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臺灣屏東竹田達達港敬字亭,隨著潺潺流水而走糶糴繁華
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
離開了屏東客家文物館所在的西勢村,我們前往竹田的路上順路繞去了糶糴村達達港,糶糴村達達港這名字字義上就聽起來相當可愛逗趣,他位於竹田鄉的糶糴村一個隱秘的水道旁。從竹田西勢村出發約十分鐘左右我們來到了糶糴村,這兩個字筆畫甚多,平常也是少見。
糶,有賣米谷之意。糴,則為買入米谷之意,糶糴村發展的早,是竹田地區最早開發的客家村落,因盛產稻米,素有南臺灣的米倉之稱。在文獻通考中,古今言糶糴斂散之法,始於齊管仲、魏李悝。
糶糴村地理位置在東港溪的衝積扇上,大雨後經常洪水泛濫,要運送出去的稻米時常因洪水而無法出港販售,所以就囤積在較上遊的村莊,也就是現今竹田鄉公所一帶頓物莊的由來。因為道路狹小,我們把車子停在外圍,接著沿著水道走,我們尋找著達達港的蹤跡。
這條水道名為龍頸溪從內埔一路蜿蜒至竹田銜接東港。曾經是糶糴村村的重要水道,功能類似運河,此村莊的人都是利用此水道將貨物用小竹筏運送到東港地區去。但如今隨著時代變遷,糶糴村的達達港僅剩下遺址,過往的水道也闢建水閘門,功能已不復在。
水道一旁有座福德祠,來到客家莊地區真的隨處都可見到土地公的蹤跡。當時的達達港曾經繁華一時,後來因隘寮溪改道、東港溪枯竭,河道和溪面都逐漸縮小,致使船運不再以致達達港式微。
如今達達港遺址一旁只剩下一座水閘門、敬字亭及土地公廟。達達港敬字亭與糧碑伯公,一旁則是水道和閘門。一棵巨大老榕樹張開雙手庇護著歷史悠久的伯公廟,他們一起見證了達達港的過往,靜靜著守候著糶糴村的未來。
伯公廟主要是庇佑達達港渡船頭的航行平安,也祈求物饒民富,有水口伯公之意涵。敬字亭沒有多餘的裝飾闡述他的重要與過往,一切低調樸素的存在著。達達港敬字亭共有三層,下層焚燒字紙,中層內設有福德正神香座位,上層則祭祀觀音娘娘,其實和南勢村文筆亭有些類似。
紅磚造發出的古樸氣味,他是達達港敬字亭,專為焚化字紙的亭爐,是客家族群對於敬字惜紙的態度。達達港水閘門上眺望敬字亭是最佳風景,據說傍晚時分這裡是拍攝夕景的秘境。
站在達達港水閘門上眺望,河道淤淺,一艘擱淺的竹筏仿佛訴說著達達港的歷史哀愁。達達港遺址,目前已經雜草叢生、淤泥嚴重,看不出過往的繁華面貌。達達港一旁的水閘門,潺潺流水帶走了暑熱,讓周遭的空氣涼爽了很多。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旅遊資訊,大家還喜歡嗎?最後小編在這裡祝大家擁有一段美妙的旅程,謝謝大家。如果有什麼想說的話,可以在我們的留言區裡和我們互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