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早點 | 2019年4月27日:海獺用強大的觸覺感知獵物

2021-02-08 外刊看世界

Life is like riding a bicycle. To keep your balance, you must keep moving.

人生就像騎腳踏車,為了保持平衡,你必須不斷往前走。

— Albert Einstein, Physicist 愛因斯坦 (物理學家)

--- 外刊看世界編輯擇優推薦

請將你喜歡的名句格言:中英文版,留言跟貼,
讓我們一起分享、鼓勵、進步!

外媒讀天下
外刊看世界的備忘號

愛學英語的你也要去看看哦!
長按右側二維碼,識別→關注



海獺用強大的觸覺感知獵物

This is Scientific American — 60-Second Science. I'm Christopher Intagliata.

這裡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我是克里斯多福·因塔利亞塔。

Sea otters are pretty petite compared to other marine mammals. Which means that, despite their fur coats, they tend to lose heat quickly, and need lots of energy to stay warm.

與其它海洋哺乳動物相比,海獺的體型相當嬌小。這就意味著,儘管它們身上有皮毛,但它們會迅速消耗掉熱量,因此需要大量能量來保暖。


"So they need to eat 25 percent of their body weight every day." Sarah McKay Strobel, a sensory ecologist at U.C. Santa Cruz. "So we noticed they eat that much, but in order to eat that much food, that means sea otters need to find all that food. And that's where we come in."

「所以它們每天需要吃掉相當於自身體重25%的食物。」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感覺生態學家薩拉·麥凱·施特羅貝爾說到。「我們注意到了它們這種大量進食的情況,但要吃那麼多食物,意味著海獺得先找到所有食物。而這就是我們研究的切入點。」


She and her team studied the otter's senses, to solve the mystery of how they're such efficient foragers. Vision isn't reliable, she says—it's pretty dark and murky underwater, and crabs and clams tend to hide. Hearing is also tough for otters, in the noisy underwater environment. And sniffing's no good either. "When they're underwater they're holding their breath."

她和團隊研究了海獺的感覺能力,以揭開海獺高效覓食的謎團。她表示,對海獺來說視覺並不可靠,因為水下既黑暗又渾濁,而且螃蟹和蛤蜊往往會藏起來。由於水下環境非常嘈雜,海獺的聽覺也會受限。嗅覺同樣不起作用。「當它們在水下時,它們會屏住呼吸。」


What's left is touch. So Stroble and her team measured the sensitivity of the otters' paws and whiskers. They blindfolded an otter named Selka, then presented her with plastic plates engraved with tiny grooves, like corduroy. Selka's job was to select the plate with two-millimeter grooves, which she'd been trained to associate with tasty shrimp, instead of plates with differently sized grooves.

剩下的就只有觸覺了。於是,施特羅貝爾和團隊測量了海獺爪子和鬍鬚的敏感度。他們將一隻名為「塞爾卡」的海獺的眼睛蒙上,然後讓她觸摸刻有小凹槽的塑料盤子,那有點像燈芯絨。塞爾卡要做的是選出刻有兩毫米凹槽的盤子,她被訓練成將這種盤子與美味的蝦聯繫到一起,而不是認為這只是凹槽大小不同的盤子而已。


Turns out, Selka could perceive just a quarter millimeter difference in the grooves' width with her paws—above and below water—and half a millimeter difference with her whiskers. "The fact she was able to perform so well while moving incredibly quickly I think is really interesting and suggests that sea otters have very quick decision making abilities, and very quick sensory processing abilities, which makes sense when you think about the type of lifestyle they lead and how quickly they need to find food."

結果發現,無論在水上還是在水下,塞爾卡的爪子都能感覺到僅有0.25毫米差異的凹槽寬度,而她的鬍鬚能感覺到0.5毫米的差異。「事實上,她在迅速移動時還能精準地感覺到細微差異,我認為這很有趣,這表明海獺擁有極為快速的決策能力和感覺處理能力,考慮到它們的生活方式以及需要快速覓食的情況,這點就可以說得通了。」


The full details—and a cute photo of Selka—are in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這項研究的完整細節以及塞爾卡的萌照刊登在《實驗生物學》期刊上。


For the record, humans can feel the difference too, but it takes us 30 times longer. Which might make sense. After all, we evolved in environments where touch was less important in a hunt than were sight and sound.

其實,人類也可以感覺到這種差異,只不過我們所需的時間是海獺的30倍。這可能也是合理的。畢竟,在我們所處的進化環境中,狩獵時觸覺不如視覺和聽覺重要。


Thanks for listening for Scientific American — 60-Second Science. I'm Christopher Intagliata.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我是克里斯多福·因塔利亞塔。




英國人的一天!



