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研報掘金】異質結電池設備國產化進展加速 機構看好這幾股)
異質結電池設備國產化進展加速 機構看好這幾股
根據光伏第三方機構Solarzoom報導,近日上市公司邁為股份召開HJT 2.0產品發布會,HJT產業鏈各環節的行業技術專家與相關廠商出席會議。會議提出,「HJT技術作為未來10年的平臺型技術成為業界共識」。
機構指出,HJT電池效率提升與成本下降路徑明確,目前設備國產化快速推進,整線投資額已下降至4.5億元/GW,已布局並取得顯著進展的設備龍頭企業有望享受產業化初期較高的訂單彈性,電池片企業則優先受益於技術迭代初期的超額收益。展望2021年,HJT將成為光伏電池主角,設備行業迎歷史機遇。預計2021-2024年,HJT設備市場分別為45億元、160億元、210億元、300億元,4年累計規模超700億元。
核心邏輯
1、HJT量產轉換效率向25%邁進。中科院太陽能電池技術研究部主任王文靜指出,目前HJT技術的轉換效率已經可以做到24%,開始向25%的量產效率進發,明年HJT電池效率有望達到24.5%。後續HJT技術需要從優化退火、多層膜、精細界 面鈍化技術、能帶匹配等方面入手提效,同時PECVD未來會趨向多層膜製備,且要在矽料、矽片和組件等各環節建立符合HJT技術及產品的產業生態。
2、HJT產線投資成本下降至4.5億元/GW。近年邁為股份研製了大產能CVD、PVD,實現了HJT整線設備國產化,打通了整線工藝,降低了HJT產能的CAPEX。過去2年,邁為股份HJT設備產能提升了3倍,GW級設備投資成本下降了50%,推動HJT產線設備投資額進入4.5億元/GW左右的新階段。
3、邁為股份發布HJT 2.0異質結電池設備平臺,光伏異質結髮展有望加速。2020年12月4日,邁為股份召開HJT 2.0產品發布會,公司發布第二代HJT設備。另外公司推出了半片電池整線設備,滿足矽片大型化和薄片化的趨勢,並推出多主柵低銀漿和銀包銅方案,進一步降低銀漿耗量。隨著公司新設備和新工藝的推出,有望推動異質結持續降本增效。在全國新能源革命加速背景下,今年下半年多地地方政府和企業開始合作擴產異質結產能。隨著異質結國產設備成本的持續下降和異質結量產轉換效率的持續提升,全國異質結投資有望迎來加速。
4、電池片技術迭代進行中,國產廠商迎來新機遇。HJT電池目前被認為是效率潛力較高的新興電池技術,與其他幾種晶矽電池相比優勢較大,但成本高的弊端使其在現階段還無法達成量產,機構認為PERC及PERC+電池技術短期內仍為擴產主流,長期來看HJT電池技術的優勢更加明顯,有望成為下一代電池技術。2020年初至9月份,HJT擴產計劃已超過27GW,其他PERC+技術的擴產遠低於HJT,產業界更加看好HJT的未來發展;未來HJT設備市場將進入高增長階段,國產設備存在進口替代空間。
利好公司
中銀證券指出,HJT電池設備方面推薦邁為股份、捷佳偉創,建議關注金辰股份;HJT電池片製造方面推薦通威股份、東方日升;同時建議關注輔材相關企業蘇州固鎝、帝科股份等。
天風證券指出,通過梳理分析異質結電池的擴產所帶給光伏設備行業投資機會,建議關注捷佳偉創、邁為股份、帝爾雷射、金辰股份、晶盛機電。
中原證券指出,重點推薦已完成布局異質結電池片設備整線設備供應能力的龍頭企業捷佳偉創、邁為股份,矽片核心設備單晶爐龍頭企業晶盛機電。
平安證券指出,建議持續關注率先布局HJT設備的上市公司捷佳偉創、邁為股份和金辰股份,非上市公司理想萬裡暉和鈞石能源。
邁為股份點評:絲網印刷成套設備龍頭擴展HJT設備
邁為股份 300751
研究機構:國海證券 分析師:龍海敏,範益民,傅鴻浩 撰寫日期:2020-11-16
公司光伏電池絲網印刷生產線成套設備實力雄厚: 公司依託印刷、 雷射和真空三方面的技術研發,瞄準光伏裝備、 OLED 面板設備等市 場,形成多層次立體化的業務布局。絲網印刷設備系公司的主導產品, 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擁有顯著的競爭優勢,市場佔有率穩居首位。 公司具備提供 HJT 整線解決方案的能力: HJT 生產步驟包括制絨清 洗、 PECVD(非晶矽薄膜沉積)、 PVD( TCO 薄膜沉積)、絲網印刷 等環節,對應設備分別為制絨清洗設備、 PECVD 設備、 PVD 設備、 絲網印刷設備;目前公司自主研發 PECVD 設備、 PVD 設備、絲網 印刷設備;公司參股的江蘇啟威星裝備科技有限公司,引進日本 YAC 技術生產清洗制絨設備,為公司 HJT 設備配套,實現整線銷售,公 司具備提供 HJT 整線解決方案的能力,且有 HJT 整線設備中標訂單 公布,公司的 HJT 設備具備實際訂單驗證。 維持「買入」 評級。 我們預計 2020-2022年營業收入分別為 21.2/27.5/35.3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 3.6/4.8/6.5億元, 對應 PE 為 70/52/38X, 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下遊 HJT 擴產低於預期,新籤訂單規模不及預期。
