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講專升本的事情,其實一直是以&34;為例(因為我在這個省份,對它比較了解)。
可惜我沒有說得太清楚,很多人老在跟強調&34;、&34;、&34;之類的。
首先,浙江省普通專升本它不是自考、成教、遠程;
其次,浙江省普通專升本畢業證為&34;,有國家教育部頒發的學士學位證書,如果到學信網上的話,也會發現它的第一學歷是&34;。
那麼,這個專升本跟其他的專升本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如果是有經驗的人,會發現,一些培訓機構會將脫產培訓班也叫做&34;,結果到後面才發現拿到的是自考專升本、遠程專升本或者成教專升本。
所以,如果有人告訴你是&34;的,你要確定它是不是&34;的。
(1)只有應屆生可以考
(2)應屆畢業生必須是全日制專科畢業生,也就是參加高考考上大專的專科應屆畢業生
(3)考試時間一般會畢業當年
舉例:2021年7月份畢業,那麼他應該在2021年上半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日參加考試
(4)報考學校受在讀專業限制,只能報考對應專業
(5)可以不用參加培訓班,直接在浙江省教育考試網報名系統報名
(6)網上報名時間:畢業當年的3月份中旬
舉例:2021年7月份畢業,那麼他應該在2021年3月份中旬登錄浙江省教育考試網報名 系統,取得註冊號(具體要求我不講了,每年的招生計劃都會講)
(7)現場審核:不要以為網上報了就結束了,還需要&34;,也就是你現在所在院校的確認點
(8)文科:大學語文和英語;理科:高等數學和英語,每科滿分150
(9)5月公布分數
……
如果今年不是疫情大擺在,按照正常流程,2020年7月份畢業的大專生,專升本成功的話,他將在9月份,跟所有本科大學生一樣,進入本科院校學習。02、
在這裡,我需要說明的是,&34;並不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就像你是大學本科生一樣,如果你指望著一本學歷就可以讓你的人生&34;,那就有些太誇張了。
只能說,學歷是事業上的一塊敲門磚,能夠讓你有機會接觸到那個大門,但能不能跨過去,成為那個大門裡的一員,那就各看各的本事了。
我可以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小沙跟她的高中同學同樣考入了本科院校,只不過跟同學相比,她考的是一所老牌、排名比較向前的高校。
她大學畢業之後,就留在了大城市,在那裡找了一份工作。雖然第一份工作並不是很理想,也不是很起眼,但為她未來積累了大量的工作經驗。
同學不同,進的是當地的一所本科院校,等他畢業後就面臨一個困境——因為城市發展所限,他選擇的專業在當地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
於是,同學不得不專業不對口的選擇了別的工作,而且越工作越沒勁,因為他的工作連專科生也可以幹,又沒有發展前途,還不如靠父母資助,開一個門面,做點小生意。
你看,其實同樣是大學本科,因為種種因素,最後兩個人的人生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樣子。
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同,我沒辦法完衡量什麼樣的成功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對於小沙來說,在大城市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在交掉房租之外還能略有積蓄,經濟獨立、能夠養活自己便是她的&34;。
對於她的同學來說,在當地安家,娶妻生子,孝敬父母,安穩一生,也是一種&34;。
當然了,相較於更加&34;的小沙,她的同學看上去就要不起眼很多,恐怕跟他們中學輟學,外出打工的同學也沒什麼區別。
難道人生,真的是學歷造成的?
不,是選擇。
小沙換了幾個公司,她敢發誓,她遇到的同事並不都是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有的時候,因為崗位不同,那些拿著專科畢業證的同事拿的工資比她還高。
她有時候開玩笑說:&34;
她的同事立馬笑了起來:&34;
同事所說的不一樣,不是他們的工作內容,而是他們的&34;。每一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薪資水平、福利待遇。
所以,我們看到某些本科生求職艱難,反而某些專科生更吃香,會去思考這背後的原因——是不是因為他的專業更符合市場需求呢?
任何一份工作,它的背後都是行業需求。當行業需求達到飽和時,它對人才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其中學歷會成為一項基本判斷;而行業需求極大,但人才數量奇缺,那麼它看中的則是個人能力,是你能不能完成這份工作。
最後,要不要&34;,是個人選擇,基於你未來所從事行業、未來人生規劃所做的選擇。
唯願,不管是哪一種選擇,不留遺憾即可。