每日一詞:挖牆腳

「挖牆腳」本意是指將牆的下半部挖掉,以至牆的整體失衡而倒塌。比喻「從根本上搞破壞(undermine the foundation),使對手不能成功(prevent the success of an enemy)」,為貶義詞。

現如今,「挖牆腳」一般指「從競爭對手處挖取相關人才」,英文可以翻譯為「poach talents (from)」,有時也有「搶走他人的對象(steal one’s girlfriend/boyfriend)」的意思。

 

例句:

你抽走了所有的資金,這是在挖我們公司的牆角。
You are hurting the fundamentals of our company by withdrawing all the funds.

由於銀行相互之間積極挖牆腳,薪酬水平迅速上升。
Salaries have risen fast, as banks become aggressive about poaching from each other.

 

Editor: Jade




1、本期每日一句,由編輯選優推薦。

2、本期每日一播,取自影視宣傳資源。

3、本期每日一聞,取自Scientific American — 60-Second Science.

4、本期每日一詞,取自紐約時報中文網.

本文僅供學習交流參考,未用作商業用途。如對本公眾號發布的文章存有異議,歡迎留言告知,編輯將在24小時內回復處理。


精彩推薦

腦機科技前瞻(一) | 《經濟學人》精讀筆記

腦機科技前瞻(二) | 《經濟學人》精讀筆記

腦機科技前瞻(三) | 《經濟學人》精讀筆記

腦機科技前瞻(終) | 《經濟學人》精讀筆記

腦機科技前瞻(分析) | 《經濟學人》精讀筆記


外媒讀天下
長按二維碼 關注/進入

外刊看世界
長按二維碼 關注/進入


掌握語言,是為了換一個視角看世界

也許長,但必定值得耐心學習

願你看待這個星球的眼光能夠批判且不同



相關焦點

  • 通過觸手感知味覺?章魚化學觸覺的分子基礎
    觸手的神經系統包含中樞神經索和分布於吸盤內的神經節,因而章魚可以利用吸盤上的神經節感知並整合信號分子從而控制觸手甚至單個吸盤的自主行為。前人研究發現位於吸盤邊緣的上皮細胞在形態上與其他動物感覺受體細胞相似,這提示吸盤可能是其化學觸覺的感覺器官,然而,這種特殊感知方式下的刺激響應、分子及細胞學機制尚不清楚。
  • 25歲「海獺老人」再見 日本最年長人工飼養海獺去世
    2020-09-19 18:17:50 來源: 海外網 舉報   中新網9月14
  • 這個蛋白讓人類感知指尖觸覺
    這個蛋白讓人類感知指尖觸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8 13:50:02 德國馬克斯·德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Gary R.
  • 每周大事(2019年4月27日~5月3日)
    每周大事(2019年4月27日~5月3日)提要 〇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行圓桌峰會 〇 習近平出席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並發表重要講話 〇 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在京隆重舉行 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 ...揭秘介導人體觸覺感知的精巧分子機器結構與機制-清華大學新聞網
    藥學院肖百龍與生命學院李雪明課題組合作在《自然》發文揭秘介導人體觸覺感知的精巧分子機器結構與機制  清華新聞網8月23日電  8月21日,《自然》 (Nature) 期刊以長文形式在線發表了由清華大學藥學院肖百龍課題組與生命科學學院李雪明課題組合作撰寫的《哺乳動物觸覺感知離子通道
  • 日本開發觸覺系統使機器人擁有類人感知,可輕柔地抓住蛋糕果凍
    就像人類在用指尖觸摸後感知事物,輕輕地抓住柔軟度不同的物體一樣。近日,豐田通商集團的先端電子有限公司及其集團公司先端系統設計有限公司(NSD)共同開發了一款可以使機器人擁有觸覺的系統,此款系統將配備モーションリブ株式會社的ABC-Core晶片,通過觸覺回放模塊為使用真實觸覺的機器人提供技術支持。
  • 海獺咬住虎鯊鼻子,聯想到它們的暴力交配習慣,不禁讓人膽寒
    海獺和虎鯊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物種,一個是魚,一個是哺乳動物,最多就是生存空間有重疊,不知道一個海獺咬著虎鯊鼻子在幹什麼,聯想到它們的暴力交配習慣,不禁讓人膽寒。海獺抱住虎鯊到底要幹什麼?本月16日出現了這樣的一幕,在加利福尼亞莫羅海灣,人們發現水面上浮著動物,根據當地人的經驗,知道這就是兩隻恩愛的海獺。
  • 科學家揭示章魚觸覺感受外界刺激的分子基礎
    科學家揭示章魚觸覺感受外界刺激的分子基礎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1 20:50:14 2020年10月29日,哈佛大學Nicholas W.
  • 德國研究人員研究發現 海豚可以感知獵物電場