捷佳偉創:多項戰略合作落地,繼續聚焦高效電池之路
捷佳偉創 300724
研究機構:廣發證券 分析師:代川 撰寫日期:2020-11-23
公司多項戰略合作落地。公司官方公眾號公告了和潤陽30GW單晶PERC+和5GW高效HJT的戰略合作協議,同時公告了和愛康集團、泰興高新區的重大戰略合作,共同推進6GW高效HJT電池的落地。
HJT產品取得重要突破產品取得重要突破,接連實現多個重要客戶戰略合作。今年5月30日,公司和愛康科技籤署2GW異質結戰略合作協議,此次,繼續取得重要客戶的戰略合作,表明公司在HJT領域的客戶取得新進展。
公司在高效HJT環節,包括RPD和PECVD在內已具備電池設備整線交付能力。尤其是公司自主研發的RPD設備能夠在常規HJT的基礎上為高效HJT帶來保守0.6%以上的效率增益,在不高於常規HJT運營成本的前提下,成為高效及超高效HJT大規模產業化的技術制高點和降本關鍵。
致力於多個技術路線儲備,行成成23-24-25%轉換效率的梯隊轉換效率的梯隊化產品。
本次和潤陽的合作,是公司在PERC+產品上取得的重要突破。至此,公司行成了23%(常規PERC)、24%(PERC+)、25%(HJT)轉換效率的梯隊化產品。當前光伏技術的進步呈現出多點開花,穩健過渡的特徵,公司致力於多個技術路線的儲備,在穩健發展的基礎上,有望繼續提升市場份額。
預計公司預計公司20-22年年EPS分別為1.85/3.04/4.25元/股,股,對應最新股價PE分別是57x/35x/25x。公司當前積極布局PERC+/HJT等先進電池工藝設備,持續布局多個技術路線,份額持續擴張,享受龍頭溢價。
參考行業可比公司估值,我們給予公司21年合理PE水平為40x,對應的合理價值水平為121.55元/股,繼續給予公司「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競爭激烈導致毛利率下降;下遊對TOPCon/HJT投資低於預期;大矽片設備訂單不及預期;企業HJT產品進度不及預期。
金辰股份:異質結設備進入樣機裝配和測試階段,期待明年「開花結果」
金辰股份 603396
研究機構:浙商證券 分析師:王華君 撰寫日期:2020-12-08
據公司公開信息:公司HJT用PECVD項目已進入樣機裝配和測試階段,TOPCON用PECVD首臺工程機目前測試結果基本達到設計要求,第二臺設備已經完成製作,將於近期交付測試。
投資要點公司異質結、TOPCON設備進展順利,期待異質結電池設備明年獲突破1)異質結HJT:公司HJT用PECVD項目已進入樣機裝配和測試階段,並針對前期設計方案進行持續優化和改進。我們預計明年上半年將發往客戶進行測試驗證。2)TOPCON:公司研發的TOPCON用PECVD首臺工程機目前測試結果基本達到設計要求,第二臺設備已經完成製作,將於近期交付測試,有望受益傳統PERC產線效率升級改造趨勢。3)公司在異質結PECVD設備,與德國H2GEMINI(核心成員曾就職於應用材料、梅耶博格、施密德等)合資設立金辰雙子,技術實力+股權機制行業領先。預計其PECVD設備有望在效率和成本上後來居上,迎接HJT行業明後年產業化大潮。
異質結(HJT)設備明後年有望迎來爆發,行業將「百花齊放」、多技術路線設備共存1)HJT「增效+降本」潛力巨大,是光伏電池未來顛覆性技術;受益存量電池產能替換+新增需求增長,預計今年3-5GW產能落地,明年將達10GW以上,帶動HJT設備需求迎來爆發。2)未來1-2年HJT行業「百花齊放」、多技術路線設備共存,國內電池設備生產廠商紛紛布局。效率和成本是異質結設備的核心。目前國產HJT設備投資額已降至5億元/GW以內。如果HJT設備投資額降至3.5-4個億/GW,轉換效率提升至24.5%以上,異質結電池片經濟性將得到市場快速認可,設備需求將大爆發。
公司電注入設備累計中標36.5GW,市佔率穩居市場第一1)本年度以來,公司已接連中標通威、東方日升、江蘇龍恆新能源、江蘇潤陽光伏科技、江蘇潤陽世紀光伏科技等多個高效電池項目的電注入設備標段共36.5GW。2)公司擁有電注入設備專門的研發團隊,市場佔有率穩居行業第一。其設備產能超8000片/小時、碎片率小於0.05%,可為N型雙面電池提效大於0.05%。
盈利預測預計2020-2022年淨利潤為1/1.8/2.9億元,同比增長59%/87%/65%,PE為39/21/13倍。考慮到公司光伏異質結設備的稀缺性,結合光伏異質結設備龍頭捷佳偉創、邁為股份的估值水平,我們給予公司2021年40倍PE,6-12月目標市值為72億元。維持「買入」評級。風險提示:新技術推進速度不達預期;光伏需求不及預期;下遊擴產不及預期。
東方日升:與上機數控籤採購大單,加速大尺寸組件布局
東方日升 300118
研究機構:東北證券 分析師:笪佳敏 撰寫日期:2020-11-30
