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鏡頭下的羅馬尼亞監獄夫妻探視房

2020-12-19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31日報導,近年來,羅馬尼亞攝影師科斯明•本布茨(Cosmin Bumbut)拍攝了一組以羅馬尼亞監獄夫妻探視房為主題的攝影作品。這組作品也讓人們對羅馬尼亞夫妻探視房的內部陳設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羅馬尼亞2007年修訂了刑法。新刑法規定,監獄可建設探視房以供夫妻探視、共度親密時光,已經結婚的囚犯每3個月可與伴侶享受2小時的房事時間。從夫妻探視房的內部陳設可以看出,許多監獄雖欲努力將房間打造得更加溫馨舒適,但是,探視房依舊給人以清冷憂鬱的即視感。夫妻探視房間的牆面上隨處可見有關性病防禦的宣傳資料。

科斯明表示:「我從2011年起至2014年為止,共拍攝了35張夫妻探視房攝影作品。從這些夫妻探視房,我們可以感受到這個體制下人性化的一面。」據悉,科斯明的這些攝影作品已成功入圍索尼世界攝影大賽。(實習編譯:劉軼菲 審稿:朱盈庫)

相關焦點

  • 監獄夫妻探視房 讓人臉紅心跳
    在監獄服刑阻斷了人生活中的許多方面,包括和伴侶的親密時光。但在許多國家,如果兩人已經結婚,就可以允許配偶來監獄探視。羅馬尼亞就更改了刑法,允許了這種夫妻探視,並在監獄內建造了臥室(臥室裝修效果圖),供夫妻們共度「親密時光」。
  • 監獄裡的夫妻房,已婚犯人每三個月能和伴侶親密一次
    羅馬尼亞官方從2007年開始,在國內實行了一些規定,境內的所有監獄,都要開設「鐘點房」,目的是讓已婚的犯人,能夠定期和伴侶享受親密時間。羅馬尼亞攝影師Cosmin Bumbut,探訪全國40所監獄後,拍下了這些「鐘點房」 的真實面貌。
  • 加拿大攝影師鏡頭下的中國特色
    加拿大攝影師鏡頭下的中國特色
  • 攝影師鏡頭下的那些奇葩照片,圖一太逼真,最後一張太「詭異」
    攝影師鏡頭下的那些奇葩照片,圖一太逼真,最後一張太「詭異」!攝影師鏡頭下的那些奇葩照片:圖一這個實在是太逼真的,真的非常想知道這是怎麼做到的,看第一眼的時候還以為真的是手,總感覺我被眼睛欺騙了。攝影師鏡頭下的那些奇葩照片:圖二這位先生,不用再偷瞄美女了,至少你的腿和她的腿,看上去一樣呢!
  • 日本攝影師鏡頭下的「京都生活」,都是什麼樣的?
    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跟隨著一組日本攝影師的拍照,看看真實鏡頭下的「京都生活」,都是什麼樣的?如圖所示,喜歡來京都旅行的人,大抵都是愛這裡濃鬱的文化氛圍,以及原住民所展現出來的「慢生活」。每次登高望遠,都能讓心靈跟隨著視線一起被打開許多,看四周被山包圍的京都,看層林盡染上晚霞的餘暉。
  • 攝影師鏡頭下最「殘忍」的人性圖:直擊你內心最脆弱的那個地方!
    攝影師鏡頭下最」殘忍「的人性圖:直擊你內心最脆弱的那個地方!圖為一名特警執勤時,偶遇1歲2個月大的兒子,兒子看見多日不見的爸爸,想讓爸爸抱抱,爸爸忍著淚水推開了自己的兒子!攝影師鏡頭下最」殘忍「的人性圖:直擊你內心最脆弱的那個地方!當兵的小哥哥們用自己的身體鋪成路,給孩子們走,用自己的身體築成的人牆!攝影師鏡頭下最」殘忍「的人性圖:直擊你內心最脆弱的那個地方!
  • 照相館攝影師鏡頭下的民國北京
    但這也只是他在北京用照相機記錄的眾多歷史事件中的一件,1929年8月2日的《南華早報》這樣評論他的離開:「詹布魯恩先生在京開設照相館19年,他的作品蜚聲海內外,曾用鏡頭記錄下了這期間發生在北京的幾乎所有重大事件。」詹布魯恩在北京使館街開設照相館的時間段,恰好同民國北洋政府統治的時間相吻合,因而他拍攝的這些珍貴的歷史影像,從某種意義上說構成了一部民國北洋政府影像史。
  • 鏡頭下的藍月亮:一位在曼城工作7年的女攝影師的故事
    許多球員喜歡搞惡作劇,例如卡洛斯-特維斯曾經偷走雪倫的帽子,馬裡奧-巴洛特利曾將她的鏡頭蓋藏了起來。不過只要站在雪倫的相機鏡頭前,曼城球員就會本能地冷靜下來,展現他們最好、最人性化的一面。如果一張偉大的照片即將誕生,雪倫是否在按下相機快門的那一刻就知道?「你肯定第一時間就知道,如果你在球員慶祝進球時拍到他們的眼神,那就太棒了。在紅毯活動上拍照也是這樣。我每年都會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和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現場拍照,如果與演員沒有眼神接觸,那毫無意義。他們需要與鏡頭互動。」雪倫說。
  • 攝影師鏡頭下最「詭異」的奇葩照片,最後一張90%的人都看錯了!
