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0-24時,深圳無新增確診病例,無新增無症狀感染者。
截至12月14日24時,深圳市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76例。
香港新增8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14日公布,截至當日零時,香港新增8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77例、輸入性病例5例。香港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7623例。
在當日下午舉行的疫情簡報會上,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介紹,新增確診患者年齡介於2至90歲,77例本地感染病例中有37例感染源頭不明,其他感染病例與此前出現的確診病例有關。
▽
香港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醫療成效及科技管理)庾慧玲介紹,過去24小時再有64名確診病人出院,至今共有6265名確診病人和1名疑似病人康復出院。目前,共有1126名確診病人分別於23家公立醫院和亞洲國際博覽館社區治療設施接受治療,其中46人情況危殆,71人情況嚴重,其餘1009人情況穩定。香港已經啟用的負壓病床使用率約73.8%,啟用的負壓病房使用率約80.2%。
一名49歲患有長期病的男確診病人14日上午離世。截至目前,香港共有115名確診病人在公立醫院離世。
這類地方冬季再發疫情概率大
吳尊友:元旦春節要重點防控
2020年已近尾聲,但新冠疫情卻依然沒有停歇。12月份以來,不到半個月,6地現本土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多地還出現冷鏈食品包裝呈陽性。(此前報導:
12天6地現本土病例,全球破7000萬!疫情何時迎拐點?)
隨著寒冬的到來,本土疫情是否出現了小幅反彈?接下來面對疫情防控,需要注意什麼?昨晚,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接受《新聞1+1》採訪時,對此進行了解讀。
▽
01. 12月以來6地出現疫情,有兩方面原因
12月以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山東膠州、四川成都、內蒙古滿洲裡、黑龍江東寧、綏芬河、新疆吐魯番,這6個地方先後出現了本土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對此,吳尊友表示,這屬於常態化防控當中的一個正常現象。
他認為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① 進入冬季以後,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新冠肺炎作為呼吸道傳染病出現小幅度的反彈,符合呼吸道傳染病流行的特徵。
② 入冬以後,境外絕大多數國家出現了新冠疫情的大幅度上升,感染的人數和汙染的物品在增加。對於我國防輸入,防人、防物兩個方面,都增加了壓力。
吳尊友表示,因此,在這樣的全球背景下,我國出現多點零星散發病例,屬於常態化防控當中的一個正常現象。
▽
02. 初步判斷,成都疫情已經接近尾聲
對於近期備受關注的成都疫情,吳尊友下了一個初步判斷——成都疫情已接近尾聲。
吳尊友說:「對於成都的疫情,應該說只要做了足夠大規模的核酸檢測,就能夠幫助確定疫情的規模。成都已經完成了這一步,可以做出這樣一個初步判斷。」
至於這起疫情的源頭,吳尊友透露,中國疾控中心病毒所正在協助四川成都在進行基因序列的匹配,希望結果對於發現源頭能夠提供重要的線索。 「疫情發生不會無緣無故,肯定要麼與人有關,要麼與物有關,流行病學調查正在開展當中。在前幾起疫情調查中,基因序列配比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明確指出了病毒的來源的國家和地區,這就強化了它們的輸入性。」
▽
03. 元旦、春節將至,疫情防控重點要做到這些
元旦、春節將至,要做好哪些疫情防控準備?
吳尊友認為,重點要做好無症狀感染者的檢測發現,對高風險人群要定期核酸檢測,及時發現有可能暴露於新冠病毒,有可能感染、但沒有出現症狀的人。
他特別提到,從事進口冷鏈物品和任何進口國際物品的從業人員,都要進行定期檢測和嚴格管理,並及時把結果同社會分享,這是度過今冬明春的關鍵防控舉措。
「隨著元旦、春節的到來,會有大量的人員流動。但有一點很明確,只要流動的人群中沒有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就不會造成大規模擴散。」吳尊友說。
04. 曾發生疫情地,冬季再發概率大
此外,吳尊友還發出了一個重要提醒——曾發生疫情的地方,冬季再發概率大。
▽
「一般來說,曾經發生過疫情的地方,在冬季再次發生疫情的概率比其他地方會大。但這並不是說其他地方就不會發生疫情,所有涉及到境外人、物進入的地方,都有可能發生疫情。」吳尊友說。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寶安在行動
原標題:《發布|12月14日深圳無新增病例!香港新增82例確診》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