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線"雪天使"——記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七科護士吳雪
吳雪,一個80後女生,卻是個有著16年軍齡的「老兵」。2月13日,作為第二批抽組的醫療隊員奉命集結抵達武漢,吳雪成為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七科護士。醫院抽組第一組進輕症病房工作的護理人員,她第一個報名,心中沒有半點忐忑,有的只是拼盡全力戰疫情的決心。
輕症病房的工作相對繁瑣,近70名輕症患者生活在一個「大房子」裡,除了常規的護理工作,還包括送飯、打水、生活護理、打掃衛生等,由當班的2—3名醫護人員完成,工作量可想而知。「紅區」第一天,吳雪就同姐妹們接診了16位患者,幫助分配床位、測量生命體徵、準備生活物資、打飯。安頓好當天所有新收治患者後,她的護目鏡裡已蒙上了一層厚厚的水珠!雖然2月的武漢天氣還很涼,但當她們脫下防護服時,中間服早已被汗水浸溼,鼻梁也被護目鏡壓出了一道深深的痕跡。她笑著說,這是第一次的「紅區禮物」。
她用細心融化冰雪。在家時,吳雪就已在學習心理諮詢,即將參加心理諮詢師資格考試。一天,她發現剛入院不久的劉阿姨情緒非常低落,便主動跟她「嘮嗑」。原來,阿姨的女兒得了白血病,一家三口來武漢治病,卻同時感染了新冠病毒,三人被收治到三所不同醫院。不能見到親人,劉阿姨一天天變得焦慮。一出病房,吳雪立即連夜聯繫後方的心理老師,交流研究劉阿姨的心理狀況……在老師的指導下,吳雪給劉阿姨捎去了幾首輕音樂,手把手教會她放鬆訓練的小技巧,還幫她聯繫上女兒、丈夫,經常視頻連線。慢慢地,劉阿姨的情緒逐漸好轉,積極配合治療。出院那天,她緊緊拉著吳雪的手說:「雖然隔著好幾層手套,不能感受到你的溫暖,但是你給了我信心和力量!」
她用熱心溫暖病區。83歲的吳爺爺,一入院就被吳雪「圈了粉」。入院第一天,就是吳雪負責接診的。吳爺爺沒有手機,手裡僅攥著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女兒的電話「122********」。吳爺爺著急聯繫女兒,吳雪接過紙條,發現手機號的頭幾位不對勁,悄悄拍了張照傳給病區外的護士,讓她們趕緊「破譯」。得知大爺還沒吃晚飯,她跑到別的病區取來份熱乎飯,又給大爺倒上一杯熱水:「爺爺,我也姓吳,您就把我當孫女,有事就招呼我。」終於找到了吳爺爺女兒的正確電話號碼,吳雪立即用病區的手機撥通號碼,讓大爺跟女兒通上了電話。一天查房時,吳雪發現大爺盯著她看,仿佛有話想說卻開不了口。走過去一問才知道,原來大爺想理髮,在來泰康同濟醫院之前他已經轉過五家醫院了,他覺得還是跟吳雪最「親」。吳雪二話不說,答應了下來。回到宿舍後,她卻犯了愁,從來沒給別人理過發的她,硬是拿著個大柚子模擬了好幾遍。第二天,她拿著理髮推子,小心翼翼給老人理了發。看見爺爺照著鏡子時的滿意神情,吳雪心裡樂開了花,全然顧不上手套已被汗水溼透。
她用快樂驅散霧霾。在患者眼中,吳雪就是一個快樂的天使。「三八」婦女節那天,在病房裡,她和護士姐妹們一同為女性患者過節。護士和患者一同跳起手指舞,逗得患者阿姨們呵呵笑,隔著護目鏡也能看見吳雪那彎彎的笑眼。在抗疫一線奮戰40多天,吳雪同姐妹們始終忙碌在病房裡,她細心地照顧患者、耐心地安慰患者、用愛心守護著患者,用她的話講:「穿上這身防護服,就不能辜負這身衣服,進了病區就更不能浪費在裡面的4個鐘頭!」一次視頻連線,她向家裡3歲的寶寶許下承諾:「等媽媽打敗病毒,帶你到武漢看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