    攝影師鏡頭下最「詭異」的奇葩照片,最後一張90%的人都看錯了!狗狗的主人抱著小狗狗坐在門前,小狗的頭正好將主人的頭擋住。 看著就像長著狗頭的人!第一張這位女士應該會想暴揍攝影師吧,這不就是在調侃這位女士的屁股很大嗎,哈哈哈!這難道就是飛碟嗎??媽媽拍攝了這樣的一張照片發給我,起初我還以為是視頻。然後就用手去點,可是它怎麼都不播放,後來才發現是圖片,遇到這樣的母親,這真的是有點尷尬了!
  • 《肖申克的救贖》:從鏡頭角度分析電影獨特的魅力
    作為至今在豆瓣上穩居第一的世界級優秀電影,今天我就為大家從鏡頭角度,深度分析一下這部電影到底有多厲害吧。既然是鏡頭,咱們就應該聊一下這部電影的攝影師羅傑·迪金斯,這位圈內公認的大神級攝影師攝影技術可不是蓋的。
  • 看了攝影師鏡頭下的日本生活,網友:簡單而樸實,緩慢而真實
    看了攝影師鏡頭下的日本生活,網友:簡單而樸實,緩慢而真實。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被一組攝影師鏡頭下抓拍到的真實日本生活圈粉了。儘管沒有使用多麼高端的後期處理技術,但是這樣的一組曬照勝在攝影本身的真實魅力。
  • 藝術家花費10年時間,拍出如童話一般的羅馬尼亞鄉村
    攝影藝術是一種造型藝術,攝影師需要運用構圖、光影等手段來表現主題,來獲得充滿意境感的藝術形象。隨著科技的發展,每個人的手機都變成了一部高清照相機,每個人也能隨時隨地拍下任何的圖像,但並不是每一個能拍下照片的人,都可以稱之為攝影師。
  • 用鏡頭記錄美好,知名攝影師記錄下的深圳到底有多美
    (深圳特區成立 40 周年)為了向大家展示如今深圳的生機與美好,微博知名攝影師@chenfeixing 就在紀念日前夕,用一部 OPPO Find X2 Pro 手機拍攝下了深圳的夜景,大家不妨一起來欣賞下。
  • 羅馬尼亞的今昔
    從那以後,羅馬尼亞全面廢止社會主義制度,全面實行西方的政治和經濟制度,在外交上更是全面倒向西方。羅馬尼亞的國旗變了―社會主義時期加在原三色旗中央的國徽被取掉了,國名變了―由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改為羅馬尼亞國,國體也變了佔巨變,使許多對齊奧塞斯庫時代徹底絕望的人,一時對羅馬尼亞的未來充滿了希冀。
  • 50定焦鏡頭,攝影師記錄生活中的精彩
    50鏡頭是標準鏡頭,適合拍攝人像、人文、紀錄片和主題。50焦距基本不失真,但拍攝畫面會顯得有些沉悶。拍攝時,攝影師可以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步驟,給觀眾帶來更多的環境,向觀眾解釋更多作品背後的故事。50定焦鏡頭是攝影師常用的一種定焦鏡頭。
  • 三水攝影師黃德榮:光影表達情緒 鏡頭記錄淼城
    黃德榮可以說是個「半路出家」的攝影師。2016年,已到中年的黃德榮第一次被攝影的魅力擊中,開始走南闖北學習攝影,用樸實無華的鏡頭語言記錄世界,勾畫城市原本的崢嶸輪廓。時時刻刻有心,隨時隨地用心。5年下來,黃德榮陸續拍了30多萬張照片。對他而言,相機取景器中鮮活的畫面,不僅是對當下的記錄,也是給未來的禮物。
  • 90後攝影師鏡頭下的奶奶,82歲仍時髦!逛菜市場都被錯認成明星
    這位80歲在鏡頭前絲毫不露怯,仍然活力滿滿的奶奶並不是什麼職業模特,上面那些」時尚大片「都是出自於她的攝影師孫女——躁動的Moom。生病時,也相伴在床側,時時刻刻照顧~因為受到ins上一些國外攝影師的啟發,Moom便有了拍攝自己奶奶的想法。
  • 攝影師鏡頭下的公園城市,誰是你心目中的No.1?
    攝影師鏡頭下的公園城市,誰是你心目中的No.1?原標題:《攝影師鏡頭下的公園城市,誰是你心目中的No.1?》
  • 10組照片告訴你:攝影師鏡頭下的照片和普通人的照片有何不同
    有時候我們在網上看到一些攝影師拍出的完美照片,我們都會想要追隨攝影師是的步伐,去一探究竟。攝影師拍出的照片無論是從角度、構圖還有後期的處理都十分的完美,但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我們沒有攝影那麼高超的技術,所以有時我們即使去了同樣的地方拍出的照片竟然會有很大的差別。
  • 攝影師訪談:佳能CN-E電影定焦鏡頭測試
    針對這一現狀,近日,影視技術服務機構「最強攝影師」使用佳能CN-E電影定焦鏡頭結合市面上的EF卡口攝影機做了一系列測試,測試完成後,該項目的首席測試攝影師Ray為我們分享了使用佳能CN-E電影定焦鏡頭的一些感受。幾十年的優秀光學品質傳承    Q:你最早知道佳能CN-E電影定焦鏡頭並且開始使用它是在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