何啟認為:「公與平者,即國之基址也。」因而理國之要道,在於公平正直,不賞私勞,不罰私怨,所謂「公其心,萬善出」。它是為官者的必備品質。誠實守信既是市場經濟必須遵守的法則,也是為政者安身立命的根本。民無信不立,經無信不活,政無信不通,國無信不勝。那些虛報政績、GDP造假、欺上瞞下的官員最終都因得不到人民的信任而落得被人民拋棄的可恥下場。廉潔奉公自古就被視為高懸於權力執掌者頭上的利劍,誰若走上貪腐之路,利劍之下無生路。故為官者以公為矛,銳不可當;以廉為盾,堅不可摧。在金錢和物質誘惑面前要巋然不動,經得起考驗。責任擔當是我們黨先進性的題中應有之義。是否具有擔當精神,是否能夠忠誠履責,是檢驗每一名領導幹部行為的標尺。因而要以矢志不渝的政治抱負,攻堅克難的改革勇氣,恪盡職守的敬業精神,為黨盡責,為國奉獻,為民造福,為己立威,更好地完成歷史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上述六大要素密切聯繫,互相支持,共同對黨的道德領導力發揮無可替代的作用。

還需指出的是,黨的道德領導力是通過自上而下的途徑發揮示範和引領價值的。正如儒家的代表人物董仲舒所言:「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民,正萬民以正四方。」習近平總書記也十分強調中央領導人的模範帶頭作用:「我們要從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員會抓起,從高級幹部抓起,持之以恆加強作風建設,堅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堅持抓常、抓細、抓長,使黨的作風全面好起來,確保黨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經過如此自上而下的層層示範和影響,我們黨的黨風和道德領導力一定能夠得到大大提升,由此帶動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