    除了回聲定位能力以外,他們還能感覺到所捕食獵物的電場———這在真正的哺乳動物中還是第一次發現。   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7月27日報導 對於蓋亞那地區的海豚來說,只比其他動物多一種感覺還不夠。除了回聲定位能力以外,他們還能感覺到所捕食獵物的電場———這在真正的哺乳動物中還是第一次發現。
  • 揉臉的海獺軟萌的海豹 世界海洋日 吸一口活躍在表情包的海洋網紅
    6月8日世界海洋日,小編為你科普下,這些表情包網紅們的「冷知識」。海獺也許你不太眼熟它的名字,但估計眼熟它揉臉臉的萌樣↓↓揉臉臉吖揉臉臉 (>▽<)~~海獺是最小隻的海洋哺乳類動物,生活在北太平洋寒冷海域,所以有極細密的絨毛保暖,每平方釐米達12萬5千根,你品品……所以,當它們漂出水面,大多時間都在揉臉順毛,保持清潔與防水性,不然就會被海水浸透皮毛挨凍。
  • 【通遼早點】2020年9月27日 星期日
    ,26日20時至27日20時,晴轉多雲,偏南風轉西南風3-4級,氣溫14/26℃。 二、巡察時間 2020年9月21日至11月20日。 三、反映渠道 1.
  • ChinaVR 2019主題論壇:虛擬實境中的觸覺交互技術
    來源:映維網 作者 廣州客ChinaVR 2019將於2019年11月21-24日在深圳大學城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我們為參會者帶來6~8個高水準特邀報告、2~4場學術論文交流報告、6~8場技術及產業主題論壇、同期將舉辦虛擬實境產學研大會、虛擬實境產業創新應用展、虛擬實境內容創意與技術挑戰賽等。
  • 海獺收到禮物後,竟掏出更多回禮,最後還伸長脖子要飼養員摸摸!
    海獺治癒心靈的程度不比貓咪狗狗差,它們真的太可愛,毛茸茸的又特別呆萌!一網友去日本鳥羽水族館時,剛好遇到飼養員在給海獺Mei發小貝貝,整個過程既治癒又意想不到!海獺從飼養員手裡拿到第一個小貝貝後,立刻放在池子邊敲一敲,然後放在自己的肚子上保護起來。
  • 科學家給予軟體機器人以觸覺感知
    但由於軟體機器人缺乏良好的感知能力,所以一直受到限制。一個好的機器人抓手需要感覺到它所接觸到的東西(觸覺傳感)同時需要感知手指的位置(本體感知)。這種傳感一直是大多數軟體機器人所缺少的。在兩篇新發表的論文中,來自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的研究人員想出了新的方法,讓機器人能夠更好地感知與之交互的東西:能夠看到和分類物品,同時具有更柔和、更細膩的觸覺。"我們希望通過感知世界來實現看世界。
  • 一種基於深度學習的視覺觸覺感知方法
    圖為研究人員介紹的基於視覺的觸覺感知策略為了有效地與周圍環境互動,機器人應該能夠像人類一樣,通過觸摸來識別不同物體的特徵。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提出了一種新的基於深度學習的策略,這種策略可以使機器人在不需要大量真實數據的情況下實現觸覺感知。他們在arXiv上預先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概述了他們的方法,其中包括完全基於模擬數據的深度神經網絡訓練。
  • 2020年4月27日螞蟻莊園小課堂:人稱平頭哥的是什麼動物?_
    2020年4月27日螞蟻莊園小課堂:人稱平頭哥的是什麼動物?_時間:2020-04-27 07:0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4月27日螞蟻莊園小課堂:人稱平頭哥的是什麼動物?
  • 2019年江蘇中考英語聽力口語考試時間4月27日、28日
    近日,省教育..廳發布了2019年全省初中英語聽力口語考試工作的相關通知及具體安排細則,小編帶你看一下有哪些重點信息:   一、模擬考時間安排   為了保證考生和考試服務人員熟悉考試流程以及檢測考場計算機運轉情況,2019年3月下旬在全省範圍內進行初中英語聽力口語自動化模擬考試。
  • 英特爾神經擬態計算開啟機器人「觸覺」感知,比人類的感覺神經系統...
    2020年7月16日——今天,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兩名研究人員,同時也是英特爾神經擬態研究社區(INRC)的成員發表了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在機器人領域,與基於事件的視覺和觸覺感知相結合,英特爾神經擬態計算大有可為。這項工作著重介紹了與目前只有視覺的系統相比,將觸覺引入機器人技術能夠顯著提升系統能力和功能,並且神經擬態晶片在處理此類感官數據方面能夠超越傳統架構。
  • 英特爾神經擬態計算開啟機器人 「觸覺」感知,比人類的感覺神經...
    2020年7月16日——今天,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兩名研究人員,同時也是英特爾神經擬態研究社區(INRC)的成員發表了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在機器人領域,與基於事件的視覺和觸覺感知相結合,英特爾神經擬態計算大有可為。
  • 2019年08月27日
    昨日,「捕捉公園城市的聲音密碼」2019年新時代好少年夏令營公園城市研學之旅啟動儀式在崇州市道明鎮竹藝村舉行。啟動儀式後,他們將從道明鎮竹藝村出發,開啟一段「捕捉公園城市的聲音密碼」的奇妙之旅,而首份成都《城市聲音雜誌》也將在此次夏令營研學之旅中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