事件:2021年-2023年,公司子公司常州進出口向上機數控採購22.5億片單晶矽片,上下浮動不超過10%(矽片尺寸可以根據需求進行調整,但總體採購數量不變)。其中2021年採購4.5億片,2022年採購8億片,2023年採購10億片。按照當前市場價格(基於PVInfoLink最新公布的單晶矽片均價)及雙方排產計劃測算,預計採購金額三年總計約113.63億元(含稅)。
保障長期發展原料供給,加速布局大尺寸組件。根據採購價格進行推算,單片價格為5.05元,我們判斷此次矽片採購合同均指向210尺寸大矽片。目前公司幾個大項目推進順利,義烏、滁州兩大產能基地順利開工,明年有望新增10GW以上大尺寸組件產能,預計公司2021年底光伏組件產能規劃不低於30GW。此次長單採購框架合同的籤訂將為公司高效大尺寸單晶矽片長期穩定供應提供有力保障。
大尺寸矽片大勢所趨,領先布局助力公司步入成長新階段。矽片尺寸增加,將加大產品受光面積,從而提高功率、降低每瓦製造成本。相較於提高電池轉換效率、降低矽片厚度等需要長期投入的方法,擴大矽片尺寸成為近年提高組件功率的最直接方式。但矽片尺寸也正在經歷尺寸轉換的過渡期,近期天合、日升、通威等8家光伏企業發布《關於推進光伏行業210mm矽片及組件尺寸標準化的聯合倡議》,建議重點推進210大尺寸產業鏈發展。我們看好大尺寸組件的長期發展趨勢及公司前瞻性布局。公司是國內最早一批重點布局210系列組件企業,大組件產品已順利打入巴西、歐洲等市場。11月27日,公司義烏生產基地二期205車間210高效組件也已成功下線,大尺寸產能逐步釋放。隨著行業組件大尺寸化加速發展,公司前瞻性的布局將助力日升邁入成長新階段。
盈利預測:預計20/21年淨利潤7.96/10.58億,2020-2022年EPS分別為0.88/1.17元,對應PE分別為19X/14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組件價格下跌超預期,公司新項目擴張不達預期。
晶盛機電:Q3毛利率回升,在手訂單大增
晶盛機電 300316
研究機構:國元證券 分析師:滿在朋 撰寫日期:2020-10-29
事件:公司發布2020年三季報,共實現營收24.85億元、同比+23.81%;歸母淨利潤5.24億元、同比+11%,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0.15億元、同比+22.4%;歸母淨利潤2.47億元、同比+12.07%。
報告要點:業績穩健增長,下遊積極擴產帶動公司光伏設備訂單大增受益於下遊行業擴產與產品研發落地順利,公司業績保持穩健增長。公司作為國內矽片廠新增產能優勢供應商,與中環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上機數控、阿特斯等光伏企業均保持著深入的合作關係。受益於當前下遊客戶積極擴產,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光伏行業取得訂單超過45億元,截止9月30號在手訂單55.9億元。此外,上機數控加碼矽片端較為成功,新產線在技術路線與成本上更優,或吸引更多企業布局當前利潤率相對較高的矽片端,推動落後產能出清,晶盛機電作為矽片端「賣鏟人」有望持續受益。
三季度盈利能力恢復正常,現金流顯著改善伴隨著公司供應鏈管控效果顯現及新產品持續推出,單三季度毛利率顯著改善,環比提升12.09個百分點至39.03%,基本恢復至正常水平,同時現金流顯著改善,2020年前三季度經營性淨現金流量同比大幅提升115.81%。
半導體設備逐步通過驗證,藍寶石業務極具潛力根據公告當前8寸及以下半導體矽片已有較好的國產化落地,公司設備已在產線運行,12寸矽片晶體生長爐小批量出貨,伴隨著國內晶圓廠投產需求有望持續上升,目前半導體設備在手訂單4.1億元。另外,9月29日公司與全球領先的消費電子視窗防護製造龍頭藍思科技達成戰略合作,在寧夏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建設藍寶石材料製造基地,後續有望帶來良好表現。
投資建議與盈利預測公司在手訂單59億元達到歷史最高值,環比提升66.36%,合同負債環比提升56.07%至22.24億元,顯示公司三季度預收款及新籤訂單均達到較高水平。我們預計公司2020-2022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7.29/52.21/68.1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7.67/11.58/15.61億元,對應當前PE分別為50/33/24X,考慮到公司的產業鏈地位及半導體業務的高成長性,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疫情造成全球光伏裝機量不及預期,半導體下遊需求不及預期,光伏矽片擴產不及預期。
註: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