(作者:喬詠波 龍靜雲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

相關焦點

  • 郭詔彬:「知情意行」落實從嚴治黨
    一是引導黨員幹部準確掌握「全面從嚴治黨」之「全面」深刻內涵,弄清「全面從嚴治黨」既是各級黨組織的責任所系,也是黨員幹部自身的使命所在,既涵蓋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各個領域,也貫穿於黨的教育、管理、監督各個環節,是黨的建設系統性、整體性的體現。
  • 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意義
    在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中不斷凸顯著從嚴治黨的必要性;從嚴治黨在新時期是黨風廉政建設的內在要求,也是科學治黨的前提;在新時期從嚴治黨的方法論中,制度建設顯得越來越重要。 「我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紀律嚴明是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從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到以習近平總書記為代表的中央領導集體,都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
  • 史正江:全面從嚴治黨為推進黨的建設提供行動指南
    這些重要思想,深刻闡明了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與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內在關係。   (二)全面從嚴治黨基本原則   1.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的統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嚴治黨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剛,要同向發力、同時發力;要使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成為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也要使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成為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
  • 建設偉大工程必須不斷增強黨的領導力
    這既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創新實踐的經驗總結,又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發展階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目標揭示。黨的領導力與黨的領導能力既相聯繫又有區別深刻認識黨的領導力這個重要概念的內涵,需要釐清它與黨的領導能力之間的關係,既要看到兩者之間有必然聯繫,又不能將其簡單地畫等號,黨的領導力與黨的領導能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 周金堂:把增強「四自能力」作為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
    原標題:把增強「四自能力」作為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使從嚴治黨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到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上來。這一新論斷抓住了從嚴治黨、標本兼治、以治本為主的關鍵。
  • 新氣象新作為,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重整行裝再出發,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開創全面從嚴治黨新局面。」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引發幹部群眾熱議。大家紛紛表示,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新時代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強大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
  • 泉州監獄召開2020年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
    全面從嚴治黨工作部署會5月22日上午,泉州監獄召開2020年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學習貫徹省廳、局全面從嚴治黨工作視頻會議精神,總結2019年相關工作,部署2020年的黨風廉政
  • 增強「四自」能力 不忘從嚴治黨初衷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管黨治黨,必須嚴字當頭。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 《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正是彰顯了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心,凸顯了新形勢下強化黨內監督對於推進我國各項事業改革成功的重要性。而《準則》的頒布也將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催化劑」,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注入強大的動力。
  • 北海市教育局召開2020年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
    5月19日,北海市教育局召開2020年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四次全會精神、自治區紀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市紀委第十一屆第六次全會精神、教育部2020年教育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工作視頻會精神及2020年全區教育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工作視頻會議精神,總結2019年教育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工作,分析研判教育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形勢,部署安排2020年從嚴治黨工作任務。
  • 全面從嚴治黨是執政興國的重要保證
    作者: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教授 蔡紅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領導的偉大事業,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
  • 遵循全面從嚴治黨規律推進高校黨建科學化
    全面從嚴治黨的規律性是黨的建設科學化的重要遵循。高等教育是一個國家國力的重要體現,高校黨建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遵循全面從嚴治黨規律推進高校黨建科學化,不斷開創高校黨建新局面,才能保證黨的教育方針的貫徹落實,真正辦好人民滿意的大學。
  • 全面從嚴治黨,重在加強紀律建設——學習《習近平關於嚴明黨的紀律...
    原標題:全面從嚴治黨,重在加強紀律建設——學習《習近平關於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全面從嚴治黨,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指導和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黨心民心為之一振,黨風政風為之一新。
  • 【從嚴治黨】「三會一課」制度是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制度的重要內容...
    嚴肅黨內生活首先要嚴肅「三會一課制度,基層落實全面從嚴治黨,首先要落實好「三會一課」,發揮好「三會一課」管理黨員、錘鍊黨性平臺的作用。從嚴治黨,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幹部都按照黨的各項規定辦事。錘鍊黨性,就是要求共產黨人無論是想問題、搞研究,還是作決策、辦事情,都必須站在黨和人民立場上,而不能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 以全面從嚴治黨增強「四自能力」
    以全面從嚴治黨增強「四自能力」 2016年07月28日 09:13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杜豔華 字號 內容摘要:習近平同志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強調:「全黨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氣
  • 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黨要管黨,首先是管好幹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managing officials strictly)。近日,《人民日報》在網上進行了一項關於如何進行從嚴治吏的調查,收到讀者4000多份有效回復。
  • 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在這一場「趕考」中,中國共產黨從自身著手,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向人民做出了「打鐵還需自身硬」莊嚴承諾,立下了全面從嚴治黨的軍令狀。這是我們黨90多年歷史上,第一次提出「全面從嚴治黨」。
  • 遵循全面從嚴治黨規律推進高校黨建科學化-新華網
    [摘要] 遵循黨建規律推進黨的建設科學化,是黨的建設的必然要求和目標取向。全面從嚴治黨,是對黨的建設規律特別是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的執政規律的認識深化。全面從嚴治黨的規律性是黨的建設科學化的重要遵循。高等教育是一個國家國力的重要體現,高校黨建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林科院分黨組書記、京區黨委書記、副院長葉智:全面從嚴治黨是...
    一、對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認識 全面從嚴治黨,是黨的建設規律的客觀要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選擇。只有全面從嚴治黨,才能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從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成效看,我認為至少有以下四個方面的明顯轉變: 一是黨的威信提升了。
  • 公文範文提綱學習:黨建、全面從嚴治黨、法治建設述職報告三篇
    01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報告一、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二)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發揮黨組領導力。(三)層層傳導壓力,踐行管黨治黨責任。(四)嚴格執紀監督,轉變工作作風。02組織部長2020年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報告一、落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堅定不移推進政治建設
  • 「全面從嚴治黨不是口號」如何落地?
    通報指出,案件暴露出有的黨組織管黨治黨不嚴、責任缺失、組織渙散、紀律鬆弛;有的領導幹部落實「兩個責任」仍然「喊在嘴上、浮在面上」,對黨風廉政建設不敢抓、不真抓;有的黨員幹部黨性不強,紀律意識淡薄,對黨的紀律和規矩缺少敬畏,甚至對中央一再亮明的紀律紅線置若罔聞、我行我素。這些問題表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落實「兩個責任」任務艱巨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